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今天的“戰疫”作品,需要的是好詩


今天的“戰疫”作品,需要的是好詩

在全國“抗擊新冠病毒”的時候,文藝工作者拿起手中的筆,通過藝術的方式,傳達新時代的偉大精神,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我們留意到針對當下的文藝潮流,有了一些批評的聲音。但這種批評是不是合理的,在當下是不是不恰當,也引起關注。

我們知道,在災難面前,文藝作品向來承擔著鼓舞士氣的責任。但在這一次“抗擊新冠病毒”的時候,湧現出來的文藝作品數量眾多,既有攝影作品,也有書畫作品,更少不了文學作品,而最讓人生氣的乃是“詩歌”。詩人許嵐說:“現在的很多文學作品,都是偽抒情、假大空,沒有血肉,沒有生活,沒有真正的疼痛、熱愛,只不過是文學垃圾,沒有一點現實與文學意義。”

那麼,以中國詩歌的高地四川詩人為例,在短短的數天時間裡,創作了近1000首(篇)文學作品,這些作品呈現了作家的思考與擔當責任。如果我們仔細梳理,這其中也不乏優秀的作品。儘管如此,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當下的許多文學作品中,也是良莠不齊的。

今天的“戰疫”作品,需要的是好詩

四川省許嵐研究中心最近半個月以來,一直在關注當下的詩歌創作。其相關負責人對這種文學現象表示:“通過文學作品鼓舞人心,提振‘抗擊新冠病毒’的精神,無疑大是有益處的。此外,在災難面前,文學作品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接下來就是我們的作家是創作怎樣的文學作品,是追求曇花一現的‘點擊率’,還是成為經典的文學作品,就考驗作者的思考力度、文本呈現、作品價值觀的傳達等因素。優秀的作家總能從這當中找到平衡點,創作出不同凡響的作品出來。”

那麼,在“抗擊新冠病毒”的進程中,湧現出來的感人事蹟非常多,無論是在武漢,還是全國各地,都有鮮明的案例,從這些動人事蹟中,如何提煉出更具時代精神的內容,從而創作出更具時代性的文學作品。四川省許嵐研究中心負責人為此支招:多觀察,多思考,從中提煉出新思想來。

今天的“戰疫”作品,需要的是好詩

針對當下的文壇對“新冠”文人的做法批評,四川省許嵐研究中心負責人說:“其實大家不是反對詩歌創作,而是反對那些不接地氣的詩歌創作,而是需要好詩引領時代精神。這才是讀者所需要的。”

該負責人舉例說:“有一些詩人看到一種現象就進行抒情,看上去假大空,充滿了文藝腔。這樣的作品是現在所不需要的。”

截至2月2日,據各種詩歌網站報道,已經有三部與“抗擊新冠病毒”的詩集出版,但這樣的詩集是不是必須出版的呢?相關專家認為,如果僅僅是出版一部這樣的詩集,不考慮其價值和意義,也就是等同於垃圾出版,也不會受到市場的認可。這樣的詩集若是出版的話,一定得有思想引領,反映時代精神,又要接地氣。(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