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在“冷門”領域堅守12年,看他獨家揭祕中國城市的構建智慧

十年磨劍無人識,一朝出鞘世人知。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王樹聲教授嘔心瀝血12年,整理編著而成的18卷《中國城市人居環境歷史圖典》,一出版便受到全國建築界和規劃界的關注,產生巨大反響,受到了兩院院士吳良鏞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張錦秋的高度評價!

在“冷門”領域堅守12年,看他獨家揭秘中國城市的構建智慧

植根三秦文化的成果

在王樹聲看來,城市作為一個國家文化的載體和重要標誌,不僅是休養生息之所,更承載著人們的理想、情感、藝術和價值觀念。中國人認為城市乃“上下人心所寄”之地,城市的規劃建設必須與自然相結合,因此“天造地設之巧,在人善於黠綴耳”就成了中國城市規劃結合自然環境的最基本方法。

“以古長安城為例,城市規劃是由秦嶺決定的,而不是由城牆裡面的建築決定的,山是大地的座標和信仰,以秦嶺為座標,就不可能望不見山。秦咸陽‘表南山之巔以為闕’,漢長安直對子午谷,隋唐長安洛陽皆循此模式。大都市如此,小城鎮亦然。”

王樹聲教授表示,中國人素有“家園”和“故鄉”的文化傳統,古代先賢們對城市規劃與生俱來就有一種‘吾土吾民’的文化情懷,一種承載著山川人物的文化基因。他再三強調,自己雖不生於陝西,卻早已將三秦大地當做自己的故鄉,正是陝西這塊文化熱土給了他智慧,讓他完成了中國在城市規劃上很多所謂的理論創新。“曾經,宇文愷所創建的隋唐長安城城市格局成了東亞地區爭相效仿的典範,而今天,同樣是西安,則給予了我完成《圖典》的衝動。”

在“冷門”領域堅守12年,看他獨家揭秘中國城市的構建智慧

十二年終成經典之作

1998年,王樹聲剛剛進入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系城市規劃專業開始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良鏞先生到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講學,他所講述的中國古代將城市建設同周邊山水環境作整體考慮的規劃及其現代意義對王樹聲產生了極大的觸動,也堅定了他挖掘和研究中國本土城市規劃優秀傳統,在現代城市規劃中運用和弘揚優秀傳統的研究方向。

循著自己的研究方向,2002年進入博士生研究階段的王樹聲將《黃河晉陝沿岸歷史城市人居環境營造研究》作為自己的論文題目,而這篇論文也在不經意間成了《圖典》的雛形和開端。

期間,許多人都勸他這個研究成不了名,更獲不了利,他的學生也一次次向他發問,對他所做的事情表示難以理解。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

就這樣,12年間,在這個鮮有人問津的領域,為了《中國城市人居環境歷史圖典》能夠完成,王樹聲帶著自己的學生們尋訪全國各地,收集古代縣誌,通讀研究了全國1400多個縣的縣誌。

2014年底,歷時12年的《中國城市人居環境歷史圖典》編著完成,內容涵蓋我國1400多個城市,採集歷史文獻3000餘部,蒐集與我國本土城市規劃有關的城市圖3500餘幅,整理研究城市規劃經驗3700餘條。全書借鑑古人“左圖右文”的傳統,從“圖”和“文”兩個方面全面展示了每座城市的規劃經驗和智慧。

在“冷門”領域堅守12年,看他獨家揭秘中國城市的構建智慧

重拾中國城市的規劃傳統

王樹聲教授認為,“現代城市的建設和山水傳統並不相悖,城市絕不僅僅是經濟的產物,因經濟而起的新建設理應與城市的山水風景秩序融為一體。”在他看來,我們如今的城市規劃要善於調和不同要素之間的關係,以形成超越矛盾要素的新秩序,猶如“四民異業而同道”,一切要素都應融於城市的“道”中。

“拋棄傳統,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王樹聲說,“未來中國的城市規劃體系,一定要融合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形成的優秀規劃傳統。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我們會重新擁有更多望得見山水、看得見鄉愁的城市。”

由於種種原因,中國城市規劃傳統的重視還不夠,對中國城市規劃傳統的理解還有些僵化。但王樹聲教授始終堅信,中國人和中國本土城市的規劃是有智慧的,只是暫時遺失了存放在秀麗山水與城市規劃之間的那顆心,我們需要做的只是重拾中國城市的山水傳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