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马岛战争中,号称最先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怎么会被一发两百多公斤的飞鱼导弹击沉?

射程2200米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释,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被击沉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

为什么说必然被击沉?

一是麻痹大意。从一开始英国人就知道阿根廷拥有“飞鱼”导弹,而且也知道“飞鱼”导弹可能带来的麻烦,所以他们通过法国、美国卡断了对阿根廷军售这条路,但仅仅是这一手牌,完全对阿根廷可能拥有发射“飞鱼”导弹的能力不闻不问,这是典型的麻痹大意。

在战时对阿根廷战斗机可能采取的低空突破方式预估不足,特别是在对空雷达发现了疑似目标的情况下,并没有及时进行调查,简单的认为是电磁干扰所致,同时也没有采取任何反制措施,以至于导弹接近到目视距离才展开反制措施,焉能不被击中?二是自身问题严重。很多人说起谢菲尔德都觉得这是当时最先进的驱逐舰,采用了很多新技术,其中一项就是采用了铝合金,这种材料确实可以为军舰减重,关键在于谢菲尔德驱逐舰,不仅上层建筑采用铝合金材料建造,船体内部的部分壁层和框架也使用了铝合金材料,此举导致“谢菲尔德”号在马岛战争中被导弹击中后,上层建筑直接被点燃了。有此两点,焉能不沉?

为什么说偶然呢?

一是恰好出现在这个位置。其实很多战史都指出,当时的阿根廷使用“飞鱼”导弹是打算攻击英国航空母舰的,但由于阿根廷无法为导弹提供雷达指导,所以只是向目标可能出现的位置发射了两枚“飞鱼”反舰导弹,其实这时的“飞鱼”导弹就是“瞎子”,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等到导弹雷达开机时,作为外围防空舰的“谢菲尔德”号恰好出现在那个位置,于是...

二是损管不利。虽然这枚“飞鱼”直接命中了军舰,并在军舰的右舷吃水线以上约8英尺(2.4米)处,撕开了一个4英尺高,15英尺长的大洞,但没有命中主要位置,可是...它造成了水泵灭火的主管道破裂,好几个水泵被打坏,用英国人的话说,灭火行动“缺乏凝聚力”且“缺乏协调”,尽管艇员们设法应对烈火,但“不知道该舰的指挥部在哪里”,于是全舰官兵无法使火势得到控制,于是...

这场战斗虽然短暂却十分经典,它告诉我们,战争是不会和你讲道理的,任何试图被掩盖的错误,都只是在等待“被引爆”的机会而已。


新兵卫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严格意义上说,谢菲尔德号不是被炸沉的,而是被烧沉的。

有两枚飞鱼攻击谢菲尔德号,其中一枚遭受军舰自动干扰波发射器的影响,没有击中。但另一枚掠海高度很低,谢菲尔德号的雷达根本没有发现,直接命中谢菲尔德号的操作和探测中心,撕开4英尺高,15英尺长的大洞的大洞。

当时导弹燃料还有不少,于是连续穿透军舰2个舱室,陷入了军舰内部。8名厨师据信当场丧命。几秒钟内爆发火灾,全舰充满了浓烟。

但导弹弹头并没有爆炸,而是残余固态燃料引发了大火。

谢菲尔德号在设计之处,就轻视了防御能力,采用了大量铝合金材料。这种材料不怕爆炸,但最怕大火。

此时主机舱的被毁,导致军舰动力没了,损管系统瘫痪。

飞鱼引起的大火,引燃了控制中心大量的电缆,大火随着电缆蔓延到其他区域,在厨房里的食用油,机舱里的机油和润滑油也被点燃,,电缆燃烧产生的毒烟阻碍了灭火行动。30分钟之后,对军舰损管来说至关重要的电力中心和消防总管被毁,火势至此已经无法控制。

5小时后,舰长索尔特上校下令弃舰。

大家注意,这是5小时后,如果导弹爆炸的话军舰支持不了这么久。

这艘价值2亿美元的军舰,被

20万美元一枚的飞鱼导弹击沉。

其实,现代的军舰除了航母以外,抗毁伤能力是有限的。

现代战争不是二战,军舰不需要进行炮战,所以装甲厚度不需要太高。

同时,现代反舰导弹的威力大、速度快,被击中后即便是装甲军舰不会沉没,也难逃重创的危险。

预期增强军舰的防御力,还不如增强攻击力和电子干扰能力。


萨沙


我来回答 1982年阿根廷空军两架法制”超级军旗”发射两枚法制AM-39"飞鱼”导弹,一枚击中英军“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另一枚飞向“雅茅斯”号护卫舰脱靶。

击沉“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的导弹这么厉害,一发入魂,使英军当时最先进的驱逐舰沉入大西洋实力不俗,我们来看看飞鱼导弹和“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的性能。

AM-39"飞鱼”

法国于1970年设计定型"飞鱼”反舰导弹,内部代号为“AM-39”,是在法制MM38舰队舰导弹的基础上研发的。

"飞鱼”导弹全长4.7米,弹径0.34米,翼展1.1米,总重量为652千克,巡航速度0.9马赫,最大射程70公里。

"飞鱼”导弹采用惯性和主动雷达制导系统,挂载方式多样,可挂载战斗机,轰炸机,直升机,是一款当时先进的反舰导弹,除了法军装备以外还出口给多个国家,阿根廷就是其中之一,也为阿根廷空军挽回被英军击沉“拉诺贝拉格将军”号巡洋舰的颜面,也开创了反舰导弹击沉巡洋舰的先例。

超级军旗为躲避雷达搜索贴海面飞行,发射“飞鱼”反舰导弹击中“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谢菲尔德级”驱逐舰共有三艘,首舰就是“谢菲尔德”号,考文垂号,格拉斯哥号,

“谢菲尔德”号1975年服役,全舰长125米,宽14.3米,吃水深4.2米,满载排水量4100吨,采用4台燃气轮机,速度29节。“谢菲尔德级”驱逐舰全舰采用铝合金材料,英国人认为大炮巨舰的年代已经过去,不必要追求军舰厚重的装甲,导弹射程增加,提升速度,强化防空反潜的力量是今后驱逐舰发展的方向。“谢菲尔德”号耗资2亿美元,为两艘无敌级航母承担防空任务。

驾驶超级军旗的阿根廷飞行员也是艺高人胆大,关闭机载雷达贴着海浪飞行(飞机距海面只有30米),在距“谢菲尔德”号46公里处抬升飞机,打开机载雷达迅速锁定“谢菲尔德”号发射飞鱼,一枚击中。

一枚飞鱼击中作战指挥中心,穿过两个舱室到达厨房爆炸,当场炸死8名正在给舰上官兵准备餐食的厨师。可以看出“谢菲尔德”号是毫无防备,防空系统漏洞百出还怎么为航母护航。

有些文献说是飞鱼击中了弹药舱,但据最新英国披露出的档案看是飞鱼导弹穿透两个舱室,弹头并为爆炸,是导弹的剩余燃料引发了舱室的大火。由于舱室是铝合金材料,高温后容易变形,大火燃烧引燃了大量的电缆,顺着电缆引燃各个舱室,灭火损管系统失灵,最终“谢菲尔德”号燃烧5小时候后沉入大西洋,76名舰上官兵一同为它陪葬。

再先进的武器系统也是由人来操作的,“谢菲尔德”号在飞鱼导弹来袭时没做出任何的规避反制措施,战后舰长和一帮的作战指挥人员玩忽职守被英军解职起诉。

2亿美元一艘的军舰被20万美元的飞鱼击沉是“日不落帝国”日落西山的征兆。


川军雄起1937


关于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被飞鱼导弹击沉的事件是去年才刚刚被解谜的,本来这艘驱逐舰仅仅会被击伤而飞击沉。

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英军的整体表现实际上是不尽人意的。其中就包括了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上的官兵。在去年解密的文件中,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上有两名官兵玩忽职守。在阿根廷的超军旗战机发动攻击的时候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上的的防空官去喝咖啡了,而恰巧在这个时候他的助手也跑去上厕所。因此在这段时间内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的防空是一个空白。阿根廷军算是运气极好。

并且,发动攻击的超军旗战斗机在通过掠海飞行的时候已经突破了极限高度。当年法国设计超军旗战斗机的时候其最低掠海高度设置在80米,而且在法国训练飞行员(包括阿根廷当时驾驶战机的飞行员)的时候全部是以80米高度进行训练的。

但这次攻击中阿根廷飞行员咱先出了超人的胆识将战机飞到30米高度进行掠海,事后飞行员自述在飞行的时候担心自己打喷嚏,一个喷嚏都可能使飞机直接扎到海中。喷嚏的事情是外传。在飞行过程中英军舰队中另一艘格拉斯哥号发现了掠海而过的两架超军旗战斗机,在无线电中通知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但当防空官放下咖啡杯赶到作战室后他依旧不相信在攻击范围内有敌军飞机。

至此毫无防备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迎来了一枚飞鱼导弹,当时舰桥上的所有官兵全部吓呆,在最后一刻并未向全舰发送空袭警报。

最终飞鱼导弹在水线以上2.4米处命中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将军舰撕开了一个一米多高5米多长的裂口。导弹直接在军舰中部的厨房爆炸,导致在厨房中的8名厨师当场死亡。厨房上面的甲板是本舰的计算机控制室,在厨房引发火灾后第一时间计算机室浓烟滚滚,又有五名计算机控制官员被烧死烧伤。


在这个时间点上,舰长才刚刚接到导弹来袭的通知。同时由于这个裂口的位置很刁钻,在扎穿厨房的时候顺便将舰艇负责损管的主要水管道炸裂,全舰无法灭火。最终这位潜艇艇长出身的舰长不得不下令弃舰。这个出其不意的袭击给英军带来了20人死亡26人受伤一艘驱逐舰沉没的后果。而且这艘驱逐舰上带着的两枚核弹也被沉入了大海……


总体来说,飞鱼导弹让一艘英国驱逐舰一发入魄的战例中有太多的偶然性。

属于并不能复制的战例。

在1987年伊拉克的飞鱼导弹击中了美国的斯塔克号巡防舰,该舰与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体积大小基本相同,拥有4200吨的排水量,由于损管得当并未沉没。

同时飞鱼导弹为何能频频得手也在于当年大量飞鱼导弹被装备于北约军队,在北约的敌我识别数据库中飞鱼导弹一直被标记为“己方”。因此在对飞鱼导弹的探测上即便发现也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


至于题主所问的1-200公斤的导弹为何能击沉4000吨的船,这个问题问的不太好飞鱼导弹的整体重量是670公斤,战斗部重量是165公斤,150多公斤炸药只要炸的得当更大的船都能炸沉。在历史上飞鱼导弹在伊拉克封锁海面的过程中还击沉了更大的(应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巨人号邮轮——这是一艘825,344吨(82万5000吨)大的油轮!


看示意图,从上到下分别是:玛丽皇后二号邮轮(345m)、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342m)、兴登堡号飞船(245m)、大和号战舰(263m)、与海上巨人号邮轮(458m)图片中蓝色的那个五角形图案那是美国的五角大楼!


编外:后来这艘海上巨人号又被打捞上来修复了。


军武数据库


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飞鱼导弹共创造了两个战果,击沉驱逐舰谢菲尔德号和运输船大西洋运送者号,当然也有第三枚导弹击伤英国无敌号航母的说法,但证据不足就不做讨论。

平心而论,在马岛战争中,飞鱼导弹能创造单发导弹击沉军舰的战例,除了优异的导弹性能之外,也包含了太多的运气性,例如,击沉大西洋运送者号,对于上万吨的这艘运输船来说,区区一发导弹上百公斤的战斗部根本不足也置其于死地,可偏偏被击中的这艘大西洋运送者号是一艘运输船,上面存放了大量弹药和其他易燃军需物品(比如数千人的帐篷),造成运输船被击中后发生火灾和大爆炸,最终造成运输船沉没。



而击沉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也包含了太多的戏剧性,实际上,在攻击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的战斗中,飞鱼导弹只是击伤了谢菲尔德号,只是由于随后救火不力,加之拖拽过程中军舰出现倾覆,最终导致军舰沉没,而造成这起悲剧,也包含了这一过程中英国海军出现的太多失误。

1、一开始谢菲尔德号跟随其它军舰一同执行警戒任务,由于周边有其他船只,谢菲尔德号失去了戒备,甚至警戒雷达未开启,造成飞鱼导弹飞到眼前的时候,舰上的官兵才用肉眼看到有导弹飞来。



2、正因为完全没有准备,也造成全舰官兵没有应对被导弹击中的准备,随后被击中的谢菲尔德号燃起大火,在通信系统起火失灵,消防栓要受到重大损坏的情况下,舰上官兵一片混乱,甚至提前有人跳海逃生,无法及时组织救援,扑灭军舰上的大火。

3、由于那个时代的军舰设计,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上很多部位选用铝合金材料,虽然节省了重量,却无法应对火灾的燃烧,造成军舰起火燃烧后,军舰很多位置因燃烧而变形,造成军舰失去平衡,最终在拖拽的过程中翻沉。

在马岛战争的前半程,由于准备不足,英国皇家海军在飞鱼导弹面前吃的很大的亏,但在惨重的教训之下,英国海军也开始做足了弥补措施,在战争的后半段,英国海军开始在马岛周边逐渐登陆后,打光了空对舰飞鱼导弹的阿根廷军队,开始使用地对舰飞鱼导弹,虽然威力相当,但在有所准备的英国海军面前,飞鱼导弹的威力开始大大抵消。



例如后来被飞鱼导弹击中的格拉摩根号军舰,在之前多艘英国军舰遭到飞鱼导弹攻击后,为了避免火灾,包含格拉摩根号军舰在内的众多英国军舰开始清除军舰上的泡沫塑料一类的易燃物品,并加强地对空警戒,发现一旦有导弹来袭时,一面进行干扰,一面调转船头以舰尾对向来袭导弹,减小受弹面积,即便被导弹击中后,由于军舰上的多余易燃物品提前被清除,火灾规模受到大大降低,100多公斤的战斗部也不足以炸毁整艘军舰,飞鱼导弹的神奇性也开始降低。


辽宁资深球迷


有效的战术、英国特遣舰队的缺陷、再加上一点运气。

1982年5月4号,波涛汹涌的南大西洋马尔维纳斯岛附近,一架阿根廷海军航空兵的超级军旗攻击机向1艘英国42型驱逐舰谢菲尔德号发射了一枚飞鱼反舰导弹,成功将其击沉。

这是世界是首个空射反舰导弹战果,也是阿根廷方面在正常战争中为数不到的高光时刻。

首先我们先认识一下这次对抗中的两个主角。

42型驱逐舰是英国上个世纪70年代研制的一款驱逐舰,排水量超过4000吨,装备一座双联装“海标枪”发射器,具有较强的防空能力。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原本打算引进42型的“海标枪”防空系统加装到051型驱逐舰上,项目代号055(与现在的055不是一回事)。值得一提的是,阿根廷海军也从英国购买了42型驱逐舰,所以对该型舰的性能特点比较了解。

飞鱼反舰导弹由法国研制,空射型编号为MM39,上个世纪70年代完成研发。飞鱼反舰导弹算是第二代反舰导弹,亚音速突防,最大射程60公里左右。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超低空突防,突防高度可以降到5米,大大提高了突防成功率。飞鱼导弹有舰射、潜射、空射、陆基四个型号。但是,飞鱼导弹的重量并不是问题中所说的200公斤,而是超过600公斤,其中弹头就165公斤。

击沉谢菲尔德号使飞鱼导弹一战成名,成为国际军贸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明星。一枚20万美元的导弹击沉一艘2亿美元的驱逐舰,确实有理由让媒体大书特书,但是这次作战却是很多条件的综合,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条:

1、英国特混舰队有着非常明显的缺陷。

由于二战后英国国力衰退,尤其是工党政府大幅削减国防开支,1982年的英国海军已经不是那支令人生畏的无敌舰队。当时出征马岛的特混舰队以2艘2万吨级、以鹞式垂直起降战机为主力机种的小型航母作为核心。这2艘航母本来以反潜为主要任务,没有装备预警机,所以无法为舰队提供可靠的空情保障。几十架鹞式战机作战半径小、态势感知能力差,在整个马岛战争期间,英国特混舰队都没有获得战场的制空权,无法有效监控、拦截阿根廷方面的空中攻势,给阿根廷空中力量留下了大把的空档可以利用。

由于空情保障能力差,英国特混舰队不得不派出很多军舰前出,作为雷达哨舰,顶在前面为整个特混舰队开路、挡枪,谢菲尔德号被击沉时就是在执行这个倒霉任务。特混舰队在空情保障、制空权方面的缺陷是谢菲尔德号被飞鱼击沉的最大原因。

2、阿根廷方面的战术对头,飞行员艺高人胆大。

阿根廷方面虽然整体上实力不占上风,但是基本具备了完整的远程反舰作战能力。击沉谢菲尔德号是一次标准的体系化作战,首先由海王星侦察机获得了谢菲尔德号的方位数据传递给作战部队,然后阿根廷方面派出挂载飞鱼导弹的超级军旗攻击机,并由C-130提供空中加油。在海王星侦察机提供的目标信息支持下,超级军旗一路低空突防,在接近目标40公里时短暂跃升、打开火控雷达获得目标数据为飞鱼装订诸元,发射导弹后马上下降飞行高度脱离,整个作战过程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体现了阿根廷海军航空兵不俗的技战术能力。

3、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在电磁兼容性方面有缺陷,给了阿根廷可乘之机。

42型驱逐舰作为英国当时的主力舰,使用了大量的电子设备,但是在电磁兼容性方面有缺陷。根据英方解密,42型驱逐舰的卫星通讯天线与对空搜索雷达存在干扰现象,两者不能同时工作。这次事件发生时,恰好是谢菲尔德号与英国本土进行卫星通许,短暂关闭了对空搜索雷达,使得本间对阿根廷的超级军旗及其发射的导弹一无所知,最后是瞭望哨在1000米处发现了掠海来袭的飞鱼,提前4秒钟向全舰发出警报,真是“预警基本靠吼。”

4、必不可少的运气。

在战争中,运气有时候也很重要,飞鱼击沉谢菲尔德号也是如此。一来阿根廷方面发起反舰作战时恰好赶上谢舰进行卫星通讯关掉了对空警戒雷达,算是捡了大漏;二来这枚击中谢舰的飞鱼导弹在命中目标后战斗部并未起爆,但是侵入舰体的飞鱼导弹推进燃料引起谢舰大火,摧毁了谢舰的指挥控制中心、造成全舰断电,英国不得不弃舰,在拯救了几十个小时后,也无法挽救它的命运。

但是,运气这个玄之又玄的东西对双方都是平等的,这就是所谓的“人品守恒定律”。阿根廷在击沉谢舰时运气在它这一边,但是总归要还的。阿根廷在此后的反舰作战中多次出现命中英舰的炸弹因引信问题没有起爆的现象。说起来,战争之神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最后,笔者要说,战争不会靠一两件兵器就能改变结果,最终还是双方综合实力的对抗。有人提出过这样的假设,如果阿根廷方面有更多的飞鱼,能不能赢战争呢?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42型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被定位为区域防空驱逐舰,用于大编队中的贴身护卫,其装备的海标枪防空导弹针对的是苏联的轰炸机和攻击机以及重型反舰导弹等等大型目标,并不适合对付飞鱼之类的中小型导弹目标。



42型导弹驱逐舰为了控制成本节省预算,舰体设计过于紧凑,各种通信和火控雷达安装局促,容易相互干扰,当一部分系统工作的时候不得不关闭另一部分系统,以免发生电磁干扰,据称当飞鱼导弹来袭的时候谢菲尔德号为和伦敦通信而关闭了部分对空和对海搜索雷达,导致飞鱼有机可乘。

因为英国特混舰队没有固定翼预警机,只能让装备远程对海警戒雷达的42型导弹驱逐舰孤立的前出舰队前方,失去了友舰和防空战斗机的保护,成为一个易受攻击的孤立目标。增大被敌方攻击的威胁性。 42型防空导弹驱逐舰除了海标枪中远程防空导弹外的对空武器只有114毫米主炮和20毫米机关炮,近程对空能力明显不足,尤其是缺乏密集阵之类的反导弹近防系统。对低空突防的反舰导弹缺乏足够的毁伤手段。

同样由于控制成本考虑,42型导弹驱逐舰上层建筑大量采用熔点低的铝合金材料,遇火燃烧容易融化,为舰艇损管增加极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有鉴于此,在建的第三批42型导弹驱逐舰加长了舰体并将上层建筑换成重量稍重但熔点更高更坚固安全的钢质材料。并加装2座美制密集阵近防系统。聊以亡羊补牢。


李三万的三万里


先来说一下事情的经过,1982年一艘高大威猛的驱逐舰在马岛附近海域游弋,执行警戒封锁任务。这是英国谢菲尔德级驱逐舰的首舰,谢菲尔德号。在当年,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号称世界最先进驱逐舰,造价高达两亿美元,全身上下安装的无数现代化探测设备和武器设备,足以让它应对任何来袭的攻击。


然而就是这么一艘有着“闪光的谢菲”之称的现代化驱逐舰却被阿根廷超军旗攻击机发射的飞鱼导弹,一发入魂,送入海底,让当年那个号称日不落的强大帝国颜面扫地。哒哒哒觉得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之所以被击沉的原因有以下三点,且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的问题。战争,无论装备多先进始终是人的战争,如果人员素质跟不上,再好再先进的装备也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战斗力,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虽然满载现代化设备,但是其舰长却是一个怂包中的大怂包,他是潜艇艇长出身,虽然经过培训,但是并不专业,是个半罐子水的舰长。


由于出身潜艇,他对防空作战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再加上当时舰上的防空值班官玩忽职守,竟然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去喝咖啡,导致导弹来袭的时候,连附近的一艘英国军舰都发出了预警,谢菲尔德号依然一头雾水,然后被一枚飞鱼导弹直接命中。在被命中之后,在海上苦苦挣扎6天,最终沉入海底。


第二个原因是谢菲尔德号本身设计有问题。据说,谢菲尔德号被击中的时候正在利用卫星数据链向舰队传输数据。然后因为舰上电子设备存在着电磁不兼容现象(毛子的军舰天线林立,也存在着电磁不兼容的问题,但是毛子简单粗暴,直接将天线背对背安装就解决了。),影响信息传输,于是这个头铁的舰长竟然下令关闭值班雷达,一心传输数据。这一点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个舰长有多蠢,在单独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竟然敢关闭值班雷达,我也是服了。

第三个原因是阿根廷飞行员艺高人胆大。阿根廷装备的超军旗攻击机,还有飞鱼导弹,甚至是超低空突防的战术全部来自法国。当时袭击谢尔菲德号的两架超军旗攻击机飞行员是真的厉害,心理素质过人,飞行技术一流。


当时,按照法国人手把手教的超低空突防躲避雷达搜索的要求是要将飞行高低降低到80米以下。而这两个阿根廷飞行员决定赌一把,将飞行高度下降到30米,几乎可以说是贴着海浪飞行,随时有坠毁的危险。可就是这样的难度,胆大心细的阿根廷飞行员做到了,他们一直接近到离谢菲尔德号驱逐舰46公里的位置,然后突然跃升开启机载雷达,迅速锁定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将机腹下的两枚飞鱼导弹射了出去。

最终,两枚飞鱼导弹的其中一枚,躲过干扰,直接命中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的操作,探测中心,穿过两个舱室,到达厨房发生剧烈爆炸,掀开了一个直径达15英尺的巨大口子,并且引发大火。被打残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在海上挣扎了6天,沉入海底。


赤焰哒哒哒


其实谢菲尔德号被击沉有着多重因素,最终造成了在当时名噪一时的42型护卫舰名声不再,而飞鱼导弹反而凭借这个战绩打出了名声,走向了世界各地。

谢菲尔德号属于42型驱逐舰,1975年建成服役,该舰装备有当时先进的“海标枪”防空导弹系统,以及用于近程防卫的“密集阵”近防系统,而这样的防空能力面对航空兵力量比较薄弱的阿根廷显然是够用的。当时阿根廷总共只有5枚飞鱼反舰导弹,因此更多的是使用炸弹等武器攻击英军舰艇。

可是英国人没有解决舰艇通讯系统和防空探测系统之间的电磁兼容问题,两者一起工作很容易冲突而互相干扰,所以在通讯时必须关闭探测系统,而此时谢菲尔德号就像一个瞎子,无法及时探测敌情。

更关键的是,舰上人员也不相信阿根廷人敢于进攻这艘防空能力很强的护卫舰,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必要的瞭望工作也没到位,最后附近的友军发现了敌情并高速了谢菲尔德号,可是舰上人员没放在心上,可以说整舰都没有进入作战状态。

就这样,飞鱼导弹轻易命中了谢菲尔德号。但是一枚导弹不可能轻易击沉这样一艘护卫舰,当时的爆炸引发了火灾,可是舰上灭火系统失效,而该舰又大量采用了耐火性能不佳的铝合金材料,最后该舰火灾蔓延,损管等系统也已经瘫痪,已经无法抢救,只能放弃。


前沿阵地


据当时报道,阿根廷的阿军指挥部立刻命令3架“超级军旗”攻击机携带“飞鱼”导弹,由P-2“海王星”巡逻机引导,果断向目标出击。

在当时的英国,整个英国舰队都没有空中预警机,同时它也缺少低空舰载预警系统以及抗击超低空突袭的防御武器。英国的“海标枪”导弹可有效地对付中高空来袭的敌机,但对15米以下掠海飞行的目标却无能为力,而“飞鱼”导弹掠海飞行高度只有2~3米。这就造成了敌情不明,无法准确判断来袭导弹,因此被击落也是情理之中。

战争结束后,经过研讨发现其实当时只是个巧合,是正巧被阿根廷击沉。据说当时的英国的指挥官在和英国本土的总部进行报告,因为新号极差,就把警戒雷达给关了,而且当时的阿根廷都知道是个小国,没有几个像样的军舰和飞机,就是说英国不相信阿根廷能敢打,结果大意了。战争告诉我们要重视敌人不要低估对手,这方面的教训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