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李自成是壮烈死掉了还是去做奉天玉和尚去了?

用户6502379185851


李自成死因存在争议,一般认为闯王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遇地主武装伏击,被一个叫做程九伯的山民杀害。还有说法认为程九伯将李闯王误认为是山贼,在李闯王独自拜谒元帝真武庙时从背后袭击将其杀害。虽然说法多样,但个人倾向李闯王在九宫山遇难。

如果李闯王逃出生天,出家当和尚,按照他的性格绝不会后半生安然度过。当初李自成被洪承畴、孙传庭击败,身边仅剩17人逃到商洛山中,最后不还是卷土重来。

当时大顺军虽被阿济格击败,但余部尚存,高夫人、高一功和李过率部转战多地,最后跟南明联手抗清。如果李闯王出家尚在人世,为何不寻找旧部?

要知道坚持抗清的夔东十三家,在李来亨、郝摇旗的带领下转战三峡地区,声势浩大直到康熙三年(1644年)才被消灭,李闯王为何不去投奔,除非早已不在人世。





布衣如是说


做和尚不可能,闯王的性格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虽然领着一帮乌合之众,但闯王好歹戎马一生,之前被明军打的只剩下几十人,照样可以重新拉一只队伍,如今被清军一打,便去当和尚,太小看闯王了,你看闯王的一生波澜壮阔,当和尚也不可能静下心来。

闯王之前也是边兵出身,明末制度太腐败,凭借一生武艺,寻找他舅父一代闯王高迎祥揭竿起义,明末天灾人祸,为吃一口军粮,纷纷加入义军。那时候的起义军真是乌合之众,号称几十万的人马,被明军几千人追杀到处跑。也涌现了一批能征善战的明军将领,如贺人龙、左玉良、孙传庭、洪承畴,李自成在一次又一次的斗争中逐渐学习战斗经验,声望越来越大,终于成为二代闯王。

李自成最暗淡的时候被洪承畴杀到只剩十几人,跑到山上躲藏,在躲藏的时候总结经验,最后商议进河南,河南正好闹饥荒,一呼百应,一时间又组建十万大军,这次把更把凤阳攻陷,掘了朱家皇帝的老坟。

李自成没啥纲领性,从他入北京城就知道,就是一伙土匪,即不抚民,也不制定作战计划,让满清钻了空子,导致清军入关,李自成虽然战败,但手下还有许多残兵败将可以收拢,当年剩下几十人他都没退出,现在手下还有好多人马,不可能去当和尚,唯一可能性就是死亡。


饕餮中国


非常荣幸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下落之谜在历史目前还无明确定论,主要观点有以下四种:

1、在战败后自缢而死的。

清军统帅阿济格在向朝廷的奏报说:“(李)自成窜走时,携随身步卒仅二十人,为村民所困,不得脱,遂自缢死。”

2、在战斗中格斗而死。

《通山县志》记载:“(程)九伯聚众杀贼首(李自成)于小源口”;

《程氏宗谱》记载:“剿闯贼李延于牛迹岭下”。

清人费密撰写的《荒书》中说:“李自成率十八骑,由通山过九宫山岭”时,山民“闻有贼至,群登山击石,将十八骑打败。”李自成一人和山民程九伯赤手搏斗,程九伯不是对手,被李自成摔倒在地,并骑在程九伯身上,“抽刀欲杀之”。正在这时,程九伯外甥金某,从背后以铲猛击李自成头部,即刻而亡。

3、被当地村民当做强盗误杀。

《绥寇纪略》中说:李自成率二十骑到通城九宫山,他让将士留在山下,自己上山拜谒元帝庙。当地村民“疑以为劫盗”,在李自成跪拜元帝像时,在身后用荷锸击伤其头部,李自成当即昏倒“不能起”。这时村民一拥而上,“碎其首”而亡。村民搜其钱物时,发现“金印”,方知道杀错了人,“大骇,从山后逃去”。

4、遁入空门。

后来有考古发现疑似李自成的墓,据此推断他有可能遁入佛门,做了和尚,莫衷一是。


斜岩读史


李自成兵败退出北京后,继续陆续湖北湖南一线作战,李自成的侄子和小舅子当时还拥兵近30万,在湖北荆州和湖南常德一带和南明联合抗清,后来李自成率残兵进入澧县,并把部队屯驻于湘北洞庭湖一带,但由于不断遭受地主武装和清军的打击之下,大势已去。李自成只带领数骑经常德临澧逃遁到石门,只身到夹山出家为僧。

因为当年旅游线路投标多次前往常德澧县,临澧,石门,汉寿,津市一带,到达石门后就住在石门文庙旁边(文庙里还有女尸展览,留下心理阴影),通过当地文献记载和同旅游专业人员交流后,对李自成化身为奉天玉大和尚的说法深信不疑,并去了石门夹山公园,里面还修有闯王陵(湖北通山也有闯王陵)还有大量的证实李自成身份的出土文物和遗物和纪念馆。所以个人认为李自成兵败后死于九宫山应该是当时为掩人耳目,出家为僧才是他真正的归宿。



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李自成是明末民变领导之一,原是高迎祥的部下,高迎祥被俘处死后李自成接管了高部,最后和张献忠一起将中原、西北、四川等地打了个稀巴烂导致明朝在北方的基础崩溃。

崇祯17年,乘着北京瘟疫大发,关外满清扰乱之际,李自成率部背上,包围北京,没多久就攻破北京,逼死崇祯,这就是甲申之变。

本应该,进入北京的他们迅速的安民,建立新的秩序,可是流氓土匪出身的他们根本没有这个觉悟,早年的宣传口号“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个时候需要加倍的还回去。

同样出身底层的刘邦朱元璋一个约法三章、一个安民守份。比这位闯王高明多了。

早在前一年自称新顺王的李自成虽然入主帝都,然而没有改变土匪的本姓,仍然以劫掠银钱为乐,大肆搜刮原来官员富户的家财,导致原来的文人士大夫一面倒的抵制大顺政权。

而他本人大力搜刮银财之余,无力约束部下,纷纷有样学样,到处抢劫劫掠,各部将不仅搜刮财宝,还抢劫美女以供淫乐。导致民怨四起。要命的是,李自成部下刘宗敏抢了一个叫陈圆圆的女人,他是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的妾,而吴家大部分人都在京城,也成了李自成搜刮的对象。后来又希望利用吴襄要挟吴三桂,但是计划落败。

最后吴三桂和多尔衮联和入关,打着复君父之仇的期货一路追击李自成,正因为李自成的暴掠,导致北方传檄而定,不到一年的时间整个北方全部沦陷,膻腥遍地。而李自成不得不逃亡从陕西老家出走湖北,但是只知道抢劫富户的他们没办法形成稳固的据点,只能一路逃亡。

随着逃亡的过程,追随者越来越少,后来李自成和部下失散,在湖北九宫山,被山民打死的他有啥壮烈不壮烈。只能说也有今天,死得其所!如果不是他捣烂北方,满清不可能那么容易的入主中原。

此后很多的野史传说他出家当了和尚,歪史认为这个不大可能,因为后面李自成部下有很多如果他或者依然有可能纠集旧部,但是没有显然他死去的可能最大!


歪史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很多人不相信大名鼎鼎,武功高超的闯王,怎么可能被2个山民轻易杀死?

那么李自成究竟是怎么死的?

《明史》对李自成“被杀”、“自杀”两种结局并存记录,李自成兵败后,率二十轻骑沿途掠食,“被村民围困,不能脱,遂缢死。”

关于李自成的死亡,民间私史说得较为详细。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思想家费密在《荒书》中记载:李自成被清兵追赶的时候,尚有部众三万人,到达江西的时候,仅剩下十八骑,从通山辗转到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时,所率十八骑也被打散了。

李自成独自来到小月山牛脊岭,山民程九伯发现了他的踪迹,于是喊来自己的外甥金某,金某挥舞锄头,将李自成打死,当时尚不知道他的身份。

当地县官“亲入山,谕以所杀者流贼李自成。”后世有人怀疑这个被程九伯外甥杀害的人并非李自成,而是反清复明的义士李延。

还有资料显示:清初,即将上任的云南同知张琼伯在赴任的途中,经过湖南石门县夹山寺。与寺中方丈相谈甚欢,两人颇感投缘,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数年之后,张琼伯重返夹山寺,闻知方丈已经圆寂。

张琼伯拜祭方丈的时候,其弟子告诉他说,方丈——奉天玉和尚就是曾经威震天下的李闯王,而九宫山替死的是其部将孙某。

也就是说李自成的下落只有两个 当和尚和被村民打死。而事实上很多人一直认为一个几十万大军的将领怎么会被村民用锄头杀死,难道李自成的武力值这么低?

个人感觉李自成起义之前只是一个驿站的员工,可能本身确实没有什么武力,在所有记载当中,其实也基本上没有李自成个人在战斗当中有多么勇猛的记载,李自成的特点是善于策划,组织,鼓动和宣传,啥时候见过李自成如同曹文诏,刘廷,努尔哈赤那样搞个人冲锋?

也就是说李自成的武力可能就是一个普通士兵的水平,因此被杀死的可能性很大。


herloo


李自成祸国殃民,窝里横的典型代表,目光极其短浅。辽东战事紧要关头,不一致对外,不想想你这时候攻占北京,能挡住关外的满清吗?他本人打到北京撞大运的成分太大了,本身就是一群投机分子,搜刮民脂民膏,倒是在行,把国家体系搅黄了,明朝灭亡不是亡于满清而上会在李自成手上,这在以前的历史中很少见。


欲上天宫揽月


李自成是明末时期的农民起义军的领袖,陕西榆林人,他曾经是明朝的基层干部,后来因为明朝撤编而失去生活来源,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后来与清军交战失利,撤退过程中在湖北九宫山被当地地主武装打死。有人说他没死,出家为僧了,那只是文学艺术加工罢了,我们先来大致了解一下李自成起义的过程。

明朝在万历皇帝时期,辽东总兵李成梁后期腐化堕落,谎报军情,骗取军功奖赏,偏袒努尔哈赤,不将努尔哈赤列为军事打击目标,导致努尔哈赤势力大增,明朝边患严重。1617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反明,并在1619年萨尔浒之战击败明军,明朝转入战略防御,辽东边患严重,导致明朝财政危机。天启皇帝时期因为东林党与阉党争权夺利,朝政混乱,导致内忧外患加剧。崇祯皇帝时期,崇祯皇帝性格多疑,刚愎自用,再加上辽东战事军费开支大,财政告急,崇祯皇帝采取了“开源”“节流”,增加赋税,裁减官员。李自成也在裁减行列之中,失去生活来源,种地赋税又太重,官吏腐败,压榨老百姓,李自成索性造反,但是经常被明军招降,后来明朝农民起义声势浩大,李自成投靠舅舅闯王高迎祥,回来高迎祥被卢象升击败,又被孙传庭击杀。李自成收集败兵,再次打出闯王的称号,后来在潼关南原被洪承畴、孙传庭二人埋伏,只剩17人逃入陕西东南的商洛山躲避。1638年,卢象升与清军在巨鹿交战,战死,洪承畴和孙传庭被调往辽东防范清军,后来洪承畴兵败降清。李自成等人在商洛山生存不下去,前往河南,河南饥民多,起义军得到发展,提出均田免赋,即“迎闯王,不纳粮”,起义军迅速壮大,在河南攻城掠地,并击杀了孙传庭,占领陕西,建立大顺政权,并东征明北京。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于1644年三月攻占北京,崇祯皇帝在梅山自缢。李自成毕竟属于农民起义,受小农意识的局限,看不到长远,在北京乱搞一通,大肆收刮。在招降吴三桂时处理不当,导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在一片石大败李自成,李自成被迫撤出北京,坚守潼关,冷兵器时代潼关易守难攻,但清军架起红衣大炮,攻破潼关,李自成逃往湖北,清军乘胜追击,李自成打算从江西绕道湖南,路过九宫山,率数十人勘察地形时被当地地主武装偷袭,李自成身亡。李自成死后,起义军分裂,被清军一一剿灭。

有人说李自成没死,后来出家当了和尚,那只是文学戏曲的艺术加工而已,其中金庸先生在其小说《鹿鼎记》中写到李自成出家,是纯粹的文学艺术加工而已,金庸先生是个了不起的武侠小说作者,他的小说基本上都与历史挂钩,有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但是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要区别对待。李自成死时还有众多部将、以及亲信,那些人既然说他已死,那他必然是已死无疑。再说不管当时他死不死,,反正现在死了就行了😜。





随时间漂泊1


李自成没有去奉天出家当和尚,在康熙年间费密撰写的《荒书》中写道:“李自成率十八骑,在通山过九宫岭”时,山民听说有“有贼至,群登山击石,将十八骑打败。”李自成一人和山民程九伯徒手搏斗,程九伯不是对手,这是称九伯的外甥金某及时赶到,从背后猛铲击李自成的头部,即刻死亡。也就说李自成不是出家或是归隐,是死于非命。这大顺皇帝落的如此下场,真的让人感叹啊!


文化长河中的历史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关于李自成之死,史学界一直存在两种争论和分岐:一种说法是李自成兵败北京后,逃亡到湖北九宫山时,被地主武装所杀。另一种说法是李自成到湖南夹山寺禅隐,做了和尚,法号奉天玉大和尚,在寺内住持30年。

夹山寺又名灵泉禅院,被誉为“禅门第一书”,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有较深影响。该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距县城8公里。夹山寺兴建于唐朝,清初规模宏大,有九殿一院,寺内有“闯王”墓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