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电影《误杀》好看吗?感觉怎么样?

话说通航


《误杀》是近两年来翻拍得最好的国产电影。翻拍电影一般有“阉割严重”和“本土化不够”两大问题,而《误杀》把故事搬到泰国拍,既避开了严格的审查,又不会有挑剔的观众说“这不符合我们的国情”,这正是主创们聪明的地方。

就是这样一部中泰合拍的悬疑片,演员一会说泰国话,一会说泰国味的中国话,让我有了一种看《唐人街探案》的感觉,毕竟这种类型的片子还很少,再一看,监制正是《唐人街探案探》的导演陈思诚。随着国产电影的国际化,未来会有更多国产片在国外拍摄,这点值得我们期待。

《误杀》是现在比较流行的“现实题材+类型 片”,不仅是悬疑片,还是现实题材片,甚至还有点喜剧的成分。

悬疑部分的剧情按照《误杀瞒天记》,把大女儿被偷拍洗澡换成被强暴,把听经换成看泰拳。因为原版的故事框架够优秀,所以这部分节奏感很好,剧情不会拖沓,密度很大。总的来说是一部很不错的影片!


影视小陈


看完《误杀》,很不错的电影,特别影片结尾有句台词让我很有感触,——“羊有草吃就够了,他们才不在意会不会被薅羊毛。”

当时看完电影,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好久。可以说真的是非常不错的一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很舒服且真实。用电影贯穿电影,细节太好,细思极恐。前后呼应,逻辑也很棒,这才是国产电影该有的水平!!

公理可以战胜强权 责任与担当任何时候都具有正义感 子不教,父母过 动之以情,或比法律更具杀伤力 《误杀》虽为翻拍,仍不失为一部经典好剧!

好多人说结局自首不完美,是败笔

我倒不觉得结局有什么不好的,男主是个有信仰的人,也是个有担当的男人,他所有的瞒天过海的行为是被逼迫的。他不愿意让他的孩子觉得谎言可以战胜真相,也不愿意欺骗世人,所以只有自首才能救赎他的灵魂。自首一点都不突兀,男主信佛,特别是出事以后,尼姑不收施舍以后,特别是转移尸体时发现素茶当时没有死以后,善良的男主无法释怀。。。

不管怎么说确实是一部好剧,这点毋庸置疑





传播经典影视


电影《误杀》:讲了一个好故事

毫无疑问,《误杀》好看。

01、好人与坏人

《误杀》是关于李维杰一家的故事。

李维杰,孤儿,靠自己的打拼开了一家网络服务公司,和妻子生了两个女儿平平、安安,两个女儿成绩都很优异。家里虽然钱不多,但也幸福。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他们一家会度过平淡的一生。李维杰是个努力过生活的普通人,而且他还是个好人。

好人之所以有意义,需要坏人的出现。对手戏才够好看。而看《误杀》10分钟就能觉得这部电影有可看的感觉,来自于场景的设定和好人与坏人的对手戏。

坏人是桑坤,这个角色是一个扁平人物,简单说就是一个坏警察。桑坤在小卖部赊账吃饭,向商贩收钱,对人都恶声恶气的,大家只能忍气吞声。

不仅如此,桑坤还从受害者的赔偿金中抽水。

起因是警察局长的儿子弄瞎了一个孩子的眼睛,桑坤在小卖部恐吓那孩子的家人,李维杰却在空档时间,用电影里的法子,劝家属去做伤情鉴定,从而起诉。但也不敢表现出是自己说的,桑坤还是发现了是他教的,于是恐吓了一番。

慢镜头的张力,从桑坤走向李维杰时的气愤,以及李维杰脸上不自觉的抽搐,画面本身就很有戏。

明明是同样没有力量保护自己但人,却为别人出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这句话,适合又不适合李维杰这个角色。

李维杰的正义没有被恐惧压垮,但也必须以自保为前提。人会权衡利弊,选择对自己好的决定。李维杰给被害人家属的建议,是情理之中,却是超出了一点自保的界限。这无疑会让桑坤把他视为眼中钉。

自保,是生存的基础。而让李维杰一家无法自保的,却是来自于他们的自保。

02、掩盖的误杀

李维杰的大女儿平平因为成绩优异,被选中参加夏令营。夏令营的费用很高,李维杰不愿意她去,平平骂她爸爸是葛朗台,李维杰晚上悄悄将钱和夏令营的同意书放在了女儿房间。

然而,平平去夏令营,却受到了警察局长的儿子素察的侵犯。

平平回到家,什么也没说。只是对喝饮料很是抗拒。

影片中从一开始并没有呈现出直接的画面,而是用平平被递过去的一杯红色的饮料,和显然要有事发生的背景音乐,塑造了可能发生不妙的事情的感觉,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

而后在剧情里才通过人物的描述、后续发生的事情、手机里的视频威胁等碎片证据佐证这一犯罪的发生。

平平是受害者,而素察很明显不打算就这么放过她。他拿着手机中拍下的视频威胁平平,要求她晚上在她家的车库等他,否则就把视频发出去。

平平很害怕,但这一天李维杰在外出差,为一家酒店修网络,平平的害怕被妈妈阿玉发现。

晚上的车库中,素察打了平平,又去打保护平平的阿玉。平平拿起车库里的锄头,瞄准素察手中的手机,却一不小心砸中了素察的头。素察倒在了地上,正符合片名《误杀》。

另一边,李维杰在看拳赛,一名拳手被打倒在地,医护人员在为他急救。

而这一边,阿玉只是用手指探了一下素察的鼻息,发现没有气息了,就布裹了,放在推车上往外推。

两边的画面交织在一起,拳手打拳击打时候,平平和阿玉也在对抗素察。

看起来电影的寓意十分明确,把这场对抗比喻成拳赛。只不过对手却是素察一家与李维杰一家。

阿玉在推素察出门的时候被院子里的水管绊了一下,推车冲到了水管上,水管破裂喷出水来。小女儿安安刚好去接李维杰打来的电话,没接到,被动静吸引到了窗边。好巧不巧的看到了,素察垂下来的一只手。

阿玉让平平回去哄安安睡觉,自己则把素察埋到了旁边的坟中。安安又看到了这一幕。

李维杰连打了电话,却因为安安放电话的时候没有放好听筒,一直处于忙音。李维杰感觉不安,打车回家看,一看受伤的阿玉和平平,立马知道了发生了什么事。

李维杰想的事情立马变成了如何在与素察家的这场拳击赛中赢到最后。

报警是肯定不行的,无论是从素察的身份还是桑坤所呈现出的警察的表现,李维杰认为这样会让他们连坐牢的机会都没有。

唯一的方法就是掩盖这场误杀,制造不在场的证据,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其实,电影本身讲述的内容很少,很多线索是逐渐拼凑出来的。不会出现说过的事、表现过的画面再放一次,节奏感很强。给出的信息和画面,也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背后的解谜思路也容易理解。

03、合格的对手

整体来说是个好故事,李维杰一家逆转“误杀”的操作思维,也称得上缜密。

无论是利用群众心理制造的证人记忆中的错觉,或是在关键时刻找到引导舆论帮助的方法,将案件推到了一个被关注的事件,让对方不得不退让一步,从而起到自保的目的。

相比李维杰,对手素察的妈妈警察局长拉韫也是一个不弱的对手。发掘证据链、通过电影清单寻找李维杰的操作思路,拼凑出李维杰是如何建造出一整条证据,并且让所有证人为他做伪证的。就连这个擅于“无中生有”证据的人,都无法破局。

拉韫的一长串分析,实际上是从一个分析者将李维杰操作的目的解说了一遍,把剧情中所表述的,为何李维杰要在误杀后带家人出去玩的奇怪现象找到了理由。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个角色通过自己的过往经历拿到了“剧本”的逻辑。但这个角色最后的操作也和她开头的破案思路很相似,找到一个可以恐吓的突破点。

制造迷局和揭开迷局的过程精彩,《误杀》从故事情节和节奏感上,都是一部爽片。从思维上逆转了原本存在的压力,甚至让压力为他所用,这样的操作很有爽感。

《误杀》的现实意义瞄准了青少年犯罪后导致的连锁事件,结尾也将故事的视角从掩盖误杀拔高到对社会事件、安全的关注,也是故事动力尚有余力的结果。







娱乐品翔


  影片讲述李维杰(肖央 饰)与妻子阿玉(谭卓 饰)打拼多年,膝下育有两个女儿。一个雨夜,一场意外,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宁静。而李维杰作为一个父亲,为了保全自己的家人,他不顾一切地决定瞒天…

“误杀”这个故事,已经不是第一次被翻拍了。

最早的一版“误杀”是由印度导演/编剧吉图·乔瑟夫(Jeethu Joseph)自编自导的。吉图是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Kerala)人,这个邦有自己的语言马拉雅拉姆语(മലയാളം 英文:Malayalam),所以原始版“误杀”也是一部马拉雅拉姆语电影,中文翻译成《较量》。

虽然吉图创作的“误杀”故事非常精彩,但由于是方言制作,影响有限

大家最熟悉的印度2015版《误杀瞒天记》,“2号去听经,然后住旅店,3号去餐厅,然后看电影”“爷爷,奶油面包好好吃啊”,就是对这部原作的第二次翻拍。

由于原作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故事,2015年的翻拍版拿到比较高的投资,达到940万美元。

主演有阿贾耶·德乌干和塔布这样的印度大牌明星,语言也换成了印度官方语言印地语。全球获得超11亿卢比的票房,知名度比原始版和第一次翻拍版高很多。

下图为各版本“误杀”,从左至右分别为2013年原作(马拉雅拉姆语)、2014年比较山寨的泰卢固语(తెలుగు 英文:Telugu)版、2015年印度高配全国版以及现在的中国版(国语+泰语)。

几次翻拍在剧情和设定上对原作几乎没做什么改动。中国版《误杀》再次翻拍了这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比如最早爸爸的职业是有线电视承包商,后来仅仅是与时俱进地改成了网络供应商,还有像爸爸爱看电影、大女儿在夏令营被偷拍、误杀了警察长的儿子等等,这些情节都相同。只是每位作者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创作手段。

2018年,改编自法国高分悬疑短片《调音师》的同名印度电影上映。长片版《调音师》的六位编剧对短片做了合理的扩充,悬疑反转的精彩程度完全不输原作,口碑依然很成功。

《调音师》

《调音师》2019年引进后,还掀起过一阵对印度电影高水准改编的讨论。中国版《误杀》的主创中,也有六位编剧,创作模式可能与《调音师》多人编剧小组类似,每位编剧各有不同分工。

从中国版《误杀》目前的口碑看,这次改编算是成功,没有毁原作。我们终于不用再感叹印度电影人的改编能力了。

在重新创作的前提下,又不失去原作的精髓,是编剧面临的最大难题。

“听经”改成“泰拳”是编剧的一次胜利

当你看过1000部以上的电影,这世界上压根没有什么离奇的事情!

当你破过1000个以上的案件


逗比法师


我觉着电影还是不错的,剧情紧张环环相扣,接连反转!

这部电影改编得还算是成功,挺好看的,悬疑剧情很吸引人,感觉每个情节都在反转,你永远猜不到下一秒剧情会是什么。所以这部电影在重新创作的前提下,又不失去原作的精髓,这是最大的亮点。

《误杀》改编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讲述了父亲为了维护女儿,用电影里学来的反侦察手法和警察斗智斗勇的故事。由于是翻拍电影,难免被观众拿来比较。故事背景设立在泰国,从犯罪悬疑的剧情上来说,加入了一些迷影元素,翻拍的效果还是理想的。融入了很多日韩电影精气神,算是靠谱的改编方式,大量推理细节和线索都被保留,破案解谜的爽感逐步递进。

《误杀》中,演员与角色融为一体,让观众首先能够相信和认同这个故事。 角色在故事中入木三分,让电影的可看性更强,尤其是它的结局非常好!

刚刚看完电影,出了影院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好久。可以说真的是非常不错的一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很舒服且真实。用电影贯穿电影,细节太好,细思极恐。前后呼应,逻辑也很棒。


精彩影视剧欣赏


《误杀》是由陈思诚监制,、柯汶利执导,由肖央、谭卓、陈冲、姜皓文领衔主演,秦沛特邀演出的剧情犯罪片。

该电影改编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讲述了父亲为了维护女儿,用电影里学来的反侦察手法和警察斗智斗勇的故事。

李维杰与妻子阿玉来泰打拼17年,膝下育有两个女儿,年届四十的他靠开设网络公司为生,为人也颇得小镇居民的好感,而这一切美好却被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打破。这个充斥走私,贩毒活动的边陲小镇,各种权力交织碾压公平正义。李维杰的大女儿被督察长的儿子强暴,因反抗误杀对方。李维杰曾亲眼目睹督察长滥用私刑,深知法律无用,为了维护女儿,捍卫家人,李维杰埋尸掩盖一切证据,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缝隙中,与警方在身心层面,展开了殊死一搏的较量。

李维杰是一位只读了小学四年级但沉迷于各种电影的父亲,他没文化,但聪明、正义感强、同情下层人民。他教妻子和儿女如何应对警察的盘问,再通过电影中学到的逻辑和推理能力,为一家人制造不在场证据,用心理学方法让证人们不自觉地做了伪证。

电影《误杀》更聚焦于“误杀”案件,犯罪大片与现实题材相结合,话题性十足。十分值得观看。






海阔心无界


《误杀》我看了。

观感达到预期,7.6分的口碑值得拥有。

陈思诚的“唐探”三部曲,前两部都很卖座,在《误杀》转为监制,同样精彩。

《误杀》大程度保留了原版精华,做出了带有华语电影风味的犯罪悬疑作品:

首先,把影片时长从原版的160分钟,精减到112分钟,省去了人物关系铺垫,以及反映人物心理状态的劲歌金曲,使剧情更加紧凑,矛盾更加密集。

其次,在展现人物冲突和画面细节时,利用一惊一乍的影院重低音强化观众的感官刺激,使画面更有冲击力。

《误杀》的剧情节奏把握得很好,但在影片最后插入的街头采访似乎有些画蛇添足,给我感觉是,导演想自己玩点与众不同的,可是玩砸了。

还有,饰演大女儿的演员,块儿头太大,不像高中生;陈冲和肖央演技在线。








老罗看电影


非常精彩值得观看的一部电影,超出预期,大量的推理细节和铺垫,整体节奏把控很好,非常爽。在人性选择的分叉口,每个人都是歧路亡羊。羊,在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作为李维杰犯罪的目击者,第二次作为暴戾警察手下的受害者,第三次无可幸免成为了替罪羊。就像这个世界一样,权,钱,善,恶,并非一直非黑即白,永远有人误杀,也会有人替罪。

肖央,谭卓和陈冲强强对决,谭卓对角色的把控太到位了,片中饰演一个唯唯诺诺的家庭主妇,关键时刻沉不住气,看得人想过去扇一巴掌。陈冲饰演一位高级女警官,一身杀气,一瞪眼,一开口,气场太牛逼。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恶魔。”谭卓说出这句话,整个人都在颤抖,一位母亲,为了孩子,能不惜一切代价这是真的,这场对戏太绝了,全场最佳。

肖央饰演的是一位父亲,没什么能耐,做一个技术工,街坊邻居,口碑好,人缘好,爱看电影。“当你看完1000部以上的电影,你会发现这世界上没有什么离奇的案件。”为了救妻子和女儿,利用电影《蒙太奇》中的手法,制造了一次精彩的逆转和反杀,看着逻辑缜密,却万万没想到,棺材盖上挣扎后血迹斑斑的抓痕,雨中翻尸那场戏,镜头处理非常棒。

本片改编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背景选在了泰国,影片开场的画风有些水土不服,结局会有人失望,但可以理解,非常“求生欲”。

电影误杀影评

《误杀》剧本扎实,完成度极佳,不仅呈现高智商的脑力角逐下的完美犯罪,更以亲情为载体将维杰的父爱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电影里警察滥用职权、阶层对抗等,引发对社会制度的深层思考。

《误杀》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整部电影在素察死掉那一刻起,就好像上了一个“定时锁”,层层推进,让人看得肉紧,完全没尿点,可以称得上今年最好的犯罪悬疑电影。

让我最赞赏的是两位女演员、两位母亲,谭卓、陈冲。一个看温婉贤良的家庭主妇,一个杀伐决断的警察局长,但两人同时都是一个母亲。两位女演员演技毋庸置疑,大家看的时候留意她们的眼神、动作、面容,都很棒。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这句话是电影里让我最深刻的。我记得东野圭吾有本书里面写过:谎言所折射出的,还有人心。《误杀》最重要的表达不是如何完美犯罪,而是人心。

《误杀》英文片名是《Sheep Without a Shepherd》,直译过来就是没有牧羊人的羊。羊在电影中出现了四五次,电影里也有一句台词是“羊只要能好好的吃草,才不会管是谁在褥他们身上的毛呢?”让人联想到羊就是代指老百姓、小人物。

另外,羊在基督教中的意义为替罪、救赎以及牺牲。传说上帝为了考验亚拉伯罕的忠诚,叫他把他的独生子以撒杀了作成祭品献给上帝,正当亚伯拉罕要动手时有个天使加以阻止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前面林子里有一只羊,你可用它来‘祭献’上帝。”于是,亚伯拉罕便把小树林中的那只山羊抓来杀了,代替他的儿子。不知道这个故事是否同时代指电影里的某种意义。

作为一部犯罪悬疑片,这部电影剧情紧凑,环环相扣,非常精彩!演员演技真的没说的,包括两个小演员。尤其是肖央,他真的摆脱了低智商的喜剧形象,这次饰演的角色双商在线,甚至电影结束字幕出来的时候,我后面有个小姐姐说,这个爸爸就是肖央?确实给人带来惊喜!妈妈谭卓跟另一个妈妈陈冲对戏的时候也真是高手过招。有人说,如果当时他们理智点,事情不会那么糟,但是我想说,在女儿受到伤害的时候,有哪个父母是理智的!所以因为家庭和亲情的存在,也增加了故事发展的可能性。谁是受害者,谁又是施暴者?相信每个人看完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麻袋视频


我觉得这电影就是给李天一的父母们看的!

电影《误杀》在2019年12月13号上映,而萧敬腾的歌曲《亡羊》在2019年12月10号发布。让我们再一次受到了震撼,因为在重金属打造下的歌曲,结合电影的紧张气氛,让我们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惧。

萧敬腾的演唱+带有挑衅意味的歌词,让歌迷听出了紧张和恐惧。萧敬腾这次唱的这首主题曲,用了比较低沉的唱腔,所以也把观众一下子拉回到了电影的回忆中去。通过萧敬腾的演唱,我们也听出了主人公的挣扎,还有恐惧。

悬疑曲风让更多的人爱上了这首歌曲。不得不说萧敬腾的这首主题曲唱的真的太完美了,那句:“是谁在暗地角落给一枪”埋下了伏笔,第1次让歌迷感受到听歌也像是在看电影一样,想要通过下一句的歌词了解到底怎么回事儿?而且还能够从歌词中听出人物内心的痛苦挣扎以及无可奈何。

这首歌曲的基调非常符合电影的主题。很多听过这首歌曲的小伙伴认为,萧敬腾的这首歌曲,不管是从基调方面还是从歌词方面,都能够跟电影的情节环环相扣。而且高潮部分也非常的出彩,因为旋律让人的记忆点更加深刻。当电影的情节和歌词能够互相融合时,叙述感和代入感更强,而这首歌曲势必会让人无限循环听。

歌曲的配乐给歌曲本身加了分。电影中的枪声以及爆炸,都通过歌曲的配乐表达了出来,所以我们能够从电吉他以及沉重的鼓点中感受到电影的紧张和恐惧。




博博影视


《误杀》这部电影是由印度影片《误杀瞒天记》改编而成。虽然是改编了印度影片,但改编的非常完美,这也是2019年非常值得一看的国产电影之一,该电影讲述了父亲为了维护女儿,用电影里学来的反侦察手法和警察斗智斗勇的故事。身为父亲的李维杰明知的女儿被人强暴而反抗误杀了督察长的儿子。李维杰也知道法律无公道可言,为了自己的女儿他只能埋了尸体。勇敢的李维杰展开了殊死一搏的较量,虽然李维杰只有小学文化,但为人好学、努力。做人又有正能量,最后他还教妻子和女儿如何应对警方盘问。这部国产电影是非常值得大家一看的。为这么好看的国产电影而自豪,加油、中国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