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 民国“东北王”张作霖在东北10年里,老百姓到底过得怎么样?

“我父亲(张作霖)从不强占土地,所以老百姓不恨我们。有人会质疑,你们不强占土地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钱?那是因为我们家做生意,虽然在做生意过程中也依仗着权力,得到了好处,但是因为不抢土地,不破坏老百姓基本的生存权利,所以老百姓不恨我们!”这是张学良晚年回忆其父张作霖时所说的话语。

民国“东北王”张作霖在东北10年里,老百姓到底过得怎么样?

张作霖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富争议的人物了,他出身土匪,一生干了不少好事,也干了不少坏事。当年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到军阀割据的状态,大大小小的军阀,彼此之间为了争夺地盘和人口,展开混战,其中作为奉系军阀首领的张作霖,更是盘踞了东北三省。当时的美国主编鲍威尔曾采访过张作霖,回国之后,鲍威尔曾写了一本回忆录,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这位出身卑微的大元帅,所掌控的东北三省,一直都被日军虎视眈眈着,然而他无愧是一个爱国的中国人,没让日本人占到一点便宜。”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如此有民族气节的一个人,那么他在东北时期,老百姓究竟过得怎么样?真的像张学良说的那样吗?

民国“东北王”张作霖在东北10年里,老百姓到底过得怎么样?

1.注重教育,在东北设立大学

1918年12月1日,奉天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正式成立,在当时,奉天的师范学校已经免收学费,并且还有免费的三餐,并且伙食十分丰盛,早中晚膳食搭配的很好,在当时,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大学,是极其烧钱的,当时日本人就不想让国人建立东北大学,但是大帅说日本人越不让建,我们就越要建立,1923年4月26日,东北大学正式成立,张学良任校长,在北陵购置500亩地,建校舍,东北大学的基建费用即达奉洋600万元,1925年,新校舍建成,其规模宏大,功能齐全,在国内亦是首屈一指,而后,又在北陵附近拨官地200亩,拨款280万,办大学工厂,这时当时国内仅此一家,并且,还建有植物园地100亩。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都曾在该大学任教。

民国“东北王”张作霖在东北10年里,老百姓到底过得怎么样?

2.东北人口将比其他地区有上升

自1918年张作霖成为东三省巡阅使,控制东北以后,东北地区几乎就没有大规模的战乱,像1920 年的直皖战争、1922 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战争、1927 至1928 年的奉军对抗北伐军的战争等等,这些大战都是在关内打的,东北避免了战争的直接破坏,民众有了难得的稳定生活环境,因此人口大增,到1928年东北净增人口1065.8万人。

民国“东北王”张作霖在东北10年里,老百姓到底过得怎么样?

3.从不强占土地

张作霖出身贫寒,因此他很懂得民间的疾苦,也懂得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就是土地,他虽然不懂得搞土地改革,但是他却懂得不去强占百姓的土地,也能约束手下人不这么做,他不愿意看到农民因丧失土地而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这是多方面史料一致认可的。

民国“东北王”张作霖在东北10年里,老百姓到底过得怎么样?

张作霖生于东北,成长于东北,发迹于东北,在东北苦心经营谋略多年,对东北有着极深的感情,东北三省是张作霖的大本营,他对其地苦心经营多年,大力推动工业化,发现经济和教育,整个东三省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富裕的,只可惜,最后被日本人炸死之后,爱子张学良竟不顾家仇国恨不抵抗弃东北而去,他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东北在三个月内被日军全部占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