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每周2本书 ‖ 02–《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尤瓦尔·赫拉利


每周2本书 ‖ 02–《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尤瓦尔·赫拉利

今天王者君给大家带来“简史三部曲”的第二部《未来简史: 从智人到智神》。

这本书和《人类简史》是同一时间出版,2017年夏天,赫拉利曾为宣传他的《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来到中国做过演讲推广。

每周2本书 ‖ 02–《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尤瓦尔·赫拉利

相信你和王者君一样,很好奇这样一个貌不惊人、说话腼腆的以色列青年,到底书里讲了什么内容?在全球出版界引起那么大的轰动,连续3年占据以色列“非小说类写实文学”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后来还引发“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的极力推荐,并翻译成多种语言,畅销全球。


在书中,他提到“人类在20世纪的伟大成就——克服饥荒、瘟疫和战争——都是为了让所有人享有富足、健康与和平。至于21世纪的新议题:获得永生、幸福快乐、化身为神,也同样希望为全人类服务。"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主导人类思想的将以神为中心的宗教,到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到以数据为中心的算法,算法在主导着人类。具体解释为,人文主义里的知识=体验✘敏感性,而体验都是可以量化的,成为数据。追求数据,加上不断进化的算法就能使人变成更高级别的人口,而这将使人文主义面临威胁。人文主义面临的三个实际威胁:第一,人类将完全不具价值;第二,人类整体仍然有价值,但个人将不再具有权威,而是由外部算法来管理。第三,由少数精英特权阶级掌握了算法系统,而算法掌控不包括他们本身的绝大数人。在20世纪,因为穷人有军事和经济价值,精英阶层必须为穷人解决问题;但到了21世纪,精英阶层最有效(虽然十分无情)的策略,很可能抛弃无用的人口(穷人阶级)。

总结下来,数据主义对人类造成的威胁,正如人类对其他动物所造成的威胁。作者的观点是不是令人脑洞大开,无限遐想。特别提到,书中讲到的一切情境,都只是可能性,而非预言。作者只是要在客户分析得角度,给我们引发更多的思考。作者最后提高的三个问题,其中有一个是智能和意识,究竟哪一个才更有价值? 的确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如果智能到极致,而人的意识,会逐渐被数据化,至于2050年,真的没人能预测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要认识到,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随着时代的进步,的确会极大的改变我们的生活,就业以及生存方式。我们需要做的是让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通常会不再受限于当今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要以新的方式来思考或行动。借用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里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我相信,人类会找到更好的方案来平衡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或许我们的担忧是多余的。

文章最后,有段话送给大家。来自于曾国藩的座右铭:“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活在当下,才是最好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