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給你一個億讓你拍電影且要保證15億的票房,你會拍什麼類型的電影?

步行街丨車神


如果條件允許,我想叫達叔和星爺嗑上九十分鐘瓜子,把這些年沒嘮的家常都嘮了!票房我覺得一定超過十五億



那個演員一直很投入的在演戲1


九千萬請明星 五百的住宿費 拿手機拍 最多管一頓中午飯 日落前就能殺青


零貳6665816


如果只有一個億,那是肯定拍不了很多大場景的,所以只能在故事深度和人物表現上下功夫。

如果讓我選,我會選擇將《北京摺疊》拍成電影。

為什麼選擇這部中短篇小說呢?因為他既滿足了成為爆款的特點,也滿足了成本一個億的限制。

一個極富張力故事背景

北京摺疊的設定及其巧妙,將一個城市分為三個獨立的空間,分別給三個階層的人居住。富人們居住在第一空間,享用著最高級別的待遇,以及24小時的時間特權;第二空間居住著大城市裡的奮鬥者們,他們有知識分子,高級白領和剛畢業的大學生們,他們為第一空間的人服務,享受著一般的待遇和16個小時的時間使用特權;第三空間則居住著大城市中的底層人民,他們沒有文化也沒有一技之長,只能做一些其他階層的人們不願意做的事情來討生活,他們有著最差的居住環境和僅僅8個小時的時間使用權。

深度的人物刻畫和充滿戲劇性的故事發展

小說以居住在第三空間的底層人民老刀的視角來講述。他為了讓養女能夠上幼兒園而決定鋌而走險,分別穿梭在三個空間來為金主送信。這一路的見聞和坎坷都超乎了他的想象,一輩子活在底層的老刀漸漸的瞭解了世界的真相。這種設定本身就足夠吸引人了。


故事本身足夠深度,針砭時弊,經得起推敲

作者本身並沒有刻意描寫人性中的惡,甚至連一個正兒八經的反派都沒有。而是借用三個空間來反映出當下社會的問題。大城市的階級固化和當下年輕人向上攀爬的艱辛。以及借老刀這個角色來表現出底層人民的善良。這些點都足夠激起當下年輕人的共鳴。

巧妙的故事架構可以節省經費

由於故事只發生在北京,密閉空間的設定有點類似於密室逃脫片,並且故事的重點在於對當下社會的思考和人性的探討,算是披著科幻外衣的劇情片,因此在製作上也不需要多麼宏大的特效,所以經費方面能省下很多很多。

最後這部小說獲得了第74屆雨果獎最佳中短篇小說獎,算是獲得了大眾和專業機構的一致認可,只要演員到位,不要拉小鮮肉湊數,票房過15億問題不大!


漫遊馮Better


要我來說太多啦,就我舉個例子,抗戰系列。就拿燕雙鷹系列來說,我們可以把燕雙鷹更多的神話,我們不需要過多的演員,群眾演員特效就好,不需要真人,就是要多,敵人就是多,一直殺一直殺到電影結束。我們要全國人民發洩出來......






小葉娜妹


愛國主義的,能點燃觀眾愛國熱情的,五一,十一,過年三部曲,三部整好了100億


日觀天下2020


二十萬請吳京客串,再讓吳京投資一部分,賣他五十多億,我可以最少分七八億!拍個愛國片,穩賺不賠,中國有錢人都去拍電影吧!投資工廠掙得少還不能保證穩賺!投資電影請上吳京,拍個愛國片,投資少回報高!何樂而不為?中國經濟一靠房產,二靠網絡銷售,三靠修路修橋,四靠吳京的電影!搞笑的中國經濟!科技和製造業卻是折本不掙錢的買賣了!這樣的經濟最怕啥知道嗎?戰爭!一個小火花!就能導致中國經濟崩盤!只有科技和製造業才是國家強大的根本!即使戰爭來臨也能保證國家強大!那些傻逼無腦粉們還在追捧一個身價幾十億的演員!走了鹿晗又來了吳京!戲子誤國!古人說的話不是沒道理的!國人們長出腦子來吧!他們拍電影,我們看就行了,他們只是為了掙錢!不要給他們帶上愛國英雄的帽子!讓他們自生自滅,讓市場自己說話!拍個電影整天的喊愛國,還塔瑪有人信!中國傻逼很多嗎?


雪地拖槍夜獨行


如果給我1個億我會拍一部真人版絕地求生,生存競技類電影。以前國外也有不少這樣的電影。說話實說拍電影是要賺錢的,絕地求生的熱度還是很高的。這種競技生存類的遊戲包括戰地5、荒野行動等等........... 這樣的競技遊戲100人中1人生存,或者團隊作戰。非常刺激讓人愛不釋手。這麼多人熱衷追捧這種生存類遊戲。如果把他拍成真人版,只要拍的好,票房絕對不會差。


影視天地以影會友


中國女排馬上上映,我建議拍中國男足,一定要寫實,1個億差不多了,回報那是槓槓的,弄不好,還能帶動彩電行業突飛猛漲。


BBxs仔仔


我給你兩個億,給我拍一個保證15億票房的電影。

看過這麼多問題,最無腦的當屬於這個電影了, 一個億成本,15億票房,那麼票房分賬大概是5.5億,網絡版權收益大概1.5億,即使不算電視臺轉播及廣告植入,純收益 也是6億。請問這麼高的收益,如果有保證的話,誰會信?誰又會給你這樣的保證,難道籤個合同,票房不夠自己湊?

票房15億就要有好的演員,導演,以及好的劇本,還要後期的大力宣發,這樣下來2億恐怕都夠嗆。如果真要1個億去做,那隻能 和演員一起其他人員協商一下,用票房分賬的方式來支付片酬,最起碼吳京和劉德華就這麼做過。

吳京自不必提了,他在《戰狼2》中是導演兼主演的身份,沒有任何片酬,甚至抵押房產注資了8000萬給《戰狼2》,之後的《流浪地球》也是零片酬,同樣注資6000萬,只要電影票房好,那麼他的分賬絕對不會低於片酬。

至於劉德華,在今年暑期檔上映的《掃毒2:天地對決》中劉德華個人投資了2000萬。據悉當時因為劇組資金短缺,為了電影更好的拍攝,劉德華就把片酬當成投資的形式,佔了這個電影一部分版權收益。《掃毒2》這個電影成本是2億,票房12.95億,片方分賬4.6億,那麼按照劉德華佔得10%比例,就能分到4600萬,再加上其他收益,至少再1000萬以上,那麼這樣的話劉德華就用本來的2000萬片酬,換到了近6000萬的回報。

如果能多一些這樣的演員,那麼電影的前期拍攝肯定會輕鬆的多,但是大部分演員並不喜歡這樣的方式,還是選擇提前拿片酬,不管票房結果,而由於預算不足,導致很多電影成片後沒有多餘 的宣發費用,從而影響票房。

不過好在現在很多電影都採取了和民間大眾合夥人合作的模式來籌集資金,就是讓出電影一部分份額,由別人出資,認購一部分版權,這樣的話就能提前籌集一部分資金,不必等到電影下映,院線分賬之後才能拿到回籠資金,另一方面也能用於後期宣傳,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能起到預熱宣傳的效果。就像《流浪地球》、《掃毒2》都有很多民間的參與人,獲得了5倍多和2倍多的收益。

現在的電影市場已經對普通人開放,大家都有機會參與進來分一杯羹了,不過這個最後終究只能極少數人參與進來,畢竟有的人從來沒有投資,有的人更看好別的項目,總之機會是平等的,就看誰先別人一步了。


影視資訊專業人士


一個億拍電影,其實不是什麼電影都能拍的,首先要認清這個現狀。現狀演員的片酬太高了,如最近的鹿晗參演《上海堡壘》,片酬就是一個億,所以問題來了,一個億拍電影,有幾不拍。

一、不能請流量明星

不是說流量明星不好,是因為流量明星太貴了。鹿晗的片酬是一個億,其他流量明星的也不低,例如吳亦凡、楊冪、蔡徐坤、王俊凱等,都是天價片酬,你這一個億請了流量明星,那不好意思,可能連群演都請不起了。所以,一個億給我,第一就不能請流量明星。

二、不能拍科幻片

現在的科幻片沒有幾個億的投資,想拍出效果來真的很難。你看好萊塢真正流弊的科幻片,那個投資不是上億美元。咱們要是拍科幻片,特效效果總得對得起觀眾的票價吧,不能用五毛特效吧。所以,第二不拍就是科幻片。

三、不能拍鬼片等恐怖片

這種電影的受眾太小,很難突破15億票房。目前在國內找一部15億以上的恐怖類型的電影,找不到,連5億都難。所以,三不能拍恐怖類型的。

我會拍一部搞笑片或者是動漫片,為什麼呢?

一、為什麼選喜劇片?

近幾年喜劇片的票房成績都相當不錯,從徐崢開始的人在囧途系列開始,到泰囧到港囧,都取得了票房大劫;後來的陳思誠用《唐人街探案》也延續了火爆,票房都是在10億以上,可以想象,該系列的第三部一定能上15億以上。黃渤自導自演的《一出好戲》成績也不錯。沈騰的《西紅柿首富》《夏洛特煩惱》等都是爆款,尤其是《西虹市首富》簡直是票房奇蹟。

為什麼喜劇片容易成功呢?

(一)觀眾在上班之餘,想要找輕鬆的電影來緩解壓力,沒人願意看個電影還背思想包袱。因此,喜劇片是最容易收貨票房的。

(二)喜劇片製作成本不大,無非是請喜劇明星,國內目前最好的喜劇明星是徐崢、黃渤、王寶強、沈騰等,除了這些人片酬稍高一點外,電影其他的成本投入會相對較少,容易成功。

(三)喜劇片的傳播速度更快,電影中好笑的情節,觀眾容易記住,容易出現在生活的聊天中,容易形成簡介的推廣。

二、為什麼選動漫片呢?

近幾年動漫片大有崛起之勢,此前的《大聖歸來》《白蛇傳》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目前正在上映的《哪吒之魔丸降世》更加是打響了動漫電影的名片,票房已經破了30億,目前勢頭仍舊很猛。有很多人預言,票房甚至可能會超越吳京的《戰狼2》,成為內地票房第一的電影,究竟能不能超過,我們拭目以待。

為什麼動漫片容易成功呢?

(一)動漫片能否成功取決於劇本,要加大對劇本的投入,爭取寫出好的劇本,但是劇本也不要太過沉重,需要有一點輕鬆的環節穿插於其中。有一個億的投資,選一個好的劇本並不難。

(二)動漫片的特效等製作相較於科幻片,要少很多,也稍微簡單些,不至於將一個億的投資當流水來花。

(三)中國有著龐大的動漫市場,目前市場上真正被認可的動漫片並不多,這一塊市場大蛋糕需要有人來吃,也容易吃到。

(四)有著穩定的觀影人群,中國的小孩眾多,適合於小孩看的電影不多。一旦有一部口碑還不錯的動漫電影,家長們一定會帶小孩去看,很容易就推升票房。

以上就是我如何用這一個億拍電影,只要遵循幾不拍原則,追求劇本的質量,儘量不用流量明星,拍出來的電影至少不會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