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分级基金祭:分级技术在交易中的风险对冲应用

分级基金祭:分级技术在交易中的风险对冲应用

作者 | 任衍学(实习生)

一. 前言

2015年的那场悲剧,让众多中小投资者在分级基金投资上遭受巨额损失。

同时,部份投资人买分级基金时,对其隐含的风险没有很好的认识,在没有充分了解分级基金交易规则时就进场交易,让监管十分担忧,为了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只好对分级基金业务进行了一刀切管理。

2016年8月19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由于分级基金在股灾时产生问题,将暂停分级基金的审批注册。

随后,同年的11月25日,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分级基金业务管理指引》和《分级基金业务管理指引》,其中对于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方面做出明确指引,要求只有满足30万证券类资产门槛的投资人,才能进行B类份额的投资。

一边是供给端受到停止审批的影响,一边是需求端受到交易门槛限制,让曾经蓬勃发展的分级基金,规模逐渐萎缩,慢慢淡出投资者的视野。

今天,风云君带大家回顾这曾经火爆的投资产品,回顾设计与诞生之初衷,并详细解释分级技术在交易中的对冲作用。

由于市面上讲分级基金的文章已经很多,本文侧重于分级基金产品的设计原理和市场应用,对交易模式不多着墨。

分级基金祭:分级技术在交易中的风险对冲应用

二. 什么是分级基金

a. 分级基金诞生

在二级市场上,有各类投资人,每一派都是另一派眼里的傻X:他们总是在买入与卖出时擦肩而过,心理互道一声傻X。

而在各类投资人中有两类交易者,处于天平的两端。

天平右边的投资人,是对自己迷之自信的,他们认为自己具有独到的眼光,能在这七亏二平一赚的市场上,成为那佼佼者,所以当他们看好某个板块时,就想满仓加融资干进去,赢了会所摸嫩模,输了下海干活。

而天平左边投资人,是不想承担市场风险,只想获取安全的固定收益的保险机构和保守型投资者。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有基金公司发现原来这两波人的需求都没有完全被满足!左边的那位帅哥哥,每次满仓加融资操作时,都得承担10-12%的融资利率,而右边的那位小姐姐,存在银行里领取2-3%微薄的利息。

分级基金祭:分级技术在交易中的风险对冲应用

这时,基金公司就想了:只要我解决这块需求,每年收着管理费不也是美滋滋?于是,透过收益分级技术解决这两类投资人需求的基金便诞生了。

基金公司将基金的母份额,即开放式基金,拆成A类和B类子份额,A类份额获取固定收益,大约6%(银行存款利率+3%)。

以此类推,B类份向A类份额融资仅需支付6%的融资利息,便能获得两倍杠杆,远低于投资者向券商融资所需支付的8-12%的利率,而母基金主要跟踪指数、行业或是主题投资,如沪深三百、煤炭板块、一带一路等。

往细了说,母份额是开放式基金,只能申赎,而子份额(A、B类)只能在二级市场买卖,不能单独申赎,但每两份母份额,可以申请置换为一份A类和一份B类子份额,子份额因为在二级市场交易,可以享有更高的流动性。

这样一个产品的推出,解决了两种投资人的需求,第一类投资人可以运用相较低成本的杠杆,在自己精准眼光下获得更多收益,第二类人则可以获取由B类份额投资者出资部份为担保下的融资利息,基本可看成一个有担保的债券。

举个例子,母份额=0.5的A份额加上0.5的B份额,在这个架构下,杠杆倍数为(A份额加B份额)/B份额,简单加减即可算出,这是两倍的杠杆。

如果全年母基金净值,从1上涨到1.3,这时A类份额投资人获得6%的固定收益,而B类份额获得54%的投资收益。(PS:1.3=1.06*0.5+1.54)。

分级基金祭:分级技术在交易中的风险对冲应用

b. 上下折制度

B类份额主要获得杠杆收益,所以,当母基金大幅下跌时,B类份额的规模大幅缩小。

上面说过,杠杆倍数是(A+B/B)所算出的,当B大幅亏损时,会导致杠杆倍数的快速飙升,这时买入,就不是输了下海干活了,基本上属于输了就得下地狱趟油锅去:随便一根跌停,都有可能让买入者血本无归。

同时,为了保护A类投资人的权益,上面提到,B类投资人的出资是A类投资人收益的担保,如果股价继续下跌,将拖累A类投资人也蒙受损失。

下折条款的设计就是为了保护双方的权益。

当B类份额净值跌到一定程度时,一般是0.25,就会把B类份额的净值调整回1,然后将A类份额缩减规模,使得两者回归一比一,缩减的A类份额,将会换成母基金给予A类投资者。

那为什么说B类投资人会损失惨重呢?因为在二级市场交易的B类份额,因为带着杠杆且流动性好,交易价格隐含着流动性溢价,当基金下折时,是按B类份额净值算的,这两者的差价,就是B类份额投资人巨额损失的原因。

以此类推,上折制度,是为了让B类份额的杠杆保持吸引力。

若母基金大幅上涨,让B类份额的净值飙升,这会使得杠杆倍数大幅下降,让b类份投资人花着高利率买着低杠杆,所以才有上折制度来保护投资人的权益。

三. 结论

中国的金融市场,缺乏多样的投资商品来满足各类交易者的需求,被阉割的股指期货,切断了基金管理人对冲风险的渠道,每当突发事件来临时,管理者仅能透过卖出股票来规避风险,反而加剧了市场波动。

而分级基金这种让投资人有更多样化配置的产品,让想获取杠杆者拿到更便宜的融资,让想保守收益的人,获得稳健的收益。

这般双赢的产品设计,却死于股灾和投资者教育不到位,实属可惜。

分级基金祭:分级技术在交易中的风险对冲应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