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巨头不可战胜吗?百事可乐做对一件事,让可口可乐丢失20%的市场

巨头不可战胜吗?百事可乐做对一件事,让可口可乐丢失20%的市场

前几年创业大潮兴起的时候,很多创业者都会被投资人问到一个问题,那就是:

如果你做的项目,巨头们也要做,你该如何与之竞争呢?

这的确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任何一家新兴公司,想要进入一个行业,就必定绕不开这个行业里的巨头。

过去,我认为应该从巨头们弱势的领域里出发,争取短时间内迅速的得到资源倾斜,趁着大公司还没出手,就先站稳脚跟。可是这样的做法简直太难了,一来是这个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透明,还哪有什么巨头看不到的弱势领域呢?看看“BAT”的投资树状图,还有什么领域是他们没涉足的吗?

何况我即便是找到了这样一个领域,一旦巨头们也盯上了,那么他们必定也会调集全部资源,把我围剿干翻,这就又变成了“胖子的游戏”。

那要是在巨头强势的地方与其硬刚呢?好像更不行,巨头的强势并不是随手捡来的,那也是人家在长年累月的市场竞争中收获的,核心优势绝对不会是我们表面看到的那样简单。

就说这些年,想挑战微信霸主地位的APP诞生多少,不管起初有多少高招,但最后几乎都是铩羽而归。

那如此说来,巨头们一旦崛起,就会永远成为不可撼动的存在吗?

当然不是,虽然在市场环境没有发生改变、并且技术没有出现革命性迭代的情况下,大公司的地位的确难以撼动,但是我最近看到的这则案例,着实有点惊人,它几乎是硬生生的在巨头的市场里,撕开了一道口子,给自己建立了容身之处。

巨头不可战胜吗?百事可乐做对一件事,让可口可乐丢失20%的市场

这就是持续了一个世纪之久的“神仙打架”——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前者创办于1886年,后者诞生于1898年,直到今天,这场“红蓝大战”仍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百事可乐撕开的第一个口子,是在1939的时候。

在20世纪30年代,可口可乐在饮料市场一家独大,几十年的时间里,都没有一个像样的对手出现,当时势头正盛的可口可乐,凭借自己设计的独一无二的“流线型”瓶身,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有点像曼妙女性身材的弧形瓶,在市场中建立了出色的辨识度。

更惊人的是,当时是1939年,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可口可乐在当年的市场上投放了上百亿只玻璃瓶,广告投放更是达到了1500万美元,这个数字即便是放在今天,对于很多中型企业而言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可是我们再来看百事可乐做了什么,它推出了一个大瓶装的产品,与可口可乐相比,这个瓶子的容量多了一倍,但是价格却和可口可乐一样,就这么简单。

你可能会想,原来是打价格战啊,也没什么了不起嘛!

巨头不可战胜吗?百事可乐做对一件事,让可口可乐丢失20%的市场

实际上还真不是,记得我刚刚提到了可口可乐的瓶身吗?百事可乐针对的,就是这个瓶子的设计。

首先我使用了一个比你大一倍的瓶子,里面的饮料也多了一倍,但是价格却和你可口可乐一样,很多喜欢喝可乐饮料的消费者一定会觉得我更划算,这时候你可口可乐该怎么对付我呢?

如果可口可乐对此置之不理,那么百事可乐真的容易凭借价格优势,一举杀入市场;可是想要对付百事可乐,自己也出一个这样的瓶子,显然更不现实,因为当时可口可乐已经为这个瓶子建立起了全球的供应链,就算是下了决心要生产这样的瓶子,那也不是你一个人说的算啊。

磨具需要重新开吧,供应商要再找吧,从生产到运输的条件需要改进吧,市场营销策略也要重新制定吧,就算这些都做到了,又需要多久的时间呢?这时候百事可乐会成长为什么样的怪兽,那可就没人知道了。

仅仅凭借这一招,百事可乐在当年就生生的把可口可乐逼入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而且,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让百事可乐在当年豪取20%的市场份额。

巨头不可战胜吗?百事可乐做对一件事,让可口可乐丢失20%的市场

想理解这个现象,我们绝对不能把两家公司的竞争,看成是价格战那么简单,假设当年的可口可乐决定降价,把市场上的价格做到比百事可乐还低,那么影响的将是整个供应链的水平,以及分销商的利润,甚至自己拿到的利润可能会更低,即便是赢了百事,那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啊。

况且,同样的产品,如果你的价格因为竞争对手的出现而降低,可能你会凭借资本的力量,把对手活活耗死,但是喜欢你这个品牌的消费者会怎么想?他们一定会觉得你就是便宜货,然后永远的离开你,把你压在消费鄙视链的最底部,那样品牌可就彻底没法翻身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就会发现,巨头的软肋,既不是它的优势,也不是它的弱势,而是它在建成今天这样庞大身躯的过程中,必定有一些东西是难以改变的,这还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做“迁移成本”,我们常说的“船大难调头”就是这个道理。

迁移成本通常表现为三个特征:

I. 因为改变成本巨大,所以很难做出改变;

II. 一旦改变,原来建立的优势就会失去,损失会巨大;

III. 改变流程非常慢,需要很久的时间;

对于可口可乐而言,这个瓶身就是它最大的迁移成本,百事可乐正是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成功的狙击了如日中天的可口可乐。

可以看出,即便是巨头,一旦存在迁移成本的问题,就会给小公司崛起机会,比如中国现在的白酒市场,江小白就是一个异军突起的存在,除了自身非常成功的品类创新,还有一点就是正中了巨头企业迁移成本的下怀。

因为像茅台和五粮液那样的大型企业,是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的,它们服务的人群可不是喜欢流行文化的年轻人,所以,这些巨头们既不肯放弃现有的优势,同时也没有办法阻挠江小白的成长。

巨头不可战胜吗?百事可乐做对一件事,让可口可乐丢失20%的市场

明白了这一点,是不是瞬间觉得自己有也有能力跟巨头们博一博了呢?

还真别盲目乐观,百事可乐的成功发生在100多年前,在如今的网络时代,资源的流速实在是太快了,今天可以流向你这里,明天就可以流向别人那里,迁移成本正在变得越来越小,很多互联网企业能够始终站在行业的顶尖位置,就是深刻明白这个道理。

那这样看来,巨头的位置就永远没人能够挑战了吗?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也许要等下一次的产业格局变化,也许某一天新兴技术突然爆发,肯定会有人冲出来挑战巨头、战胜巨头,但至少我们此刻明白的一点是:

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企业,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建立起来的优势,是确定在一个不可迁移、或者是迁移成本非常高的基础上,那么这个优势,可能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大。

巨头不可战胜吗?百事可乐做对一件事,让可口可乐丢失20%的市场

参考资料:《巨无霸的软肋在哪里?》、《可口可乐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