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遍地恐龍的場景看過嗎—>看這裡

我們經常看到海洋(水生)生物化石有大規模的集群保存的現象,比如三葉蟲,筆石,海百合,腕足動物等海洋生物,脊椎動物中,魚類也具有集群保存的狀況——在一個岩層中會有大量的生物埋藏到一起,保存為化石,可謂壯觀。

陸生脊椎動物大規模埋藏的卻很少見。

1934年,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NH)的古生物學家Barnum Brown帶隊在美國懷俄明州北部(Howe Quarry)距今1.5億年的中侏羅世地層中進行恐龍化石發掘。起初團隊發現的是兩個植食性恐龍的骨架,隨著技術人員不斷清理化石所在層面,後續發現大約3000-4000件恐龍骨骼。現在這批標本仍然還有詳細研究,具體的恐龍種類,動物群面貌,埋藏學研究都沒有開展,其中的很多奧秘還沒有被揭露。

遍地恐龍的場景看過嗎—>看這裡

另一個陸生脊椎動物集群保存的例子,是中國新疆哈密翼龍生物群——數百件3D翼龍蛋、胚胎和骨骼三位一體保存的化石,可能是突發性的湖泊風暴事件導致翼龍集群死亡並快速埋藏所致。

遍地恐龍的場景看過嗎—>看這裡

哈密翼龍生態復原圖(趙闖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