塢坵村“稻田+”綜合種養再出新招

常熟日報訊(通訊員周曉彤)3月17日,古裡鎮塢坵村的一處大棚裡,農技員們仔細檢查養殖小鵝的生長情況,並與基地負責人就雛鵝養殖管理進行交流。

為了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實現農田增效,塢坵村趕趁春耕進一步實踐“稻田+”綜合種養新技術模式。村裡從揚州引進500羽雛鵝,在休耕輪作的38畝稻田裡進行養殖。“我們先放養了500羽雛鵝,還將補欄500羽,平均每畝在25羽左右,待6月份水稻移栽時就可以出售。”塢坵村黨委副書記徐喆說。

塢坵村不斷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普及農業機械,推廣現代農機技術,現代化種植水平不斷提高,水稻生產全國聞名。然而,隨著近兩年水稻價格的下降,村裡部分糧食種植戶遇到了增收困難的問題。村委會多方取經,反覆調研,決定改變傳統種植方式,探索“稻田+”綜合種養新技術模式。近年來,村裡投入數十萬元進行試驗,稻田養魚、養蝦、養蟹、養鴨等多種綜合種養模式均獲得成功。2019年,村裡重點實施了江蘇省重點研發計劃 (現代農業)子項目“蘇南稻田優質綠色高效綜合種養技術的集成創新與示範”,對塢坵黨群創業園的208畝稻田進行改造,挑選“蘇香粳100”“嘉58”兩個水稻優質品種,以克氏原螯蝦、澳洲淡水龍蝦和中華鱉進行“稻蝦”“稻鱉”綜合種養,探索綜合種養模式下水稻優質綠色高效種植技術、水產高質量生態健康養殖技術和稻蝦、稻鱉生態綜合種養關鍵技術,同時為優質稻米品種的篩選和水產品種類的選擇提供依據,當年畝均效益達到3000元,每畝增收2000元。此次利用休耕期在稻田養鵝,是村裡實踐“稻田+”綜合種養模式的又一次全新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