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家里死牛的皮都必须交给官府,否则就会被处死,这个朝代可怕要命

家里死牛的皮都必须交给官府,否则就会被处死,这个朝代可怕要命

刘知远画像

在后晋与契丹鏖战的五年中,除了刘知远之外,还有不少准备火中取栗的野心家,企图援引契丹,复制石敬瑭称帝经验的杜重威就是一个。拥兵十万,投降契丹的杜重威在刘知远进入中原之际,正屯兵于魏州。

刘知远在汴京即大汉皇帝位之后,令杜重威移镇归德(今河南商丘南),与原高归德节度使行周对调,杜重威抗命不从。刘知远即以高行周为都部署,同时任命吐谷浑酋长慕容彦超为副,率军讨伐魏州。

魏州防守严密,杜重威誓死守城,汉军日久无功,刘知远恐生他变,亲自来攻,死伤甚巨,刘知远见强攻不克,多次遣人招降杜重威,承诺决不加罪于杜氏。魏州孤城久困,粮尽弹绝,十一月二十七日,杜重威出城投降,刘知远也算言而有信,没有杀杜重威,还册封其为检校太师、守太傅、兼中书令、楚国公。

家里死牛的皮都必须交给官府,否则就会被处死,这个朝代可怕要命

后汉政权

魏州杜重威的屈服,意味着刘知远平定了中原地区,基本继承了后晋原有的势力范围。刘知远胜在马上,但不能治于马下。无论是在藩镇之时,还是后来入主汴京,刘知远对于士人,都表现出极大的蔑视,缺乏一个枭雄应有的智慧。

刘知远,不论在藩镇时,还是在建国后,对士人都极鄙视。刘知远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朝廷大事,勿问书生”,疏远排斥士人学者,使得后汉政权的武夫化现象极为严重。史称刘知远“急于止杀,不暇崇仁”,揆诸史实,绝非虚论。

五代乱世中武夫军阀杀人越货,借以获得财富,解决军需供应问题,是一种常态,刘知远在河东藩镇期间亦不例外。开运三年(946年),身为河东节度使的刘知远,发兵“诛吐浑大首领白承福、白铁匮、赫连海龙等,并夷其族凡四百口”,目的只是为了夺取其部族财富,“盖利其孳畜财宝也”。

家里死牛的皮都必须交给官府,否则就会被处死,这个朝代可怕要命

乱世武夫

为了积累军事实力,刘知远在河东时,大聚甲兵,需用大量牛皮。因此,禁牛皮不得私相贸易及民间盗用,规定民间如有牛死,即时由官府收纳牛皮,犯令者死。如果仅仅是一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对于牛皮物资的垄断,以及动辄死刑的严刑峻法,只是为了积累起兵资本,那么,君临中原之后,就应该有所变通。

后汉政权建立后,三司奏请依照河东旧例,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禁牛皮法。刘知远不懂得时移制异,居然接受了这一不切实际的请求。当时,上党民众犯牛皮法者二十余人,“狱成,罪俱当死”。昭义镇的判官张璨,向刘知远进谏,认为这二十余人不应处死,实属冤狱。张璨直陈苛法的本质,认为从藩镇到帝王,刘知远必须要做出转变,“主上在河东,大聚甲兵,须藉牛皮,严禁可也;今为天下君,何少牛皮,立法至于此乎!”

张璨的犯言直谏并未换得刘知远的幡然悔悟,反而让这位武夫皇帝怒斥道:“昭义一判官,是何敢如此!”甚至还想杀掉张璨。最终太师冯道冒死进谏,称张璨“以卑位食陛下禄,居陛下官,不惜躯命,敢执而奏之,可赏不可杀”。刘知远才稍作让步,赦免上党民二十余人死罪,“犯牛皮者贷命放之”,而张璨则因“体事未明,执理乖当”的罪责,落职去官。

家里死牛的皮都必须交给官府,否则就会被处死,这个朝代可怕要命

《旧五代史》

从张璨事件看,刘知远非但嗜杀,而且气量狭小,绝非人君作为。刘知远的“止杀”是“以杀止杀”,未能“崇仁”并非是“不暇”,而是不想。经历了后晋与契丹连续五年的战争,中原民生凋敝,民众生活极端困难,所以出现了“盗贼”遍地的现象,其实不过是良民求生而已。

如果是有为明君,应该是软硬两手,采取有效措施,招抚流移,解决流民“盗贼”问题,恢复发展经济。但是,只知“以杀止杀”的刘知远却企图用严刑酷法来消饵“盗贼”现象。天福十二年(947年)八月,刘知远“诏天下凡关贼盗,不计赃物多少,案验不虚,并处死”。如此治理,怎能消弭盗贼呢?

为了垄断利源,刘知远的后汉政权还推行了五代历史上最严格的的物资专卖制度,“民有犯盐、矾、酒曲者,无多少皆抵死”。在这种极端与民争利的经济政策执行过程中,又造成“史缘为奸,民莫堪命”的悲惨局面。

家里死牛的皮都必须交给官府,否则就会被处死,这个朝代可怕要命

《新五代史》

刘知远为人残酷,缺乏仁慈之心。无论是作为镇帅,还是作为国君,刘知远都喜欢任用一些一些酷毒类已的人。譬如,左都押牙刘铢“性惨毒好杀”,但却被刘知远以“勇断类自己”,而“深委遇之”,加以重用,后汉政权建立后,刘铢被授以永兴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

又如以“术数风云之事”而见用的任延皓,在后晋之时,因刘知远的“慰荐之力”而历任太原椽,交城、文水县令。任延皓为官之时,不仅“聚敛财贿”,而且“诬告县吏结集百姓,欲劫县库”。但是刘知远偏偏听信任延皓,“遣骑军并擒县民十数,族诛之”。更有苏逢吉、史弘肇等酷吏,也深受刘知远宠遇,高居要位。

正是因为刘知远的性格和为政作风,形成了后汉苛法深酷、“刑罚枉滥”的政治文化,其最终国祚短暂,很大程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