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罪臣之后、王子侧妃、清代第一女词人顾太清,为何能福慧双修?

罪臣之后、王子侧妃、清代第一女词人顾太清,为何能福慧双修?

顾太清,又名西林春,顾春,被称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清代第一女小说家”,还是清代最有影响的女子“秋红吟社”的发起者和代表诗人之一。

她是乾隆曾孙、宗室才子、风流倜傥的贝勒奕绘的侧妃,他们之间拥有热烈的童话般的爱情,幸福美满的婚姻。

她和奕绘两人生有二子四女,奕绘中年早逝后,她悉心教养儿女,使他们长大成人,最终有所作为。

工书善画,因诗歌活动与许多著名女性诗人有美好的友谊。她寿享79岁,在清代女子中,绝对算高寿之人。

她这一生,最终可谓福慧双修,青史留名

然而,她并不是一帆风顺,天生就有如此好运。

相反,她一出生,就是罪臣之后;成年后,婚姻上与爱人奕绘也几乎有缘无分;之后丈夫早逝;又遭人诽谤暗算,被逐出王府……如此种种,可见,顾太清的一生经历了颇多波折

纵观她的一生,她是如何把一副乱牌打成好牌的呢?

罪臣之后、王子侧妃、清代第一女词人顾太清,为何能福慧双修?

无论如何,接受良好的教育

顾太清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西林春的祖父鄂昌,是乾隆时期的一位官员,任甘肃巡抚。鄂昌的叔父是当朝大学士鄂尔泰。祖上本是声名显赫一族。

然而,鄂昌因为受鄂尔泰门生的“胡中藻案”牵连,深陷文字狱,被乾隆皇帝赐帛自尽,籍没家产。到西林春出生时,几十年过去了,家道早已败落,不复当年荣华。西林春的父亲鄂实峰并没有因父死家败而灰心丧气,一家人开始以游牧为生,然而生活极其困顿。

尽管如此,西林春出生后,虽然是女儿,仍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首先与家学渊源有关,更与西林春惊人的天赋有关。

良好的教育加惊人的天赋,催生出璀璨的才华,西林春以雅正的诗词歌赋而声名远播。

而且,十分可贵的是,她没有像当时的汉族女子一样缠足,日常生活中还喜作男儿装

,爱骑马,娇媚之中显逼人的英气,可谓风姿高妙。

正是这一切,让罪臣之后、一介平民女子西林春脱颖而出,有了改变命运的契机。

读书、写诗、作文,开阔胸襟,陶冶情操,训练眼光和格局。不接受教育能有什么成就呢?

罪臣之后、王子侧妃、清代第一女词人顾太清,为何能福慧双修?

相信自己值得,坦然接受、拥有美好的一切

可以说,顾太清与贝勒奕绘,在道光年间,演绎了一场满清版灰姑娘与王子的故事。只不过,亮闪闪的水晶鞋不是别的,是顾太清惊人的艺术才华。

有人说,她还有惊人的美貌。在当时贵族女子之中,美貌并不是稀缺品。不过呢,才华加上美貌,加上与众不同的行状,这个女子自然更是人间少有的尤物。

那时奕绘,才华横溢,也是满清宗室一个优秀的词人,已娶妻妙华夫人。然而,他是皇族中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与坚持,有深情和操守,是罕见的具有个人意识和尊重自己自主决定权的人。

据说,他与西林春在苏州的一次诗会上初次见面,一见钟情,时年16岁,西林春正式入贝勒府时已经是26岁。他们同年。

这十年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有多少离别,多少相思,就有多少甜蜜爱恋;有多么纷扰曲折,就有多么执着坚贞。十年过去了,他们之间的感情,时间冲淡不了,门第悬殊阻挠不了。反而,经过种种考验,奕绘和西林春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彼此珍爱,牢不可破。

据史书记载,道光初年,奕绘贝勒坚决要让西林春嫁入王府,因她是罪臣之后,按照朝廷繁缛的定规,如实上报绝对不会得到认可。于是,奕绘大胆变通,让西林春拜王府护卫顾文星为义父,以“二等护卫顾文星女呈报宗人府”,西林春因此改名顾春,才成为奕绘的侧妃。

罪臣之女最终入嫁王府,这样的事情现在说起来简单,在当时,可算是惊世骇俗,胆大包天。剔除掉门第的成分,西林春与奕绘可算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爱情长跑,其中只要一个人放弃,就会满地幽怨,风流云散。

相信自己值得,相信所爱的人,与真正的爱携手,坦然接受、拥有美好的一切,这是一个幸福的女子应有的个人素质。

事实证明,他们夫妻相伴的十四年,是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出版诗词集,生儿育女,夫妇唱和,恩爱非常。

罪臣之后、王子侧妃、清代第一女词人顾太清,为何能福慧双修?

负起责任,遇逆境不自弃

道光十八年(1838),七月初七,本是一个欢乐的节日,年仅四十岁的奕绘忽然因病去世。这对于顾太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可以说,奕绘对于她,是丈夫,是知己,是诗友,是亲人,他们志同道合,恩爱情重,没有什么可以把他们分开。然而,疾病与死亡一下子拿去了她的所有。

奕绘去世后,顾太清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昔日贝勒府,常常诗友相聚,奕绘夫妇吟诗作画,与众友唱和,名满京城。又或者,夫妇二人优游于山水之间,其乐融融。现在,人已去,诸事已不可再,令顾太清常常悲恸不已。

恰在奕绘去世后第二年,顾太清又因得罪小人,惨遭构陷暗算,无端生出“丁香花公案“(,流言满天飞起,她被奕绘长子逐出王府,“移居西城养马营,赁数间屋暂居。”备极凄惶。

这时,顾太清写诗给故去的奕绘,直抒胸臆:

陋巷数椽屋,何异空谷情;
呜呜儿女啼,哀哀摇心旌。
几欲殉泉下,此身不敢轻;
贱妾岂自惜,为君教儿成。

安定下来后,顾太清开启了人生另一个阶段的生活。她悉心教养儿女,诗词的创作仍然给她最大的慰藉。只是,从这时候起,风格一变,从清丽洒脱变得深沉哀婉,且更为成熟。

遭遇磨难,不自弃自毁,承担起责任,变得更为坚强,这是一个睿智的女子正确的选择。

罪臣之后、王子侧妃、清代第一女词人顾太清,为何能福慧双修?

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影响力,有用于世

顾太清在奕绘生前就已经是有成就的诗人了,她出版的《子春集》,包括诗集《天游阁集》和词集《东海渔歌》两部分,共约千余首诗。这些诗早已奠定了她”清代第一女词人”的地位,与清代著名诗人纳兰性德等位齐名。

由于她巨大的成就、声名和影响力,以及她持续不断的创造力,顾太清的周围聚集了一大批闺阁诗人。这些名字在清代诗坛上熠熠生辉:沈善宝、许云林、许云姜、钱继芬、陈瑞等等,她们互相唱和,切磋,结下深厚的友谊,取得不凡的成就。

于是,女子“秋红吟社”于道光19年(1839)正式缔结了,并且社课活动频繁进行。这个吟社里的都是闺阁诗人,成员众多,有满清宗室女子,汉族名媛闺秀,涉及到的地域广,持续时间长,而且吟社完全以女子的诗才与友谊相联结,非关男性,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子诗社。

这是了不起的创举,在男权社会,能勇敢地吟诗结社,自己组建、自主活动,发出女性诗人群体自己的声音,是需要创造性和前瞻性的。

除了持之以恒地吟诗作词,参加社课,同时,顾太清还在小说创作上发力。她以“云槎外史”为名,续写《红楼梦》,成《红楼梦影》。

《红楼梦影》语言清丽典雅,书中大量的诗词均出自顾太清自己的手笔,是《红楼梦》最优秀的续本之一。这本书奠定了顾太清“清代第一女小说家"的历史地位。

顾太清在60岁时,因儿子成人,有所成就,得以重回贝勒府,安享晚年,一直到她79岁去世。

罪臣之后、王子侧妃、清代第一女词人顾太清,为何能福慧双修?

不知是谁说过:很多人在年青的时候就死了,只有肉体活着。顾太清经历了璀璨多姿的青年时代,仍然在中晚年以过人的胆识和才华发出巨大的光芒,照亮女性的天空。

可以说,她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也是丰富而完满的,无论是逆境和顺境,她都经受住了考验,完成了一个女子的传奇。

羡君志在,流水高山。问君此际,心共山间水间? 云自行而天宽。月自明而露,新声和且圆。

这正是顾太清自己的写照,说她福慧双修,一点也不为过,而这一切,也真正是她自己努力修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