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農民在稻田裡種植“假水稻”畝收入上萬元

農民在稻田裡種植“假水稻”畝收入上萬元

在春天有春筍吃,可是在冬天呢,大家會不會以為沒有筍吃呢。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春天都有春筍,那冬天也當然有冬筍啦。照片中稻田裡的農作物,那可不是農民種植的水稻哦,那就是名副其實的冬筍,還有一個名叫茭白。一說出來大家是不是就都覺得熟悉了,因茭白是種植在稻田裡,而且長的和水稻相似,所以在農村中農民都把茭白稱為“假水稻”和冬筍。

農民在稻田裡種植“假水稻”畝收入上萬元

冬筍近些年間,在我國的農貿市場賣的可火熱了,成為了不少農民種植的理由和目標。在上莊村那裡,有一戶農民趙大哥就是種植冬筍的,冬筍成為了趙大哥手中的致富筍。連續好幾年靠冬筍都能年入20多萬,不僅讓自己發家致富了,還給當地的村民提高了經濟收入。剛開始種植那一年,村民看到趙大哥種植的苗子有點比水稻苗偏大,就問他種植的什麼品種的水稻,趙大哥說他種植的可不是什麼水稻,那是冬筍,村民才恍然大悟原來種植的是“假水稻”啊。

農民在稻田裡種植“假水稻”畝收入上萬元

自從種植冬筍以來,每年只要到了採收季節,趙大哥都會請村民們來幫忙收冬筍。以每人每天120元的工費發放給村民,所以村民們無論多忙,都會放下手頭的農活來幫趙大哥的忙,在村民的心中口中,趙大哥可是出了名的老好人。就在今年趙大哥還帶動了幾位村民,一起種植冬筍發家致富。

農民在稻田裡種植“假水稻”畝收入上萬元

冬筍中主要含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微量胡蘿蔔素和礦物質等眾多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冬筍對清溼熱,解毒,.利尿止渴等有一定的作用。它的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是大眾公認的綠色食品。這不今年的冬筍又得以收成了,趙大哥今年種植的冬筍產量要比往年的高,畝產6000斤左右,畝產值近上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