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12款接地氣五花肉菜品

1

炭烤上乘五花肉

12款接地氣五花肉菜品

這是在廣式燒臘風味的基礎上,又給烤肉添加了複合醬香和香麻風味。

取精五花肉治淨納盆,加叉燒醬、蒜蓉辣椒醬、薑片、蔥段、蒜片、常用香料、幹辣椒節、花椒、生抽和番茄醬等拌勻後,醃味12小時,等到取出來晾乾表面水分,再放烤箱裡烤半小時使其熟,取出來切成厚片裝盤,稍加點綴(或配拌味的滷豆筋絲)即成。

2

土家蒸花肉

12款接地氣五花肉菜品

土法:此菜選用有機五花肉作主料,先醃後蒸,成菜肥而不膩,色澤紅潤,鹹鮮適口,是一道很下飯的菜品。

原料:五花肉500克,蔬菜料(尖椒10克,圓蔥、香菜各50克,胡蘿蔔200克,香芹100克)。

調料:鹽、香蔥各5克,自制調汁30克。

製作:

1.有機五花肉用冷水泡去血水;蔬菜料用榨汁機榨成汁,加入鹽調勻,下入五花肉拌勻醃製8小時,上蒸籠蒸45分鐘取出,用牙籤在帶皮的一面上扎一下,用重物擠壓出肉裡的油汁。

2.待肉塊自然放涼,切成長5×3×0.5釐米的片,碼入盤子裡,淋入自制調汁,再蒸20分鐘取出,撒上香蔥即可。

自制調汁:雞精5克,東古一品鮮6克,蒸魚豉油8克,海鮮醬、排骨醬各4克混合,攪拌均勻即可。

3

香煎五花肉

12款接地氣五花肉菜品

材料

五花肉250克、鹽3克、醬油少許、姜3克、蒜3瓣、蠔油、香油3毫升、洋蔥、白糖、蜂蜜、胡椒粉2克、芝麻5克、雪梨1個

做法

1. 五花肉洗淨,去皮後切薄片。

2. 雪梨榨汁,瀝過殘渣後取汁,加姜、蒜、洋蔥末、醬油、蠔油、白糖、蜂蜜、胡椒粉、鹽、香油調成醃料。

3. 把切好的五花肉放進去醃漬4小時以上,或隔夜。

4. 將平底鍋燒熱,把醃好的肉片平攤在鍋中小火慢煎,兩面都煎至變色後,刷上少許醃料,煎至兩面微微焦黃即可。

4

梅乾菜五花肉

12款接地氣五花肉菜品

材料

梅乾菜1碗、五花肉1塊、料酒、白糖

做法

1. 五花肉切2-2.5cm見方的塊,冷水入鍋,倒入適量料酒,大火燒開,煮幾分鐘去除血沫;梅乾菜沖洗乾淨,用清水浸泡出多餘的鹹味。

2. 焯好的五花肉撈出,放入電高壓鍋,加開水,約20分鐘軟而不爛即可。

3. 鍋中放少量油,炒糖色,放入五花肉翻炒,加少量老抽上色,放入浸泡好並擠幹水分的梅乾菜。

4. 加入壓五花肉的肉湯,基本和肉齊平,大火燒開,轉小火加蓋燉煮20-30分鐘。

5

鮮參黃鱔燒肉

12款接地氣五花肉菜品

製法:

1.把宰殺治淨的鱔魚,分別在背部剞花刀,改刀成段後,在沸水鍋裡氽一水,撈出待用。

2.淨鍋放油燒熱,先下蔥段、薑片、大蒜和洋蔥頭炒香,在放入鱔段煸炒一陣後,加放鹽、料酒、蠔油、白糖、老抽、雞粉和鮮湯,燒開後倒入已經燒好的五花肉,另把鮮人參片也加進去,煨至入味後略勾薄芡,離火。

3.把洋蔥條和土芹菜段在油鍋裡熗炒出香後,盛入砂煲墊底,然後舀入煨好的鮮參黃鱔五花肉,撒些香菜段便好。

說明:此菜的湯汁宜寬,出鍋前勾芡也不能太稠。

6

洪湖藕蒸五花肉

12款接地氣五花肉菜品

原料:洪湖藕400克豬五花肉300 克蒸肉米粉80克海鮮醬、南乳醬、薑末、蔥花、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

1.把洪湖藕削皮並切成0.5釐米厚的片。另把豬五花肉切成0.3 釐米厚的片,納盆加海鮮醬、南乳醬、薑末、鹽和味精拌勻後,再加蒸肉米粉拌勻待用。

2.把藕片與豬五花肉片間隔地擺在墊有荷葉的木盒當中,入籠蒸至肉片軟熟後,取出撒上蔥花即成。

7

五花肉炒白菜

12款接地氣五花肉菜品

製法:

1.把帶皮的豬五花肉切成片,另把大白菜切成塊。

2.淨鍋放油燒熱,先下豬五花肉片煸至吐油,再加薑末、蒜末和自制的糟辣椒炒香,在放入大白菜塊以後,加鹽炒熟裝盤,撒些蔥花便成菜。

8

清燉粉蒸肉

12款接地氣五花肉菜品

粉蒸肉也能清燉,這可能嗎?潘大師就將這種奇思妙想,以令人不可思議的方式呈現,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他借鑑豬肚雞的手法,將粉蒸肉塞入豬小肚再包入豬大肚,上桌後由服務員切開豬肚,使粉蒸肉慢慢顯露真容。食客除了能嚐到改良版粉蒸肉,還能品到豬肚條和鮮香的豬肚湯,一菜三吃,別有趣味。

走菜流程:

1、燉好的豬肚放在砂煲中,上桌後開蓋,向客人展示豬肚和濃湯。

2、服務員用刀叉切開豬肚。

3、露出粉蒸肉,將其倒扣入盤中,把豬大肚、小肚送回廚房改刀成條,再拿回餐桌倒進砂煲中即可請食客品嚐。

9

醪糟紅燒肉

12款接地氣五花肉菜品

這是舊時成都多子巷劉湘公館裡宴客的一道名菜,潘大師在原有基礎上又進行了改良,肉塊汁水豐盈,帶有淡淡酒香,入口絲毫不膩,而用手輕輕推一下盤子,肉塊便會像涼粉一樣有節奏地抖動。

製作流程:

1、五花肉經過燎皮、除腥兩步後,放入墊在鍋底的骨架上,澆上煮好的紅燒汁煨熟。

2、燒好的肉塊先湯蒸後幹蒸。

3、醪糟瀝去米粒,放入鍋中。

4、提前預製的素清湯。

5、醪糟汁加糖色、素清湯、鹽燒沸,勾芡、淋油,澆在肉塊上即可走菜。

6、製作位上版的紅燒肉時,醪糟帶米入鍋,成菜分裝入小盞,擺進茶盤上桌。

10

醬豆豉回鍋肉

12款接地氣五花肉菜品

原料:熟帶皮三線五花肉300克,蒜苗段15克,幹辣椒15克,熟餈粑辣椒25克,醬豆豉50克,薑片5克,蒜片5克,鹽1克,味精2克,白糖2克,醬油5克,陳醋2克,紅油適量。

製法:

將五花肉切直刀薄片,入六成熱油爆炒至呈燈盞窩狀,瀝油待用;

將幹辣椒切成筒筒狀,入油炒至呈棕黑色,加薑片、蒜片略炒,下熟餈粑辣椒、醬豆豉炒至出香味,下炒好的五花肉片,加鹽、味精、白糖、醬油、陳醋調味,入蒜苗段炒勻,淋少許紅油,起鍋裝盤即可。

點評:豆豉種類繁多,以水豆豉、醬豆豉居多。醬豆豉是在水豆豉的基礎上加幹辣椒、花椒等適當晾乾,裝壇後保存。其香辣突出,醬香豉味濃郁,口感軟和,回味無窮。醬豆與回鍋五花肉炒制,融合肉香、油香,香飄甚遠,“一家炒醬豆,鄰居嘴巴饞”。

11

羌寨一品扣香碗

12款接地氣五花肉菜品

原料:豬五花肉400克豬後腿肉350克水發海帶絲100克水發野菌180 克大白菜200 克雞蛋5 個紅苕澱粉200 克薑片、蔥節、鹽、花椒麵、味精、鮮湯、菜油各適量

製法:

1.把豬五花肉切成10釐米長、5釐米寬的片,納盆加雞蛋(2個)、鹽和少許花椒麵拌勻後,再加入紅苕澱粉150克抓勻,等到逐片入燒至七成熱的油鍋炸至色金黃時,撈出來待用。另將豬後腿肉剁成肉泥,加入雞蛋1個、紅苕澱粉50克和少許的鹽,攪成肉糝待用。

2.將剩餘的雞蛋磕碗裡攪散後,入油鍋攤成蛋皮,修切成方形片再分別包入肉糝,製成5個長條形的肉丸,再將剩下的肉糝製成5個不包蛋皮的“尖刀丸子”,待分別入油鍋炸至色金黃時,撈出瀝油。

3.把白菜切成小塊,放入加有鹽的沸水鍋煮熟後,撈出來放入大碗,再依次擺入水發海帶絲、水發野菌、炸好的五花肉片和兩種肉丸子,另外放上薑片、蔥結並灌入適量調好味的鮮湯。

待入蒸籠蒸80分鐘後,取出來揀去薑片和蔥結,另外撒少許的蔥花成菜。

12

熗糟五花肉

12款接地氣五花肉菜品

豬五花肉在沸水鍋裡煮至五分熟便撈出,晾冷後切成厚片待用。另把光餅烤熟後,每個都從中間剖開一條口子(不分開)。

鍋裡放一點色拉油燒熱,先投入姜米炒幾下,再把紅糟和五花肉片一起下鍋煸炒,其間加入料酒、五香粉、蝦油和白糖,摻鮮湯燒開後,轉小火煨至豬肉軟熟且湯汁濃稠,調一點味精便可出鍋。

把煨好的五花肉夾入光餅當中,裝盤便可上桌。此菜又名“光餅糟肉”。光餅是福州的傳統名點,古時候是書生趕考時攜帶的乾糧,福州人每年清明節掃墓時,也都是把此餅作為一種供品。據說,這餅還是當年戚繼光行軍殺倭寇的乾糧。

光餅的“光”,既是指餅形、色澤等表面特徵,也暗指這種餅源自光州,同時也有緬懷戚將軍之意。現在福州人制作光餅時,都已習慣往餅坯表面撒芝麻以增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