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產業集群,路在何方?

中國紗線網,天天有分享,歡迎收看《老王漫談》。

產業集群,路在何方?

▲《老王漫談》第88期

編者按:中國紗線網十幾年以來面向中小企業廣泛開展了技術諮詢、診斷、培訓 、撮合、展覽、會議等全方位的服務,多次走進各大產業集群,與200多家企業有過不同程度的合作交流,對國內紡織產業集群的發展和現狀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以下是老王以及我們的專家團隊形成的一些觀點和看法,供行業領導與同仁參考。

產業集群這個概念最早是西方經濟學家提出來的。產業集群的現象 ,在世界各地也普遍存在。但是似乎只有在中國,產業集群才會大量快速地形成集聚效應!

產業集群,路在何方?

尤其是在紡織領域,集群所帶動的規模大約三分天下佔其一。現在已經形成氣候的幾個紡紗產業集群,如沛縣、鄆城、高密、夏津、響水、太康、新野等都達到了在一個縣域範圍內200~300萬紗錠的集聚規模。福建長樂僅在本地形成的產能超過了700萬紗錠。而山東鄒平集群更有像魏橋紡織這樣的企業脫穎而出成為超大規模的巨型企業。

這一獨特現象與中國的體制與文化有極大的關係。精英企業家的內在作用固然是根本性的,但政府行為是其中極為重要的推手。90年代以後全國各地紛紛興辦紡織產業,幾乎達到一縣一廠的程度,這是當前產業集群形成的重要基礎,之後各種政策鼓勵、行政發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統計,全國與棉紡相關的產業集群達到27個,最為集中的地區是山東、江蘇、河南。另外,福建、浙江、陝西、江西、湖北等省都有分佈。

產業集群,路在何方?

中國的產業集群,大多數是一大批中小企業,在同一個地方以同一種方式生產同一種產品。當年曾經有經濟學家調侃, 這種中國式的產業集群模式是王小二開店,是低水平簡單模仿和重複。

但是,改革開放初期,在技術人才金融交通信用等各方面環境都比較惡劣的背景下,這種模式的興起是有其內在原因的:

1學習對象近在咫尺,複製成本低

2形成集聚以後,原料供應、產品銷售以及物資配送、物流倉儲各方面的服務成本都大幅降低。

3扎堆以後的抗干擾、抗風險能力增強。

可以這麼說,當年的產業集群是在極其落後的生產關係條件下發展起來的生產力模式。

但是,今天的中國,情況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產業集群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危機已經出現,如果不能儘快轉型和升級,未來的形勢將會十分嚴峻!

問題突出表現在幾個方面:

1生產規模太小。受到各種資源條件的約束,目前國內多數產業集群內,相當比例的紡紗企業規模在2萬錠以下。即使在30年前這也是一個不經濟的規模,何況現在要面對的是那些具有數百萬紗錠規模的超大型企業。小企業在管理成本、 政策享受、資源利用各方面都處於不利地位,除非在品種與技術上有獨到之處,否則生存的空間會越來越小。

2企業管理粗放。由於當年進入的門檻很低,起點不高,加上人才缺乏,多數投資者對行業與形勢的理解也比較膚淺,形勢困難的時候舉步維艱,形勢稍稍有一點好轉就小富即安,很少有像魏橋張士平、新華源陳宗立、福建金綸鄭寶佑這樣的企業家擁有的戰略眼光和管理才能,大多數企業一直在低水平徘徊。目前為止,這些企業無論是在消耗水平、質量水平 、用工水平和生產效率、安全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大量問題。

3創新能力極弱。絕大多數的企業只有生產單一品種的能力,沒有研發和創新的條件。

4裝備設施落後。購買二手設備是當年這些企業起家的主要方式,加上缺乏良好的維護和管理,經過多年的運轉,大量的中小企業目前的設備狀態是混亂而低下的。

5專業人才奇缺。由於規模太小, 盈利能力不強 ,生產環境不佳,多數中小企業很難吸引高水平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即使用高薪聘請,因為難以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也難以讓人才長期穩定的留守。

轉型升級已經成為產業集群迫在眉睫的任務!

轉型的方向也比較清晰,無非是這麼幾個方面,一是企業重組完成規模擴張;二是加大投入實現技術進步;三是引進人才提升管理水平;四是資源共享實現抱團發展。

產業集群,路在何方?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實現?

老王及其團隊認為,以下三個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一政府引導與扶持。中國的產業集群大多數本身就是在政府引導下產生的。升級轉型當然更需要政府作為重要推手。那種認為讓企業完全自主發展 可以實現升級轉型的想法,是不符合當前的國情的,只會造成更加粗放的發展。產業集群發展成功與否 ?政府的作用非常關鍵。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認為,中國經濟之所以高速發展的真正奧秘在於以縣域經濟為單元開展地方之間的競爭,老王深以為然。當然我們並不是說要讓政府來大包大攬重回計劃經濟的模式,而是需要政府創造更好的經營環境,為企業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

二引進和建設公共服務平臺。行業協會以及圍繞技術、管理 、創新 、營銷 、人才等領域開展服務的第三方平臺,對於產業集群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利用協會組織和平臺的作用 ,提供培訓、 諮詢 、診斷 、人才、撮合 、採購、宣傳、區域品牌建設等公共服務產品,是目前中小企業所急需的。

三廣泛利用全社會資源。產業規模集聚的一個主要效應是,會吸引上下游配套產業的資源流入。福建長樂產業集群的成功經驗顯示,大型纖維企業和紡機器材供應商對該區域產業集群的發展起到了相當重要的支撐作用。

產業集群,路在何方?

如何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也是政府與當地協會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

產業集群在新的形勢下如何實現轉型升級,是一個亟待深入研究探討的話題。中國紗線網呼籲全行業高度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