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按宗族的规矩:大哥还是大哥

按宗族的规矩:大哥还是大哥

曾国藩去世后,他的得意门生李鸿章奉送一副挽联曰:“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这挽联流传甚广,上联写自己和老师的关系,下联称颂老师的功业,颇为贴切。不过,他自我标明是“门生长”,即曾国藩众多门生和幕僚中的第一人,未免让人议论。因为他的哥哥李瀚章入曾国藩的幕府更早,排座次怎么能屈居弟弟之下呢?

无论从地位、事功,还是对老师事业的继承与光大,李鸿章确实是曾文正公众多门生和幕僚中的第一人。按官场的规矩来论,李鸿章说自己是“门生长”,不算托大。官场就是按职位排座次的。1882年,李瀚章、李鸿章的母亲李太夫人以八十三岁高寿殁于湖北武昌衙署,皇帝下谕旨曰:

“内阁奉上谕: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李瀚章之母,秉性淑慎,教子义方,今以疾终,深堪轸恻,朝廷优礼大臣,推恩贤母,灵柩回籍时,著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到籍后,赐祭一坛,以昭恩眷。钦此!”(《文安公之配李太夫人饰终谕旨》 转引自《李鸿章家族》 宋路霞 著 重庆出版社 )

可见在皇帝的圣旨中,也是把老二李鸿章排在老大李瀚章的前面,这是朝廷的规矩。

而在宗族中,排座次则和朝廷按级别高低的排序法不一样,而是严格按长幼尊卑。近日,吾友李超平赐我一篇他从《合肥李氏宗谱》中抄录的《合肥李氏家乘序》,为曾国藩所撰,未收录于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全集》。文章不长,兹录如下:

古者虞姚、夏姒、殷子、周姬,百世不通昏媾。小史奠系世,序昭穆,实掌其事。战国分争,封建之典废,氏族之学紊焉。汉晋迭兴,诸牒始盛。六朝迄唐,尤尚门第,士或投牒就试。唐初奉敕第甲乙,勒成书,欧阳修赖以成《宰相世系表》。然而,颜师古犹有近代谱牒妄将讬附之讥。五季而后,私谱攀系,至污其祖,洵乎实事求是之难也。

合肥李氏本姓许,先世迁自江右。始迁之祖曰福三公,传十世,慎所公遵其父银溪许公命,为心庄李氏嗣,遂世为李氏。至于今浙江巡抚筱荃中丞,八世矣。惧源流之昧也,与子孙之繁而罔纪也,为谱以鸠之。奉慎所公为李氏一世祖,而以许氏始迁祖福三公至银溪公九世,冠于谱端。许与李百世不通昏媾,犹《周礼》小史义也。不标远胄,杜讬附也。

筱荃尊人玉荃公,与余同登戊戌钮福保榜为进士,有子六,筱荃其冢嗣也。曩以拔萃生一试成均,余忝一日之长。筱荃弟少荃,今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又与余同官诸季。当粤寇炽时,麟腾凤翥,各以功名显。合肥自圣清御宇,历二百余年,称大族者,莫李氏比,当代以为荣。筱荃兢兢业业,举葛庇其根,葵卫其足。聚族人而诰之,持盈保泰,唯筱荃尤贤韦平,事业鼎鼎未艾。然则是谱也,谓即他日宰相世系表也。可视五季私谱逷乎远矣。

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直隶等处长芦盐课河道、提督军务紫荆密云等关隘、管巡抚事务、世袭一等毅勇侯、姻年通家生曾国藩顿首拜撰。

这篇文章分三层。第一层从远古开始,简述谱牒源流与变迁,强调“同姓不婚”之义,并讥讽世间修谱攀附古贤之病。这是入题,先述古来引发论今。

第二层讲述李瀚章家族之源流。李家原来姓许,先祖过继给李姓,于是改姓,犹遵循古礼不与许姓通婚,并赞扬李家实事求是,不攀附古代的牛人做祖先。为什么这一段特别要说李瀚章兄弟出自许姓呢?我认为含有为这个家族“辩诬白谤”的意思。李瀚章李鸿章的母亲也姓李,如果按照“同姓不婚”的古训,李家会被士林腾笑。既然李瀚章兄弟八世祖由“许”改姓“李”,实际上就不是同姓而婚了。

第三层述自己和李氏父子两代的交情,并赞扬李家门第之盛,为大清开国以来合肥第一家,称颂李氏兄弟的事功与品德,特别是慎终追远,庇护族人之举。

曾国藩与李氏兄弟父亲李文安为同榜进士。李瀚章(筱荃)以拔贡生参加朝考,被曾国藩录取,所以曾自谦“忝为一日之长”。周朝称太学为成均,后世用来代指最高学府,清代即是国子监,贡生乃州县生员贡于太学也。科考和朝考主考官是被录取者的座师,这是由官场法则规定的师生关系,曾国藩为李瀚章的老师,乃天经地义。而李鸿章在道光二十六年问学于曾国藩,由曾教授作文之法,这是民间的师生关系。李鸿章当然要称曾国藩为老师,但曾国藩却不能大喇喇自称为李的老师,所以他只能说和李鸿章(少荃)是同朝为官之关系。这是大儒曾国藩的谦逊。

合肥李氏宗谱修撰的实际主持人是李家老三、早早归隐故里的李鹤章,他两位兄长在外做大官,公务繁忙,没修谱的时间。名义上主事者却必须是大哥李瀚章,即曾国藩文中所说的“冢嗣”。冢嗣即冢子,嫡长子之意。《左传·闵公二年》:“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杜预注:“冢,大也。”

曾国藩在这一段称颂李家兄弟时,重点是李瀚章——因为李瀚章是宗族当然的“法定代表人”。如说“唯筱荃尤贤韦平,事业鼎鼎未艾。”“韦平”乃西汉时期韦贤、韦玄成与平当、平晏两对父子的并称。韦、平父子相继为相,世所推重。

在曾国藩的这篇序言里,大哥李瀚章是主角,老二李鸿章只能是配角。这是宗族的规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