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非遺在身邊之河南豫劇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中國戲曲三鼎甲“榜眼”,中國各地域戲曲之首。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所以稱豫劇。豫劇在安徽北部地區稱梆劇,山東、江蘇的部分地區仍稱梆子戲。豫劇的流行區域主要在黃河、淮河流域。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北京、山西、陝西、四川、甘肅、青海、新疆、臺灣等省區市都有專業豫劇團的分佈,是中國最大的地方劇種。2006年,豫劇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豫劇的起源發展

1.豫劇起源

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近400年的歷史。是在河南民歌,小調及河南民間演唱藝術的基礎上,後吸收北曲、絃索、羅卷戲、崑曲、秦腔等其它戲曲劇種結合演變而成。隨著研究的深入以及大量資料證實,特別是相關人員在編修《中國戲曲志●河南卷》的過程中,各方面的專家進行廣泛調查和論證,得出豫劇最早的誕生地是在古都開封和周邊各縣的結論。

豫劇誕生在七朝古都,東京汴梁城開封。絕非偶然。這得益於開封的歷史文化積澱和豐富的樂舞活動。特別是宋代,開封作為首都,勾欄瓦舍遍佈全城,宋代志書《東京夢華錄》有明確記載,當時有桑家瓦子、北瓦、次裡瓦等,一個勾欄棚可容數千觀眾之多。當時在開封已經演出了大型雜劇《目連救母》。據清李綠園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書的《岐路燈》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縣誌》記載,當時梆子戲已在開封、杞縣一帶盛行,並曾與羅戲、卷戲合班演出,稱為“梆羅卷”。據當時的碑文資料記載內容,明皇宮是“當年演劇各班祈禱宴會之所,代遠年湮,亦不知創自何時。於道光年間河堤決口,廟宇沖塌,瓦片無存”,可見在道光之前,梆子戲就已在河南存在。

2.明清時期

據20世紀的一些老藝人回憶,他們在1912年前後學藝時,曾聽師傅說起河南的“內十處”,即祥符(今開封)、杞縣、陳留(今開封)、尉氏、中牟、通許、儀封、蘭封(今併入蘭考)、封丘、陽武(今併入原陽)和“外八處”即淮陽、西華、商水、項城、沈丘、太康、扶溝、鹿邑。據藝人相傳,河南梆子最早的傳授者為蔣門、徐門兩家,蔣門在開封南面的朱仙鎮,徐門在開封東面的清河集,都曾辦過科班。而開封的老三班,即義成班、公議班和公興班,傳說都歷經明、清兩代。

義成班,據1916年2月15日《河聲日報》載:“省內義成班,原為開封縣署民壯總役於建清所組建,歷年以來一般梨園子弟在各處演唱,頗享盛名。”義成班於1926年,在開封相國寺的火神廟內建立了永安舞臺。舞臺的組織管理分前、後臺、前臺,主要負責管理劇院內的各種雜務,如售票,接待觀眾,供應茶水;後臺,主要負責演出方面的事務,如確定演出劇目,分配角色以及衣箱、道具等方面的工作。

天興班,原是封丘辦的科班,歷史比較悠久,不少豫劇名演員出自該班。清末民初曾不斷到開封演出。知名演員有李劍雲(小名壯醜,工旦)、閻彩雲(工旦,1982年去世),其他主要演員有時登科、張治林、聶二妮、孔憲玉、李玉仙、張廷華、李法魁等。

3.民國時期

辛亥革命後,河南梆子更多地進入城市演出,開封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慶茶社、澄懷茶社、慶茶社、東火神廟茶社和同樂茶社等,均爭相邀聘河南子班社,義成班、天興班、公議班、公興班參加演出。豫劇進入茶社演唱之後,與早已進入茶社的二簧(京劇)形成了相互競爭的局面,因豫劇強大的藝術魅力,使京劇敗下陣來,退出茶社,1916年12月29日出版的《嵩嶽日報》載:“汴省簧戲屢演屢輟,惟梆戲頗持久”。除省城開封之外,鄭州、洛陽、信陽、商丘等地也先後出現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戲園,並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叫好之聲,連連不絕。

19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開封相國寺先後建立了永安、同樂、永樂和國民四個戲院,各地豫劇演員薈萃開封,廣受歡迎。民國十六年(1927年),馮玉祥主政河南,由河南省教育廳在開封成立河南遊藝訓練班,審編劇目,對數百名演員進行“高臺教化”、“服務社會”的教育,被名家稱為“河南梆劇改革的第一聲”。民國十七年(1928年)省教育廳又成立了戲曲審查會,頒發各種《章程》。以樊粹庭、王鎮南、鄒少和、蔣文質、張介陶等為代表的一批知識分子的介入,使河南梆子舞臺面貌一新。1935年河南省教育廳推广部主任樊粹庭在開封組建豫聲戲劇學社,對戲劇的科白、詞句、腔調、做工、化裝、行頭進行改革,對豫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次改革因行政力量的介入,戲劇改革形成了一定的聲勢;鑲入時代思想,提高了劇目、唱詞的文學品位,發揮了唱唸做舞的綜合優勢,改革了舊曲,合流了唱調,創立了新腔新韻。樊粹庭還將同樂戲院改為豫聲劇院,邀請陳素真、趙義庭等人組成強大的演出班子在豫聲劇院售票演出,改編後的豫劇頗受歡迎,1935年5月4日出版的《河南民報》載:“每晚座無隙地”。 1936年,常香玉隨周海水的豫西調戲班到開封演出,一舉成名。常香玉在梆子泰斗王鎮南的幫助和指導下,於1937年成立中州戲曲研究社,致力於豫劇改革,編演新戲。常香玉與當時永安舞臺的馬雙枝,豫聲劇院的陳素真,三足鼎立,各展風采。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樊粹庭將原豫聲劇院的部分人員組織起來成立獅吼劇團,宣傳抗日、募捐演出,支援抗日戰士,被稱為熱心救國之模範。1938年,開封淪陷,國民黨軍隊炸開黃河花園口大提,黃河氾濫,民眾流離失所。有不少豫劇團體進入西安,如樊粹庭領導的獅吼劇團,常香玉的香玉劇社,崔蘭田的蘭光劇社,還有孫老七創辦的河南災童戲劇學社等,西安成為豫劇的演出的重要陣地。還有一些演員進入安徽界首演出,如毛蘭花、馬金鳳、閻立品等。在抗戰中,各流派的演員為了謀生而到處流動,他們打破門戶之見,相互搭班演出,使豫劇各流派有了更多的交流。

4.新中國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職業豫劇表演團體在大陸相繼成立,新編曲目、劇目大量出現。國家攝製了大量的舞臺藝術紀錄電影片、電視片,保存紀錄了許多藝術家和劇團的表演藝術。1956年3月河南豫劇院成立;同年5月16日,以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戲曲藝術的優秀傳統,有系統、有計劃地培養戲曲藝術的新生力量為己任,以豫劇專業為主的河南省戲曲學校(今中原文化藝術學院)正式成立;同年9月8日,河南省文化局提出在全省挖掘整理傳統劇目,並決定在年底召開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在12月舉行的觀摩大會上,共有23個劇種參加演出,豫劇劇目幾乎佔演出劇目的一半。1950年代中期,全國許多省、市、自治區普遍建立豫劇職業演出團體,使豫劇已成為中國境內流佈較廣的戲曲劇種之一。1957年,隨著反右鬥爭的不斷擴大,全國各地有一批豫劇工作者如閻立品、陳素真都被打成右派,遭到批判。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的口號中,豫劇同其他戲曲團一樣,大量傳統服裝、道具、戲曲資料被視為封建殘餘而被燒燬。還有許多豫劇演員遭到批鬥,如常香玉被剝奪演出權,《河南日報》對她進行批判,稱之為“大戲霸”。同時,包括河南豫劇院在內的一些豫劇團被撤銷或合併,在全國大力普及樣板戲的形勢下,豫劇工作者為豫劇移植樣板戲做了大量工作,一些不適合演樣板戲的演員被迫改行。從1966年到1972年這段文革時期,豫劇除了移植樣板戲外,幾乎沒有新創做的劇目。

文革結束後,傳統豫劇劇目重新走上舞臺,從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豫劇創作有了一種新的思想湧動,伴隨著“傷痕文學”的腳步,豫劇出現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作品。到1983年,文革時期的創造桎梏已被打破,豫劇新劇目從作品內容到表現形式、從藝術實踐到理論研究等各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和實驗。

1980年舉行了“豫劇流派彙報演出”,逐漸形成各大豫劇流派,出現了不少描寫現實生活的現代戲和新編歷史劇,這次匯演有著重大意義,從藝術和影響力上確立了常、陳、崔、馬、閻五大旦角流派。

1990年代,河南電視臺自1994年開播的《梨園春》欄目以擂臺賽的方式呈現於觀眾面前,得到廣泛好評。《梨園春》欄目組在中國大陸、臺灣以及國外各地演出,使豫劇影響力進一步擴大。2009年,中國戲曲學院首次從全國招收24名學生,組成2009豫劇本科班,豫劇首次成為大學的一門專業。2010年9月18日至9月20日,河南省文化廳一行10人赴新加坡參加2010年新加坡華族文化節,與臺灣豫劇團和新加坡戲曲學院共同舉辦了“亞洲豫劇論壇”,成為豫劇發展史上第一次跨國舉辦的豫劇論壇。

中國豫劇藝術節是由中國文化部、河南省文化廳、鄭州市政府、中華豫劇文化促進會共同主辦的豫劇盛會,2011年豫劇節期間,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安徽、湖北、江蘇、青海、四川、甘肅、新疆、臺灣等多個省(區)的豫劇團與河南省的優秀院團參與展演。開幕式在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隆重舉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剛,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曹剛川分別致信祝賀。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宣佈:第二屆中國豫劇節開幕。省委書記盧展工、省長郭庚茂和省領導葉冬松、李克、劉春良、連維良、王文超、靳綏東,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王全書、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王明義等出席開幕式並觀看演出。洛陽牡丹馬金鳳、臺灣豫劇皇太后張岫雲兩位大師榮獲第二屆中國豫劇節“豫劇終身成就獎”。

二.豫劇的藝術特點

1.唱腔

豫劇因各地語音差異,在音樂上形成帶有區域特色的藝術流派。清末民初,洛陽等地的豫劇多用下五音,而開封等地的豫劇多用上五音,形成鮮明對比。為了區別,豫劇藝人將洛陽等地的唱腔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稱開封各地的唱腔為豫東調(又稱祥符調)。新中國成立後,豫劇專家又把豫東調細分為祥符調、豫東調、沙河調。這一劃分得到廣泛認同,即以開封為中心的祥符調;以商丘為中心的豫東調;以洛陽為中心的豫西調;流行於豫東南沙河一帶的沙河調,又叫“本地梆”。其中祥符調、沙河調、豫東調多用上五音,豫西調多用下五音;如今祥符調和沙河調都已經沒落,豫東調與豫西調錶現出頑強的生命力。

在豫劇繁盛時期,從事豫劇專業的演員,不僅有漢族,還有回族、滿族、朝鮮族、蒙古族、高山族、猶太人等少數族裔。豫劇根植中原、昂奮勃發的宏大氣魄,雅俗共賞的審美效應,高亢激越、簡潔明快的唱腔曲調,古今兼具、老少咸宜的表演風格,幽默詼諧、樂觀向上的語言情趣,不難不澀、南北易懂的中州韻音,質樸無華、寬厚浩然的文化風貌,反映現實、貼近生活、有血有肉的大眾格局等。

豫劇藝術古今兼納、剛柔相濟、豁達寬厚、有“中和”之美。首先,豫劇唱腔鏗鏘有力,大氣磅礴、抑揚有度、富有熱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具有很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劇行腔酣暢、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再者,豫劇節奏鮮明強烈、矛盾衝突尖銳、故事情節有頭有尾,再加上曲調詼諧歡快,使得豫劇不僅適合演出輕鬆的喜劇,又適合演帝王將相的大場面戲,豫西調委婉動聽,唱腔悲涼故很適合演悲劇。豫劇在關鍵劇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暢、節奏鮮明、極具挑戰性,一般吐字清晰,易被觀眾聽清。

2.行當劃分

豫劇角色行當由“生旦淨醜”組成。按一般的說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臉。戲班組織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臉,四兵四將四丫環;八個場面兩箱官,外加四個雜役”的結構組成。

(1)四生即老生(鬚生,習稱紅臉,一般分為大紅臉和二紅臉)、小生(早期包括武生、小生、娃娃生;現已分開)、邊生(二補生,即掃邊老生,一般為次要角色,後逐漸併入老生行)

(2)四旦即正旦(青衣)、小旦(包括花旦和閨門旦)、老旦、武旦(包括帥旦、刀馬旦)、彩旦(醜婆)

四淨是正淨(也作銅錘、黑頭;俗稱大花臉)、副淨(也作架子;俗稱架子花臉)、武淨(俗稱武花臉;包括摔打花臉)、毛淨(俗稱毛花臉)

(3)一醜是三花臉(醜)

演員一般都有自己專工行當,也有一些演員則一專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早期豫劇以“外八角”(四生四花臉)戲為主,生行戲佔重要地位。武戲有“盤繩”、“吊水桶”、“空中還原”、“探海”、“元寶頂”、“大翻身”等不少絕招。旦行在以“外八角”為主時代,只佔次要地位,但隨女演員的登臺與逐漸增多,在豫劇中取得了主導地位。

3.服飾

早期豫劇表演的舞臺裝置極為簡單,往往只用蘆蓆、箔子一擋,臺上一桌二椅,即可開演。打小鑼、敲梆子的人員兼"檢場"。進入城市後,有較固定的劇場,舞臺裝置才有所改進。豫聲劇院已採用一些布幕、佈景,旦角服飾講究"老旦清,正旦俊,花旦風流"。此後又受京劇服飾的影響,已基本與京劇服飾相同。

4.妝容

豫劇“濃墨重彩”的妝容,不論生旦淨末醜何種角色,他們一律都用油彩上妝,而且畫得很濃很濃。旦角一般都是杏核眼,眼線快挑到了耳根;櫻桃嘴,都是那麼一點點。生角畫的各有不同,各種各樣的臉譜更是五花八門,惟妙惟肖。

5.表演

豫劇的各行當都有自己的表演要訣,如手勢要訣是“花臉過項,紅臉齊眉,小生齊唇,小旦齊胸”,武打戲的短打要訣是“身如蛇形眼似電,拳如流星,腿似鑽;穩如重舟急似箭,猛、勇、急、快、坐、站穩如山”,在槍路上,有“走絲”、“連九槍”、“十三槍”、“九個鼻”、“八杆”、“單倒”等路數。青衣和閨門旦表演要訣是“上場伸手似攆鵝,回手水袖搭手脖;飄飄下拜如抱子,跪下不能露腳脖”,“說話不看人,走路不踢裙,男女不挽手,坐下看衣襟”。彩旦表演要訣是“斜眼偷看人,說話咬嘴唇;一扭渾身動,走路摔汗巾”。小旦出場式是“出門按鬢角,雙手掖領窩,彎腰提繡鞋,再整衣裳角”。小生表演要訣是“清、淨、衝”。“清”是清秀,唱詞吐字清,神態秀氣;“淨”是動作乾淨利落,恰到好處;“衝”是武打勇猛,精神振奮。

6.樂器

豫劇樂隊的文場主奏樂器,早期為大弦(八角月琴,演奏員兼吹嗩吶)、二絃(竹或木質琴筒蒙桐木面的高音小板胡)和三絃(撥彈樂器)。20世紀30年代,樊粹庭與陳素真把板胡引進豫劇舞臺,並進行了細微的改良,此後板胡就成為了豫劇的主弦。50年代後,一般的文場逐漸增添二胡、琵琶、竹笛、笙、悶子、大提琴等。有的增加墜胡、古箏等。還有增加電子琴,小提琴及西洋銅管、木管樂器的,組成中西混合樂隊。

三.豫劇的傳統曲目

豫劇的傳統劇目有1000多個,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於歷史小說和演義。

如封神戲、三國戲、瓦崗戲、包公戲、以宋朝為背景的戲如楊家將和岳家將等題材,還有很大一部分描寫愛情、婚姻、道德倫理的戲。新中國成立之後,出現了不少描寫現實生活的現代戲和新編歷史劇。

據1956年統計,傳統古裝劇目有647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春秋配》、《梵王宮》、《三上轎》、《黃鶴樓》、《三拂袖》、《滌恥血》、《桃花庵》、《對花槍》、《天地配》、《鍘美案》、《龍鳳令》、《玉虎墜》、《十面埋伏》、《南陽關》、《金囍記》、《賀后罵殿》、《對繡鞋》、《天國盛會》、《秦雪梅》、《三上關》、《女貞花》、《劈山救母》、(《香囊記》又名《抬花轎》)等。

1949年以來,以改編傳統、移植改編的古裝劇有《紅娘》、《花木蘭》、《宇宙鋒》、《穆桂英掛帥》、《破洪州》、《五世請纓》、《七品芝麻官》、《打金枝》、《三哭殿》、《大祭樁》、《劉墉下南京》(即《劉公案》)、《五女拜壽》、《冥夢淚》、《大登殿》、《白蛇傳》、《程嬰救孤》、《清風亭》、(《玉簪記》又名《必正與妙常》)等。

創作改編的現代戲有《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人歡馬叫》、《小二黑結婚》、《羅漢錢》、《祥林嫂》、《五姑娘》、《紅色娘子軍》等。海峽兩岸豫劇界又創作出許多新作品,如《香魂女》、《焦裕祿》、《中國公主杜蘭朵》、《鍘刀下的紅梅》、《花嫁巫娘》、《秦少游與蘇小妹》、《武后與婉兒》、《龍宮奇緣》、《美人尖》、《田姐與莊周》、《斗笠縣令》、《龍門大佛》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