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痛風用藥,且用且擔心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痛風患者越來越多,並且出現年輕化趨勢。作為代謝性疾病,痛風不但引起關節炎、尿路結石、腎臟損傷,還往往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因而合理治療痛風,合理控制血尿酸水平,降低因“風”致畸,因“風”致死的風險,兼顧其他疾病的用藥策略是改善痛風症狀,提高痛風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

生活中,人們對痛風存在著諸多誤解。比如平日不規律服用降尿酸藥,只要痛風關節炎發作,馬上吃別嘌呤醇或苯溴馬隆降尿酸,使得關節腫痛迅猛加重。又如,服用排尿酸藥後,沒有大量飲水或服用鹼化尿液的藥物,使得尿酸沉積在泌尿系統,造成腎臟損傷或泌尿繫結石。再如,合併使用降壓藥、降脂藥時,沒有顧忌這些藥對尿酸的影響,導致尿酸不降反升的尷尬。

痛風用藥,且用且擔心

目前,痛風還不能根治,得了痛風就要學會與它和睦相處。瞭解它的“小脾氣”,對症下藥,才能達到藥到病除的功效。痛風的發病過程分為4個階段,不同階段要採取不同的對策。

1、無症狀性高尿酸血癥:查體時血清尿酸高於正常並不是使用降尿酸藥的信號,但如果出現兩次或兩次以上痛風關節炎急性發作,就要考慮使用降尿酸藥物的問題了。

2、急性關節炎發作期;這個時期是患者又恨又怕的階段,很多從不用藥的頑固患者,經歷一次關節炎的急性發作,往往就痛下狠手,恨不得馬上將尿酸降到正常,避免後患。但此時恰恰不宜馬上將尿酸降到正常,而應該使用消炎止痛藥,如扶他林、芬必得、洛索洛芬,特別是近年來上市的依託考昔來控制急性的關節症狀。當然,如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秋水仙鹼也是治療急性痛風關節炎的特效治療,

3、慢性間歇期;關節炎進入慢性期,關節破壞已經很難逆轉,關節炎發作的頻率會逐漸增加,發作持續時間延長,此時降尿酸治療有一定難度。患者多出現尿路結石,痛風石,腎功能或多或少的損傷,所以需要在專科醫生的監護下,逐漸降低尿酸水平,儘可能減少痛風對身體造成的損害。

痛風用藥,且用且擔心

瞭解痛風的小脾氣,還需要了解目前常使用的各類藥物,才能達到使血清尿酸長期穩定,減少關節炎發作。

1,常用的降尿酸藥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為減少尿酸生成的藥物,如別嘌呤醇;另一類為促進尿酸排出的藥物,如苯溴馬隆;新近上市的降尿酸藥物,均可以達到降尿酸的效果。需要注意的一些特殊情況,如有痛風石或尿路結石的患者,不宜使用苯溴馬隆,否則在尿酸經尿液從腎臟排出時,容易導致泌尿繫結石增加。使用排尿酸藥物時,要注意大量飲水,並鹼化尿液 ,這樣一方面利用酸鹼中和的方法減少尿液中尿酸鹽結晶的量,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尿酸鹽在泌尿系統停留的時間,減少腎臟及泌尿系統的損傷。

2,痛風患者常合併存在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因而,在治療其他疾病時,要警惕藥物對尿酸代謝的影響,儘量使用兼顧尿酸代謝的藥物。下面介紹幾種對尿酸有影響的常用藥物。

I、升高尿酸的藥物

:降壓藥中的利尿劑(如速尿、雙氫克尿噻)、β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比索洛爾),還有高血壓患者常常使用的阿司匹林可以減少尿酸的排除,升高血清尿酸。

II、促進尿酸代謝的藥物:降壓藥中的氯沙坦,可以促進腎臟對尿酸的排除,因而有降尿酸的作用。降脂藥非洛貝特也有同樣的功效。

痛風用藥,且用且擔心

3、有些藥物與降尿酸藥同時使用時,可引起明顯的藥物相互作用,使用時要非常小心。

I、別嘌呤醇與硫唑嘌呤聯合使用時,因為前者可以抑制後者的代謝,造成硫唑嘌呤在體內積聚,引發嚴重粒細胞減少,不及時治療可導致死亡。因而,合用時硫唑嘌呤的用量要減少到常用劑量1/3~1/4。

II、苯溴馬隆、別嘌呤醇及苯溴馬隆影響抗凝藥華法林的代謝,容易造成後者血中濃度過高,導致出血,因而需要在兩藥聯用期間,密切監測凝血酶原時間,國際標準化比值(INR)。

痛風對於我們來說越來越不陌生了,但還是有很多人由於不瞭解它,更不瞭解治療痛風的藥物,貽誤治療時的最佳時機,造成不該發生的致殘、致死情況。通風用藥,且用且當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