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成吉思汗的古墓究竟被埋在了哪裡?真的沒有人知道嗎?


蒙古帝王實行密葬,不允許用文字記載墓地,也不用實物、土堆標記墓穴,因此成吉思汗死後埋在哪裡始終是個謎。數百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包括蒙古、美、英、法、日等國的考古學家多次攜帶現代探測儀器勘察,仍然沒有找到。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公認是他的衣冠冢。那麼,成吉思汗埋在哪裡,真的就無從下手了嗎?從蒙古族喪葬習俗方面去推測,或許能找到線索。

一、喪葬風俗決定成吉思汗埋在六盤山

據《蒙古風俗志》記載,蒙古人葬法有風葬、石葬、樹葬、水葬、土葬(深葬是土葬的一種,蒙古王公貴族多用此葬法)、火葬、野葬等多種形式。風葬、石葬、樹葬是最古老的葬法,公元九世紀以前使用,到成吉思汗時代早已棄用,僅極個別蒙古小部落仍然保留石葬傳統。臨水而居的蒙古部落有水葬傳統,但不普遍。火葬和野葬是蒙古族皈依藏傳佛教後才有的,窮苦人一般野葬,高級喇嘛多用火葬。

藏傳佛教在成吉思汗死後20年才傳入蒙古,忽必烈是第一個皈依藏傳佛教的蒙古皇帝,明朝時蒙古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因為大力推廣藏傳佛教,死後採用了火葬。如此說來,成吉思汗死後只能採用土葬,而且是蒙古王公貴族慣用的深葬。蒙古族葬法雖多,但只有深葬才有大量陪葬品。成吉思汗一生征戰消滅不少國家,搶掠的奇珍異寶不計其數,他自然希望死後帶入天堂享用,採用深葬也就順理成章了

深葬墓穴雖然深達九尺,但仍然屬於土葬。蒙古人土葬時,需要在選定地址挖坑,坑口必須朝著太陽昇起的方向。東、西蒙古土葬停靈時間有區別,西蒙古一般三至七天出殯,東蒙古則當天出殯,停靈時間不超過一個時辰(即2小時),人死時點一炷香,燃盡後再點一炷,第二柱香燃盡即出殯。成吉思汗是東部蒙古人,遵循東蒙古土葬風俗,很可能當天已入土

二、成吉思汗死亡時間決定埋在六盤山

公元1227年5月,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時因天氣炎熱,在六盤山避暑。西夏都城中興府被蒙古兵圍困半年之久,早已糧盡援絕,6月西夏發生強烈地震,導致瘟疫流行,內外交困的西夏只得投降並獻出王妃,7月成吉思汗即病死於六盤山。

關於成吉思汗的死因,有多種說法:一是《蒙古秘史》記載因多年征戰、積勞成疾而病死,二是出使蒙古的羅馬教廷使者普蘭諾·加賓尼自傳記載被雷擊身亡。三是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傳記記載因攻城中箭而死,四是被西夏王妃報復致死

第四種說法源自《蒙古源流》的記載,經常被獵奇、獵豔者提及,說的是:西夏投降時被迫把王妃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獻給成吉思汗,這可是個大美人,成吉思汗一見她就慾火焚身,當晚就對她霸王硬上弓,沒想到古爾伯勒津郭斡是個烈女子,趁機咬掉了成吉思汗的命根子,然後自殺了。成吉思汗已經是60多歲的老人,豈能忍受如此劇痛?不久他就疼死了。

關於成吉思汗的墓穴,也有四種說法:一是位於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南、克魯倫河以北某處,依據是史書記載成吉思汗生前曾經站在肯特山(漢朝稱狼居胥山)上,對隨從說過:“我死後就葬在這裡”。二是位於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山,依據是《馬可波羅遊記》記載:“在把君主的靈柩運往阿勒泰山的途中,護送人將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為殉葬者”。三是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內,因為成吉思汗陵墓在這裡。四是位於寧夏境內的六盤山,因為當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屍體很容易腐爛,最遲三天內必須安葬。

無論成吉思汗死於哪種原因,他死於六盤山都是鐵的事實。當時的交通條件以戰馬速度最快,戰馬日行200公里已是極限,從甘肅六盤山到蒙古國肯特山或新疆阿勒泰山,直線距離都在1500公里以上,戰馬最少要8天才能到,這麼熱的天,屍體早都腐爛了。離得最近的內蒙古鄂爾多斯也相距900多公里,戰馬5天才能到,屍體仍存不住。從實際出發,成吉思汗墓穴最有可能在六盤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