01.28 全球银行大裁员背后,“暗指”银行沦为“夕阳产业”,你怎么看?

前不久,根据全球顶尖金融界资讯公司“彭博社”发布的最新数据。我们知道,截止到目前为止,全球共计50多家银行,都在宣布裁员的消息。计划将会裁员7.78万人,创下了2015年以来的最高记录。于是大家纷纷开始,怀疑是银行沦为“夕阳产业”了吗?曾经的风光无限,竟在今日“勒紧裤腰带”。

全球银行大裁员背后,“暗指”银行沦为“夕阳产业”,你怎么看?

而且,银行裁员计划已经不是第一年了。在过去的6年时间内,几乎全球的银行,就没有停止过。6年的时间,裁员人数已经突破42.5万人次。其中,最多的一次,便是9.1万人次的2015年。

而根据彭博社的报道,今年的这7万多的裁员计划中,以欧洲银行最具“代表性”。共计裁员数6.35万人,占了总裁员人数的82%。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北美银行和拉丁美洲。虽说我国国内的数据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但是我们依旧能够“窥探”到一些讯息。

去年上半年的时候,六大行就已经裁员3.4万,远超2018年全年的2.8万。而作为银行中的“大哥”,工商银行一家银行就已经裁员超过1万人。难道,种种迹象,都在表明,银行竟沦为“夕阳产业”,其实还真的未必。

首先,之所以裁员,也是因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后者,随着越来越多的岗位,被机器或者人工智能取代。进行裁员,也已经是正常的合理配置。而且,即便是现在,银行依旧是“躺着也挣钱”的行业。综合而言,不仅不是“夕阳产业”,还有可能是“朝阳产业”。到底怎么一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全球银行大裁员背后,“暗指”银行沦为“夕阳产业”,你怎么看?

首先,什么是夕阳产业呢?它是对那些趋向衰落的传统工业部门的一种形象称呼。基本的特征就是:需求增长减速或者是停滞,产业收益率低于各个产业的平均值,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目前银行的状态,明显没有这样的特点。

我们可以以平安银行为例,在2012年至2016年的五年净利润数据中,每年的净利润都是在增加的。2012年的时候,净利润就高达13512百万;等到2016年的时候,净利润已经达到了22599百万。所以,就平安银行而言,这几年时间里,它的净利润还是呈现出上涨的趋势的,而并非是下跌。所以,银行行业肯定不会是所谓的夕阳行业。

其次,银行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毫不夸张的说,银行一个人就能牵动诸多行业的命脉。就连现在大热的房地产行业,都受其影响。银行给各行各业,创造财富的机会。而作为这样的一个角色,只需要和其他的企业,或者机构打通服务的渠道,银行甚至可以每天不做事,就能有钱进账。完全就是“躺着也挣钱”的行业。这样的行业如果也是夕阳行业的话,我们干的工作又是什么呢?

全球银行大裁员背后,“暗指”银行沦为“夕阳产业”,你怎么看?

所以,银行已经“沦为”夕阳行业,绝对是无稽之谈。随着时代的进步,银行甚至还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