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竹影閒扯淡
《康熙王朝》主要講的就是康熙在位60多年的風風雨雨,大多都是男人之間的爭鬥,感情戲不多,不過康熙、伍次友和蘇麻喇姑三個人的感情糾紛還是很精彩的,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
伍次友是一個很有正義感的書生,滿腹才華又憂國憂民也不畏權貴,在《圈地亂國論》中直言圈地的危害,敢於和鰲拜等權貴鬥爭,淡泊名利又過得無比灑脫,可是在面對化名婉孃的蘇麻喇姑的時候卻灑脫不起來了,他和蘇麻喇姑互相傾心,都幻想著可以攜手一生一世。
總覺得他們兩個人的相遇和鄔思道和秋月有點像,都是才子佳人之間的互生愛慕,不過秋月就更悲慘了,一生都不為自己而活,一顆棋子沒用的時候就被棄了,但是蘇麻喇姑的結局卻好多了,她是孝莊的貼身侍女,深得康熙信任,康熙甚至還裝模作樣地讓伍次友可以帶走蘇麻喇姑:
無論你是要人,還是要物,你都可以說出來,有話現在就說,晚了...朕可能會後悔。康熙都表態了,伍次友卻說了句自己一無所求,他真的是一無所求嗎?那肯定不是的,他喜歡蘇麻喇姑,他想要帶蘇麻喇姑走,但是他讀書也沒有讀傻,看出了皇帝也喜歡蘇麻喇姑。
率土之濱,莫非王土,他和皇帝去爭奪一個女人?除非他自己不想活了,還有他也看出皇帝是真心喜歡蘇麻喇姑,蘇麻喇姑跟著皇帝錦衣玉食,要比跟著自己四處漂泊幸福得多,最好的愛就是付出和成全了,所以他放棄了。
蘇麻喇姑來自科爾沁草原上一個牧民家庭,家裡很窮,可是運氣很好,那就是被送進科爾沁貝勒府中做了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的侍女,布木布泰也就是後來的孝莊文皇后,一生輔佐順治、康熙兩代皇帝,特別是和孫兒康熙的感情很深,是歷史上一個傳奇人物。
蘇麻喇姑一直伴隨在她身邊,對孝莊也是忠心耿耿,主僕二人早已經成了親人,蘇麻喇姑的地位自然不會低。
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康熙帝出生,能幹聰穎的蘇麻喇姑受孝莊的指派去照顧康熙,蘇麻喇姑又陪著康熙出紫禁城外避痘,“賴其訓迪,手教國書”,一來二去中康熙對這個姐姐有了依賴,但是當時的蘇麻喇姑只是把他當做弟弟一樣看待,並沒有其他感覺,她喜歡的是伍次友。
蘇麻喇姑對伍次友是一見鍾情,情竇初開的她喜歡這個才子,她記住了伍次友穿的鞋子是多大,給他縫製了一雙新鞋子,一針一線裡面可都是深情了,伍次友當然也喜歡蘇麻喇姑。
可是伍次友那時候以為蘇麻喇姑只是龍兒身邊的侍女婉娘了,從他知道康熙的和蘇麻喇姑的真實身份之後,他們兩個人就不可能有結局了,他們門不當戶不對,因為蘇麻喇姑不是一般的侍女。孝莊太后也看不上伍次友,康熙曾經請求孝莊給伍次友和蘇麻喇姑賜婚,孝莊太后立馬就拒絕了,說伍次友連吳應熊都比不上,為啥比不上了?吳應熊的爹是吳三桂,伍次友就一介草民。
康熙身份暴露後,還是希望伍次友留在身邊,但是伴君如伴虎,伍次友還是喜歡閒雲野鶴般的日子,要和康熙告別了,康熙很感激他給自己出謀劃策,就問他想要什麼,要人還是要物,都可以給伍次友,蘇麻喇姑也在偷聽著,她多麼想和伍次友在一起了,伍次友當然也想,可是還是說了句:“謝皇上隆恩,在下一無所求。”
蘇麻喇姑抱怨伍次友為啥不要自己,伍次友當然想要蘇麻喇姑,但是他不敢要,也不能要,康熙少年老成,有著一般人沒有的心機,他也就這麼說說,要是伍次友真的要,他未必會答應。
康熙對伍次友的評價很高:
此人雖是一介書生,但目光遠大,雄視古今,可算是一個布衣天子啊。你要多動動腦子。康熙給了伍次友布衣天才的評價,還讓明珠立馬去辦這件事情,自古以來,天無二日,世無二主,明珠都聽出了康熙要殺伍次友,只是在蘇麻喇姑的反問下,康熙又否認了,伍次友這麼聰明的人,哪裡還敢要蘇麻喇姑了?
第一,伍次友覺得康熙所謂的要人要物都可以也許是試探自己的,不是真的願意把蘇麻喇姑嫁給自己,自己當然也得表態別無所求保命要緊了,不敢和皇帝搶女人。
第二,伍次友看出了康熙也喜歡蘇麻喇姑,還是真心喜歡,覺得蘇麻喇姑跟著皇帝總比跟著自己一個窮書生要強多了,他覺得自己給不了蘇麻喇姑幸福,還是理智地選擇放手。
第三,根本原因是他們也不可能在一起,滿漢通婚,康熙同意,孝莊太后也不會同意,蘇麻喇姑對孝莊這麼忠心,不會違背孝莊太后的懿旨,他不想蘇麻喇姑到時候因為自己為難。
伍次友和蘇麻喇姑相愛卻又不能相守,伍次友不得不浪跡天涯,雲遊講學,於1712年病逝,孤苦一生,蘇麻喇姑就好多了,她畢竟是孝莊太后和康熙信任的人了。
孝莊太后下旨要蘇麻喇姑做康熙的妃子,康熙喜滋滋的,但是蘇麻喇姑不樂意,她說皇帝是自己的弟弟,估計也不願意捲入宮廷紛爭吧,佟皇后與鄂貴妃的早逝讓她心寒。
蘇麻喇姑選擇遁入空門,帶髮修行,要是其他女人抗旨估計就是惹來殺身之禍了,但是孝莊太后和康熙都沒有為難她,還是尊重了她。
不過很戲劇的就是,蘇麻喇姑後來寫了一封信,說自己這輩子只深深愛過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自己的弟弟康熙,但是康熙是自己的主子她說不出口,不過寫完信又燒掉了。
這件事情要怎麼評價了?只能說伍次友讓蘇麻喇姑心動過,可是看盡人間煙火後發現自己心裡最重的人還是康熙吧,只是康熙給不了她想要的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愛情,那也只能拒絕了。
湘西小木魚
伍次友人才出眾,贏得了蘇麻喇姑地欣賞。這個事情,康熙看出來了。
本來,康熙是喜歡蘇麻喇姑的。但,看到了伍次友和蘇麻喇姑彷彿互有情愫,康熙不淡定了。
當康熙提出,讓伍次友把蘇麻喇姑帶走時,伍次友卻拒絕了,這是為什麼?
伍次友看出康熙也喜歡蘇麻喇姑,這沒辦法爭
伍次友是個聰明人,絕對不糊塗。康熙對蘇麻喇姑的那份情,伍次友看得清清楚楚。
和皇帝爭一個女人,伍次友不僅不敢,而且也不想。蘇麻喇姑自然很出色,但蘇麻喇姑對伍次友很欣賞,對康熙也不錯。
如果蘇麻喇姑只是對伍次友一個人好,也許伍次友會下決心答應,但並不完全是。
面對各種不確定,伍次友答應了,不見得過得幸福,而且會得罪了康熙這個當時權勢滔天的人。
伍次友的選擇,從後面來看是對的,因為蘇麻喇姑臨死時說:一生只愛過康熙一個人。
伍次友判斷康熙是在試探
康熙同意伍次友把蘇麻喇姑帶走,伍次友沒敢答應,因為君心難測。
如果康熙是在試探,那麼伍次友答應了,可能就進入了萬劫不復之地,可能會被康熙百般刁難。畢竟,想從君王的手中順利帶走自己心愛的女人,難度太大了,因為君王也喜歡。
確實,康熙很像試探的樣子,如果不是試探,直接賜婚不就得了?直接賜婚,蘇麻喇姑和伍次友都無法拒絕了,一段姻緣就直接促成了。
康熙的行為,說明了他有猶豫,有依戀。伍次友的表現,讓康熙滿意。伍次友的表現也符合他的人設。
伍次友對蘇麻喇姑的感情,並不是佔有,在一起也不見得幸福
伍次友對蘇麻喇姑有沒有喜歡?那是有的。但,絕不是佔有,他也不想佔有。
蘇麻喇姑地位尊貴,是皇帝身邊的人,習慣了那種生活。而伍次友更喜歡閒雲野鶴般的日子。兩人的生活經歷差距太大,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在一起非常不容易。
另外,蘇麻喇姑出自蒙古貴族,而伍次友是漢人中的才子,兩人戀愛容易,一起生活,也是有各種困難。
蘇麻喇姑和伍次友就算在一起,日子未必幸福。
經過各種考慮,伍次友最終拒絕了,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別人。
(歡迎關注,歡迎交流,文明評論,不喜勿噴)
藍風破曉
跟皇帝搶女人,不要命了?
首先,伍次友在跟蘇麻喇姑第一次見面以後,大概就對蘇麻喇姑一見鍾情了,而蘇麻喇姑也喜歡伍次友,康熙也看出來了。
但是,我們看,伍次友在處理這種微妙關係的時候,是非常謹慎的。除了小動作之外,沒有其他表現,他是剋制的,因為他還沒搞懂蘇麻喇姑跟康熙到底是什麼關係?
僅僅是一個小侍女小宮女呢,還是皇帝未來的女人?
其次,蘇麻喇姑對伍次友動心,這是顯而易見的,頭次倒茶差點摔了杯子,後來她又送了親手納的千層底老布鞋給伍次友,康熙能不知道?
蘇麻喇姑對伍次友的愛表現得更大膽一點。或許是她跟康熙太熟了,動了凡心,或許是她被伍次友這樣的才子吸引住了。
畢竟她在深宮裡,面對的男人,除了康熙之外,不是侍衛,就是太監,都是一些粗糙大漢和娘娘腔,像伍次友這樣的大才子,哪個少女不愛?
但是,最後的最後,龍兒的西洋鏡打破以後,康熙的真實身份顯露以後,伍次友進宮以後,聽了康熙一番慷慨陳詞和宏圖大志以後,伍次友突然明白,他跟蘇麻喇姑不可能了。
先不說康熙是不是真的喜歡蘇麻喇姑,單單是康熙那恐怖的野心和好勝心,就令伍次友脊背發麻,恐懼萬分。
康熙這樣的人,怎麼會容許身邊的女人被一個窮秀才吸引去,康熙怎麼會容許自己敗給一個窮酸儒生?
伍次友知道,伴君如伴虎,今天康熙用他時,雖然張口閉口先生,可是回過頭來,必然會打壓和敲打,更何況還是搶了自己女人的人?伍次友害怕了。
後來的周培公,李光地,命運不都是跟他預料的一樣嗎?周李二人,前半生為康熙立下汗馬功勞,一個平三藩,一個收臺灣。最後呢?周培公病死於冰雪紛飛的遼東,李光地貶絀於孤懸海外的小島。
伍次友如果真的搶了蘇麻喇姑,他的命運,恐怕比周李二人更慘。
別忘了,周李二人也只是遭人嫉妒,伍次友的主張卻是實實在在把滿清勳貴都得罪遍了。康熙要整治伍次友,找藉口不要太容易!
嵩山派左盟主
《康熙王朝》中,自帶書生氣的伍次友一出場就吸引到含苞待放的蘇麻喇姑。兩個人在短暫的風花雪月後,就草草收場。即使康熙同意伍次友可以將蘇麻喇姑帶走,他也情願啞巴吃黃蓮。
兩個人雖然情投意合,身份卻不對稱
伍次友才華出眾,卻只是一個窮困潦倒又沒功名的書生。在科舉盛行的時代,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伍次友的才能需要康熙的認可方能變現。可是伍次友偏偏又比陶淵明還清高,不願與官員同流合汙,甘守清貧。
蘇麻喇姑是一位蒙古人,從小就在皇宮中長大,即使只是下人,卻也錦衣玉食,自帶幾分富貴的氣質。走出宮門,蘇麻喇姑也是上流社會的人(孝莊家的奴才,出來後基本上都飛黃騰達)。
歷史上,婚姻特別講究門當戶對,到了元明清還出現了民族之別。一個是漢人,是民間的“雞頭”;一個是蒙古人,是宮廷的“鳳尾”。在封建禮法社會,他們之間有一道天然的難以逾越的鴻溝,註定無法修成正果。伍次友有自知之明,知難而退。這種類似情形在《雍正王朝》,鄔思道與年秋月身上也上演過。
當皇帝的情敵,後果可想而知
康熙與蘇麻喇姑是青梅竹馬,伍次友直到後來才出現。橫刀奪愛?當隔壁老王?這都不是正人君子的伍次友乾的事。
康熙已經對蘇麻喇姑表白了,伍次友如果再帶走蘇麻喇姑,康熙就要收回成命,帝王的顏面往哪擺?這點人情世故,伍次友還是懂的。
連孝莊太后都十分喜歡蘇麻喇姑這位萌妹子,甚至可以將她當孫女對待,並有意撮合她與康熙。伍次友想與蘇麻喇姑在一起,還需要太后點頭才行。他最敬佩的女人是孝莊,他不願也不敢違背老祖宗的心意。
又有誰能保證康熙說的是真心話?帝王心術深不可測,皇帝說話經常半真半假、虛虛實實(白帝城託孤,劉備還說君可取之呢,諸葛亮敢接受嗎)。萬一康熙只是試探或客套,不僅自己沒好果子吃,反而會連累心上人。不管為了自己全身而退,還是為了保護蘇麻喇姑,伍次友都只能萬言拒絕。
秋媚讀史
歷史上的蘇麻喇姑經歷了五代皇帝,其比康熙大42歲,為孝莊皇后的侍女,比虛構的伍次友大了25歲,所以從年齡而言,與《康熙王朝》劇中所述有明顯不符。因此,依據劇情戲說伍次友為什麼不帶走蘇麻喇姑的感情瓜葛。
01伍次友頭腦是非常清醒的
劇中,康熙皇帝在宮中接見伍次友,當伍次友隨蘇麻喇姑見到皇帝后,昔日的“龍兒”已不是他可以隨便言語之人,當康熙欲封其官職之時,蘇麻喇姑在外面仔細聽著,高興的表情非常明顯,可聽到伍次友不願做官時,蘇麻喇姑就氣哼哼的說:“讓他走吧,快走吧。”其言其情康熙看的非常清楚。
而當蘇麻喇姑出去時,伍次友回頭看著蘇麻喇姑,連康熙喊他都沒聽到,康熙也清楚伍次友是喜歡蘇麻喇姑的,康熙的醋意是非常明顯的。
這時,康熙對伍次友說:“你要什麼賞賜,人和物都可以,快點,一會兒,朕可要反悔了。”伍次友斟酌後說:“沒有”康熙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又說:“以後遇到什麼倒黴的事可以找朕。”
當蘇麻喇姑拿著包袱送伍次友的時候,康熙說:“允許你送到宮門。”到宮門後,伍次友與蘇麻喇姑的對話非常清楚的說明了伍次友是清醒的。
蘇麻喇姑問:“為什麼不向皇帝要我?”伍次友說:“雖然我沒有分清龍兒就是皇帝,但我看出來了,皇帝是喜歡你的。”“如果他是龍兒,我可以爭,可他是皇上,我不爭了。”“他會恩將仇報,即使現在放過我們,將來也不得安寧。”
從對話中可以看出,當伍次友知道龍兒是康熙皇帝之後,其之前對康熙的高談闊論治理天下之道已經觸動了朝中許多大臣的利益,他要綁上皇帝這架戰車,以後的難處會很多,也許會成為眾矢之的,這是他不願做官之由。又想到自己與蘇麻喇姑的感情之事,肯定捅了康熙的肺管子,皇帝喜歡的女人,自己還敢惦記,那純粹是找麻煩。鑑於此,伍次友立即辭別康熙,快速離去,他那還敢帶走蘇麻喇姑,不想活了嗎?
02康熙皇帝不會將蘇麻喇姑賞給伍次友
蘇麻喇姑與康熙從小在一起,再說蘇麻喇姑對康熙還有救命之恩,康熙對蘇麻喇姑的信任是無人能比的,把這樣自己喜歡的信任之人賞給伍次友,相信只是試探而已,如果伍次友不識時務,提出要蘇麻喇姑,康熙也會想辦法除掉伍次友,而讓蘇麻喇姑也不會想到是皇帝做得,這點事情對康熙來說很簡單。
康熙對蘇麻喇姑的喜歡是非常明顯的,在接下的一集中就求孝莊答應娶蘇麻喇姑,孝莊還是向著康熙,就同意了,而蘇麻喇姑對康熙的要求也是牴觸的,也許有伍次友之事在前,對康熙有點怨恨,可又不敢說出來,於是用孝莊在她剛到康熙身邊的話回絕了康熙,康熙也是沒有辦法,這也註定了蘇麻喇姑一輩子不能嫁人,誰敢娶皇帝的女人。
03 伍次友娶蘇麻喇姑不符合舊有禮治。
伍次友儘管與康熙有過教導之事,但必經伍次友的地位是卑微的,既然他不能做官,也根本沒有娶蘇麻喇姑的資格。蘇麻喇姑作為孝莊皇后的陪駕侍女,也是康熙的啟蒙老師,與皇家的關係血肉相連,這也是蘇麻喇姑希望伍次友做官的理由。
只有伍次友做了大官,娶蘇麻喇姑才合禮制,否則,一介平民怎麼可以娶她。而且蘇麻喇姑多年在皇帝身邊,瞭解和掌握諸多國家機密之事,康熙不可能把她外放,所以,就是康熙忍痛割愛將蘇麻喇姑賞給伍次友,也由於伍次友拒絕做官而失去了機會。
總之,儘管伍次友是劇中虛構的人物,他與蘇麻喇姑產生了感情糾葛,識時務,看透時局是劇中給他的定位,如果他屈服於當時的一切安排,那麼,就失去了本劇賦予他的抨擊時弊,不同流合汙的重任,所以,伍次友不帶走蘇麻喇姑是必然性事件。
娛樂大會場
康熙帝是喜歡蘇麻喇姑的,這個《康熙王朝》上有交代。包括康熙的祖母孝莊文皇后也曾對蘇麻喇姑說皇上不光是主子還是愛人,這個說法已經很明顯了,蘇麻喇姑只能做皇帝的女人不能下嫁其他人。
伍次友一介布衣雖是帝師但不能名正言順
蘇麻喇姑雖然對伍次友比表達了愛意,伍次友也非常喜歡蘇麻喇姑但是伍次友還是拒絕了帶走蘇麻喇姑。就當時伍次友的身份看雖然是帝師雖然康熙帝非常仰慕他的才學,但還不至於到可以搶皇帝喜歡的女人送。
在康熙帝接見天下神人收復臺灣的最大功臣姚啟聖時曾說道:自己有兩樣東西不送人,一個是自己看過的書再就是自己喜歡的女人。說道這裡康熙內心的想法已經非常明確了,那就是自己喜歡的女人是不會送人的。
雖然康熙帝年幼,但是伍次友已經發現了他的少年老成。雖然長在深宮雖然幼年繼位但是這個皇帝有才能了不起。因此身為布衣有熟知帝王之學的伍次友是不會造次的,明哲保身才是生存之道。
蘇麻喇姑的一生非常傳奇
歷史上的蘇麻喇姑也是個非常傳奇的人物,蒙古族出身的她是孝莊文皇后的陪嫁侍女,只不過她的一生書寫了很多的傳奇。首先來說她非常的長壽她的一生歷經清初四位帝王活了九十多歲。
其次作為侍女可以撫養皇子,清朝後宮有規定嬪妃以下是不可以撫養皇子的,康熙二十六年孝莊太后去世後康熙准許她撫養皇十二子胤祹,而胤祹也是康熙帝諸子中最長壽的一位,也和蘇麻喇姑的教育撫養是密不可分的。
當然電視劇上的蘇麻喇姑和歷史上出入是很大的,電視劇的蘇麻喇姑年齡和康熙帝差不多但歷史上是差接近四十歲的,而且蘇麻喇姑在歷史上確實未曾出嫁死後康熙帝以妃嬪的規制讓她和孝莊太后合葬這都是給予了極高待遇。
不論從哪方面說和皇帝搶女人是沒有好下場的,作為謀士是知天命的。因此伍次友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帶走蘇麻喇姑的,因為這是他不能去做的一件事。
秋雨魯北說歷史
開什麼玩笑?蘇麻喇姑那可是少年康熙的第一個女神,伍次友要是真“笑納”了,那以後天涯海角就剩下逃命了!
《康熙王朝》這段感情戲的安排,讓整個故事更加豐滿,但看過之後,卻只能嘆息:無情最是帝王家。
伍次友意氣風發指斥方遒,他侃侃而談的神采,飽滿的精神狀態,還有面對鰲拜黨羽的大無畏氣度,都吸引著情竇初開的蘇麻喇姑。
伍次友如此精明的人物,怎能不知道蘇麻喇姑的情意,又怎麼能對如此佳人無動於衷?非不願也,是不能啊!想想兩人真在一起的後果,最幸福的就是滿世界的躲避康熙的尋找,說不定兩人還沒走出北京城,康熙就會在後悔之下給他們追回來!
當然,康熙也可能是大度的,真心想成全他們。但伍次友和蘇麻喇姑肯定不會這麼想他們一定會心驚膽顫度日如年,這就是心理作用吧
但蘇麻喇姑的命運其實在入宮時就已經註定了,或者成為“宮花寂寞紅”的白頭宮女,或者成為勾心鬥角的後宮嬪妃中的一員。伍次友,只能永遠的存在記憶中了。
蘇麻喇姑是明智的,既然不能和心愛的人浪跡天涯,那就做超然於後宮眾多女人之外的皇帝的“姐姐”,這反而讓她成為後宮中最有地位和權勢的女人!
畢竟,她是少年康熙的女神啊!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康熙自然要對她青眼有加!
少年情懷總是詩,不過伍次友、康熙和蘇麻喇姑三人的這首愛情詩都有些悽婉!
李飛叨
首先,康熙皇帝並沒有同意伍次友把蘇麻喇姑菇涼帶走。
大家可能覺得奇怪,康熙明明說了這句話呀。不錯,康熙確實說了,不過不是康熙的真實意思,就好像吳三桂上書請求撤藩,其實是想讓朝廷駁回他的請求,讓他安心鎮守邊關,一樣的道理。
明明白白伍次友,清清楚楚康熙帝
伍次友是一個聰明人,聰明人做聰明事,他一眼就看出了皇帝的心思,既然康熙對蘇麻喇姑有意思,自己就算喜歡她,又怎敢去和皇帝爭女人呢?伍次友雖然才識淵博,貴為康熙的老師,但終究不是萬三千,沒有和皇帝較量的資本,所以退讓是必然的。
不然的話,伍次友還不是被康熙安排的明明白白
好在我們的伍次友選擇了退讓,將蘇麻喇姑讓給了康熙,康熙喜出望外之下便取消了由死敵明珠主導的對其的監視甚至暗殺的行動,也算是躲過了殺身之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況且,伍次友也從來沒有對蘇麻喇姑做出過什麼非分之想,所以對蘇麻也算是有個交代,是個兩全其美的選擇。
木瓜課堂
與其說康熙同意伍次友把蘇麻喇姑帶走,倒不如說康熙是在試探蘇麻喇姑對自己愛,也是在試探伍次友為人處世的眼光和政治謀略,如果伍次友真的開口向康熙要走蘇麻喇姑,他們的結局真的會像伍次友說的那樣不得善終嗎?
為什麼說康熙是在試探伍次友的為人處世的眼光和謀略呢?
在康熙招伍次友進宮的那一刻起康熙的試探計劃已然開始。
“無論你是要人,還是要物,你都可以說出來,有話現在就說,晚了...朕可能會後悔”康熙先是以禮相待,而且通過前幾次以龍兒的身份和伍次友盤膝坐談,以茶代酒的高談闊論,說盡天下事,談盡人生路。
從明朝到清朝,從皇帝到大臣,從官吏到平民百姓,康熙帝無不贊同伍次友的觀點,在這一點上他們兩個可以說是不謀而合,康熙更為敬重的是伍次友竟然放著功名不要,反而寫下一篇宏文-論圈地亂國,不畏權貴,公然彈劾朝廷元勳鰲拜,“論文”令人深思。
伍次友說康熙:知人,知面,卻不一定不知心,知禮,知事,卻不一定知史,歷史上凡是臣強主弱的時候,就一定會有禍亂髮生,臣越強,主越弱,禍亂就來的越早越大。
也正是伍次友的論圈地亂國激發了康熙不得不除鰲拜而後快的堅定信念,為除鰲拜送上的雖然是一紙文書,卻可抵得上天降數十萬大軍。
明朝氣數已盡,大清如日中升,改朝換代,消除戰爭,乃是百姓幸事,只有那些遺老遺少才痛不欲生。這一點體現了伍次友的政治謀略過人。
伍次友不能愛美人,情願“不愛江山”,準確的說應該是為了女人放棄權貴。
但是康熙此次試探的最主要的是在私而不是在公,康熙更想知道伍次友是否會為了自己喜歡的女人而對大清和自己不忠。
無論皇上多麼禮賢下士,我仍然覺得天威當頭,彷彿芒刺在身,塊石在喉,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快意人生了。我本布衣,不願進皇宮高堂,還請皇上放我重歸江湖,我願在民間開學講道,為皇上教化人心。
伍次友的一番話讓康熙“愛莫能助”,雖求賢若渴,但康熙懂得凡是強求不得,尤其是人心。
伍次友和蘇麻因一雙鞋而“私定終身,兩情相悅”,可惜有情人終沒能成眷屬。
“你為什麼不向皇上要我,你說啊,為什麼不要我?”
伍次友雖然沒有納蘭明珠那麼“擅長官場”,沒能識出龍兒就是皇上,但是他卻看出了康熙的心思,更重要的是這個喜歡蘇麻的男人竟然搖身一變成為了至高不上的皇上,自己只是一介布衣,又有何能力能和皇帝掙女人呢?
其實最重要的一點是伍次友讀懂了康熙的本意,如若是錢財官位康熙一口便可答應,而且康熙也答應讓其出任吏部侍郎,官居三品,並且賜其為太子少保,上書房帝師。
晚了...朕可能會後悔但是這些都不是伍次友想要的東西,他想要的恰恰是康熙最不想給,也不願意給的女人-蘇麻。
康熙雖然看出伍次友對蘇麻有情,而蘇麻對伍次友也是有意,但是偏偏這個女人也是康熙最在乎的一個女人,自古以來皇帝都是愛江山更愛美人,何況這個女人還是和自己青梅竹馬,朝夕相處。
正如伍次友臨別時對蘇麻所說的一樣,皇上也是人,也會恩仇必報,如果說當時伍次友開口要走了蘇麻,康熙當時也會同意,因為君無戲言,但是事後他們的日子也會像伍次友所說的那樣即使康熙現在放過他們,將來也是不得安寧。
自古唯有殺父之仇和奪妻之恨不能忍,更何況是皇上看中的女人呢?
我是追溯歷史傳奇,一家汽車公司的失效分析師,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吐槽。
有關汽車,日語,英語,自考等方面的知識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謝您的閱讀。
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
《康熙王朝》中,不是個瞎子應該都能窺見康熙與蘇麻這段看似愛情卻不是愛情的情,偏偏又勝似愛情,這情,只因為世俗所不容,身處的環境不能容,註定,無面之隔,卻如天涯海角。
一個是掌握天下的皇帝,一個憂國憂民不乏正義的傳統書生,兩人的對撞戲我相信很多人看後都印象深刻,因為伍次友身上幾乎凝結了傳統書生身上所有的優點。
在戲中,康熙這位大帝也是打算讓伍次友將蘇麻喇姑帶走,但伍次友卻婉拒,按道理來講,蘇麻喇姑面對這樣一位書生應該抗拒不了,而他也肯定有把握帶走她,因為兩人都有這種資格,但最終婉拒,不外乎才思敏捷的他,知道蘇麻內心中意的是誰,而蘇麻自己心裡也知道。
我相信見過伍次友的大家閨秀多數都難逃這位男子的魅力,但,正因為她不是大家“好閨秀”,而是,康熙的她,然,肯定雙方都默契,不願而已。
她知道自己從內心深處喜歡的是誰,雖然在孝莊和康熙那嘴上說著是伍次友,但很多時候只是給康熙以及孝莊看的一個藉口,何況伍次友真差嗎?不差吧,如果真喜歡,嫣有不走之理。
雖說,伍次友面對康熙的要求,他回答是:“可他是皇上,我就不敢爭了。”
在我看來,無非還是“花落無情,都無意”,如果有情,即便是皇上,他也會應允,畢竟,伍次友與皇帝的友情也是很深刻,此非敢,而非彼非敢。
早年伍次友與康熙首見時,伍次友雖說不識龍顏,但與康熙結下的探討友誼也是旁人不及的,可以說是伍次友就是少年康熙在民間的師父都不為過。
在功績上,伍次友也為康熙大帝上書了裁撤三藩的方略,但奈何伍次友早就看破了官場上的功名利綠,這也是為什麼別人說他真灑脫,而非假性情。這也是為什麼後來伍次友還對蘇麻說了一句:“天地無數有情事,世間萬般無奈人。”
他知她,而她也懂,這個過程只有康熙身處要位似懂非懂,縱有萬能,也有無奈之時,這也許就是命運的捉弄吧。
蘇麻從小被孝莊皇后教導,知道自己該是什麼位置,一旦貪,可能連現在的位置都沒了,有些愛意,只有放心裡,不讓外人所探,方是最好。
在階級年代,不是你付之一炬就能有結果,這也是身處舊時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