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那些年我們受感染,陪伴成長的明星和電影都有哪些?

悟空情感交流


1.1986年,由周潤發主演的《英雄本色》

槍戰的巔峰時刻,大概就是這一部《英雄本色》了,代表港片槍戰片中最高的成就。片中周潤發用點燃的鈔票點菸的畫面,以及電影片段感情拍攝得細膩和豐富的手法,都是現在很多槍戰動作片無法與之匹及的。就算現在再次重溫此片,你也不會覺得過時,小馬哥帥氣的義氣形象,深深的烙在我們的心裡,其實這部電影打動我們的,不是精彩的槍戰片段,而是交織在每一個瞬間的兄弟情義。

2.1987年,由王祖賢,張國榮主演的《倩女幽魂》

“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互,只羨鴛鴦不羨仙。”大家應該對這首詩很熟悉,絕貌女鬼,一心有目的性地勾引俊朗小生,誰不會為這仙女模樣傾倒,但純真的聶小倩卻偏偏愛上了這痴痴的傻書生,寧採臣不是不怕女鬼,他也怕,也許是為了愛情,他從一個弱小的書生變得勇敢起來,手無縛雞之力去挑戰千年樹妖,最終在道士的幫助下,戰勝千年樹妖,幫助聶小倩去投胎,相認約定18年後再續前緣,譜寫出一段中國版的人鬼情未了。

3.1991年由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版系列電影

黃飛鴻是廣東佛山一帶一位著名的武打英雄,經過演員李連杰的精彩演繹,成功地把黃飛鴻這個角色重新顛覆,加入愛情,外國關係等因素,使黃飛鴻的英雄形象更加全面,而不僅僅是拘束在單純的父權體系下。藉助此片,李連杰功夫皇帝的地位就此確立,徐克也由此獲得香港金像獎的最佳導演,一時可謂風頭無倆。

4.1995年由無厘頭鼻祖周星馳主演的《大話西遊》

1995年,由周星馳主演,劉鎮偉導演的《大話西遊》橫空出世,本以為票房會大賣,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票房敗北,劉鎮偉導演也因此遠走他鄉,想來無奈。直到兩年後,上天好像跟劉鎮偉/周星馳開了一個玩笑一樣,突然間在大陸火了起來,劉鎮偉也因此重新振作起來,此片不僅是周星馳轉折點,劉鎮偉也因此被稱為後現代主義電影的一代翹楚。

5.2002年由劉德華,梁朝偉主演的《無間道》系列電影

1997年香港迴歸之後,當時一直就沒有多少優秀的電影能支撐香港電影的繁榮,電影市場還呈現下跌的趨勢,直到2002年,《無間道》這一部電影的上市,拯救了當時岌岌可危的電影市場,它被稱為香港電影的救市之作,不談片中四位主角所帶來的流量,就單單說其中的故事情節,拍攝手法以及劇情設置的懸念,就足以讓這部電影稱為經典中的經典。

以上五部經典的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但是也不妨礙大家在看過這篇文章之後,再繼續重溫一遍,也許還能有一些新的體會,最後,記得點個贊哦,謝謝。


趙曙光


您好樓主,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我是一名80後,有好多回憶,下面我都來說說


一:劉德華

劉德華(Andy Lau),1961年9月27日出生於中國香港,中國香港男演員、歌手、作詞人、製片人。1981年出演電影處女作《彩雲曲》。1983年主演的武俠劇《神鵰俠侶》在香港獲得62點的收視紀錄 。1991年創辦天幕電影公司。1992年,憑藉傳記片《五億探長雷洛傳》獲得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1994年擔任劇情片《天與地》的製片人 。2000年憑藉警匪片《暗戰》獲得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04年憑藉警匪片《無間道3:終極無間》獲得第41屆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2005年獲得香港UA院線頒發的全港最高累積票房香港男演員”獎 。2006年獲得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最有貢獻電影人獎。2011年主演劇情片《桃姐》,並憑藉該片先後獲得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同年擔任第4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評審團主席。2017年主演警匪動作片《拆彈專家》。


二:梁朝偉


梁朝偉,1962年6月27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台山市,中國香港男演員、歌手,國家一級演員,畢業於香港無線訓練班第11期。1982年考入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正式進入演藝界。20世紀80年代拍攝了多部電視劇。1984年因出演電視劇《鹿鼎記》中的韋小寶一角受到關注。1990年主演電影《喋血街頭》。1994年憑藉電影《重慶森林》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第3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1997年憑藉電影《春光乍洩》獲得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1998年主演電影《暗花》。2000年憑藉電影《花樣年華》獲得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以及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2002年主演張藝謀執導的電影《英雄》。2003年憑藉電影《無間道》獲得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第4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2005年憑藉電影《2046》獲得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2007年憑藉電影《色·戒》獲得第4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2011年主演王家衛執導的影片《一代宗師》。2014年受邀擔任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2015年1月8日,主演《一代宗師》3D版上映。同年,接拍由王家衛監製的電影《擺渡人》。2016年11月拍攝古裝喜劇片《捉妖記2》 。2015年獲得法國文化部頒授的“法國藝術與文學軍官勳章”。2017年3月,主演電影《捉妖記2》


三:郭富城


郭富城(Aaron Kwok),1965年10月26日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舞者;影視歌舞多棲發展代表之一。1984年考入香港TVB舞蹈訓練班。1990年以光陽機車廣告走紅臺灣,同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對你愛不完》亞洲銷量破百萬。此後相繼推出《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狂野之城》《para para sakura》《動起來》等歌曲,奠定其舞臺型歌手風格。其“郭富城頭”髮型也成為90年代流行文化 。三次獲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2005年成為首位獲得“香港舞蹈年獎“的藝人。2008年舞林正傳演唱會450°旋轉舞臺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2000年後郭富城將工作重心轉向影壇。2001年主演歌舞片《浪漫櫻花》,創造流行櫻花舞。2005、2006年憑電影《三岔口》和《父子》蟬聯金馬獎最佳男主角。2006年憑《三岔口》獲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男主角。2013年憑《全民目擊》獲英國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此後出演星皓影業魔幻電影《西遊記》系列。2016年憑犯罪懸疑片《踏血尋梅》獲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2018年主演《無雙》刷新香港警匪片內地票房紀錄 ,並提名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主演《風雲雄霸天下》《寒戰》和《寒戰2》三次成為香港年度華語票房冠軍,《寒戰2》刷新香港華語影史票房紀錄。


四:李連杰


李連杰(Jet Li),1963年4月26日生於北京市,華語影視男演員、導演、製作人 、武術運動員、商人。1971年進入北京什剎海體校,從而開始武術運動員的生涯。1975年參加全運會武術套路比賽,獲得全能冠軍 。1979年因傷退出武術界。1982年主演個人首部電影《少林寺》,該片打破華語電影在中國內地的票房紀錄 。1986年自導自演動作片《中華英雄》。1991年主演的動作片《黃飛鴻之壯志凌雲》奠定其在影壇的地位。1992年憑藉武俠片《笑傲江湖:東方不敗》獲得更多關注。1995年獲得第3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大陸人士特別獎 。1998年赴美國好萊塢發展,同年出演其在好萊塢的首部電影《致命武器4》。2001年擔任動作片《變種元素》的製作人。2002年因主演武俠片《英雄》而成為美國《時代週刊》的封面人物。2003年憑藉動作片《宇宙追緝令》獲得第12屆MTV電影獎最佳打鬥場面提名。2008年憑藉動作片《投名狀》獲得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2009年成為中國企業傢俱樂部會員。2010年入選美國《時代週刊》“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百人榜”。2011年參與創辦太極禪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2013年在《中華武術》三十年頒獎盛典中,獲得“中華武術30年最具武術影響力人物獎” 。2016年主演古裝片《封神傳奇》 。


五:周潤發


周潤發(Chow Yun Fat),1955年5月18日出生在香港南丫島,籍貫廣東開平,中國影視演員、攝影家,國家一級演員。1974年畢業於TVB藝員訓練班,主演了《網中人》、《親情》、《上海灘》等20餘部劇集。1976年初涉影壇,在80年代憑《英雄本色》、《監獄風雲》、《賭神》等電影成為香港“暴力美學”風格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 。90年代與成龍、周星馳並稱為“雙週一成”。1995年遠赴好萊塢發展。主演了《安娜與國王》、《臥虎藏龍》等多部不同風格的電影,曾兩次擔任奧斯卡頒獎嘉賓。1999年在洛杉磯中國城“中央廣場”留下手印。2000年獲法國多維爾亞洲電影節特別成就獎。2004年憑《喋血雙雄》等影片中塑造的槍手形象成為全美最多人收藏其DVD的男演員前三名。2005年被香港網民評為“經典電視劇小生”第一名。2007年獲美國AZN電視臺 “亞洲卓越獎頒獎禮”終身成就獎。


六:周星馳

香港男明星陪伴80後成長的十大香港男明星

周星馳,1962年6月22日生於香港,祖籍浙江寧波,中國香港演員、導演、編劇、製作人、商人,畢業於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1980年成為麗的電視臺的特約演員,從而進入演藝圈。1981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IQ成熟時》。1988年將演藝事業的重心轉向大銀幕,並於同年出演電影處女作《捕風漢子》。1990年憑藉喜劇片《一本漫畫闖天涯》確立其無厘頭的表演風格,同年,因其主演的喜劇動作片《賭聖》打破香港地區票房紀錄而獲得關注。1991年主演喜劇片《逃學威龍》,並再次打破香港地區票房紀錄 。1995年憑藉喜劇愛情片《大話西遊》奠定其在華語影壇的地位。1999年自導自演的喜劇片《喜劇之王》獲得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2002年憑藉喜劇片《少林足球》獲得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以及最佳導演獎。2003年成為美國《時代週刊》封面人物。2005年憑藉喜劇動作片《功夫》獲得第4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2008年自導自演的科幻喜劇片《長江7號》獲得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2013年執導古裝喜劇片《西遊·降魔篇》,該片以2.18億美元的票房成績打破華語電影在全球的票房紀錄。2016年擔任科幻喜劇片《美人魚》的導演、編劇、製作人,該片以超過33億元的票房創下中國內地電影票房紀錄。


七:洪金寶


洪金寶,1952年1月7日出生於中國香港,演員、導演、動作指導、監製、編劇、製片人、龍虎武師。1961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愛的教育》。1966年擔任動作片《大醉俠》武術指導。20世紀70年代創立動作電影班底洪家班。1971年擔任動作片《奪命雙劍》武術指導,獲得臺灣第一屆金龍獎最佳武術指導。1973年與李小龍合作出演動作片《龍爭虎鬥》。1977年首次自導自編自演動作片《三德和尚與舂米六》並擔任動作指導。1980年自導自演自編殭屍靈幻片《鬼打鬼》,並獲得香港全年票房冠軍 ,是香港殭屍片的開山之作 。1983年憑藉動作片《提防小手》獲得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同年憑藉動作片《敗家仔》中獲得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1985年自導自演動作片《福星高照》打破香港地區票房紀錄,並獲得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1988年憑藉動作片《七小福》獲得第33屆亞太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及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1997年執導的動作片《一個好人》獲得香港年度票房冠軍 。1998年,赴好萊塢發展並主演動作喜劇《過江龍》 。2009年憑藉動作片《葉問》獲得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2010年憑藉動作片《葉問2》獲得第4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2011年獲得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配角獎及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2016年自導自演電影《我的特工爺爺》。2018年,憑藉《殺破狼·貪狼》獲得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八:成龍


成龍(Jackie Chan),1954年4月7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安徽蕪湖,中國香港男演員、導演、動作指導、製作人、編劇、歌手 。1971年以武師身份進入電影圈 。1978年以電影《蛇形刁手》、《醉拳》確立功夫喜劇的動作風格。1980年自導自演的動作片《師弟出馬》打破香港地區票房紀錄。1986年自導自演的動作片《警察故事》獲得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1989年獲得大不列顛帝國勳章。1992年憑藉警匪片《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獲得第2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1993年憑藉警匪片《重案組》蟬聯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1995年憑藉動作片《紅番區》打入美國好萊塢,該片打破北美外語片票房紀錄。1998年主演的動作片《尖峰時刻》奠定其在好萊塢的地位。2001年主演的動作片《尖峰時刻2》創下華人演員主演好萊塢電影的票房紀錄。2005年憑藉警匪片《新警察故事》獲得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 ,同年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海外貢獻獎。2012年被美國《紐約時報》評為“史上20位最偉大的動作影星”第一位 ,同年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為“表演特技最多的演員”。2016年獲第89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截至2019年,其主演50餘部電影全球累計票房超過250億元,並7次獲得香港地區年度票房冠軍,17次獲得華語片全球票房冠軍。


九:張學友

張學友(Jacky Cheung),1961年7月10日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畢業於香港崇文英文書院。1984年因獲得首屆香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而出道。1985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Smile》。1993年發行的專輯《吻別》打破華語唱片在臺灣的銷量紀錄。1995年起連續兩年獲得世界音樂大獎全球銷量最高華人歌手獎。1997年參與策劃的音樂劇《雪狼湖》在香港連續演出42場。1998年獲得第9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2001年獲得第23屆十大中文金曲金針獎。2004年發行首張個人全創作專輯《Life Is Like A Dream》。2010年12月30日至2011年12月29日,舉辦“張學友1/2世紀世界巡迴演唱會”,打破12個月內巡演觀眾人數的吉尼斯世界紀錄。2013年獲得第35屆十大中文金曲金曲35週年榮譽大獎。2016年舉行“A CLASSIC TOUR 學友·經典世界巡迴演唱會” 。1986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霹靂大喇叭》。1989年憑藉劇情片《旺角卡門》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1990年憑藉武俠片《笑傲江湖》獲得第2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1993年出演喜劇片《東成西就》。1996年正式息影。2001年復出拍片。2002年憑藉文藝片《男人四十》獲得印度新德里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2007年在香港星光大道留下手印。2010年主演文藝片《月滿軒尼詩》。2015年主演動作片《赤道》。


十:張家輝

張家輝,1967年12月2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中國香港男演員、導演。1989年在電影《壯志雄心》中出演少年警校學員,開始其演員生涯。1995年簽約無線電視。1998年參演電影《賭俠1999》,獲第1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2003年12月8日與關詠荷在澳大利亞結婚。2004年出演杜琪峰導演的《大事件》。2008年,張家輝與謝霆鋒、張靜初合作主演《證人》,憑藉該片張家輝榮獲第53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以及第46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2010年,出演林超賢執導的警匪片《線人》。2012年,在《大追捕》中飾“王遠陽”,獲得第49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2013年,出演《激戰》獲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第10屆華鼎獎中國最佳電影男演員獎。2015年2月19日,與周潤發出演電影《澳門風雲2》上映 。4月30日,主演的電影《赤道》全國公映。11月26日,自導自演的第二部作品《陀地驅魔人》香港公映。2017年,主演懸疑推理電影《沉默的證人》。


十一:這是我們80後的回憶,幾乎在哪個年代,電影頻道都有他們的身影!!!!


鄉巴佬盤電影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當回答這個問題也不小心哪暴露自己年齡那,時間感覺過的好快,那些曾經的偶像也在慢慢變老,我們也在慢慢的長大,成家,立業。你的這個問題讓我們想起很多。以前的理想的兄弟一定是郝劭文和釋小龍,他們既可愛又特別搞笑。的確,《烏龍院》系列電影是中國不可替代的家庭喜劇。 從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寺廟。寺廟裡有一個老方丈給兩個年輕和尚講故事,它深深地流淌在中國文化的血脈中,成為年少時撫慰心靈的溫暖記憶。這種充滿中國幽默的喜劇片是大家多年來一直痴迷的減壓神器,每當你感到沮喪時,你可以隨便開一個烏龍院系列電影,你也可以立刻治好你的小憂傷。

當你長大後,這種感覺可以回憶起來,曾經的歲月仍然嘲笑如今人類的多愁善感。那年,烏龍院內的世外桃源無法抵禦烏龍院外歲月的摧殘。當我看到吳孟達叔叔還在舞臺上笑的時候,他很瘦,不禁感到難過,給我們帶來這麼多笑聲的那個人已經老了。就像隔壁的叔叔曾經喜歡給你糖果一樣,再見時已是白髮蒼蒼的。如果說星爺是童年記憶中的一個殺手,那麼吳孟達無疑是一部香港喜劇紀念碑,孟達叔45年的電影之旅也是我們快樂童年的縮影。

在香港電影的全盛時期,孟達叔和星爺成了搞笑喜劇片的黃金搭檔。進入電影界40多年來,他從未真正出演過電影。他以陪襯角色出現,為大量一線大牌明星製作綠葉,併成為一名在香港娛樂圈擁有精湛演技的黃金配角。孟達叔經歷了四次婚姻,生了五個孩子。在花甲年,他仍然承擔著三個家庭的開銷。這可能是他一直在演藝圈打拼的主要原因。

然而,開朗的孟達叔很少在鏡頭前展示生活的壓力。轉向大陸市場的孟達叔一方面繼續著屏幕上的笑聲,但另一方面也把他的身體拉了下來。我記憶中的胖叔叔越來越瘦,甚至他去世的消息也不時傳來。曾經孟達叔因過度工作導致的心臟炎症被送往ICU。在隨後的一次採訪中,他把這次經歷描述為一次轉折。除了戒菸戒酒,他還立了一份遺囑。

然而,在過去的幾年裡,當孟達叔回到烏龍院時,讓人們立刻回到了他還年輕的那一年,面對粉絲的喜愛和這種特別的驚喜,孟達叔顯然非常激動:“這讓我想起了很多事情,我似乎非常喜歡在我的生活中表演,直到現在我仍然非常喜歡,這是我存在的最大意義。”

都說永遠不要忘記,會有回聲。希望那一年我喜歡的事物會繼續伴隨或有一個幸福的結局。孟達叔傳達的人生智慧是簡單而有效的:真正的喜劇絕不是刻意的動搖和精明,而是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快樂的生活不是競爭焦慮,而是你輕鬆享受的青菜和豆腐的單純、甜蜜和簡單的味道。

在複雜的世界裡,孟達叔受到大家的喜愛,成為一代人童年的記憶。他甘於犧牲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在這個年代,一個優秀的演員真的不多了,祝福孟達叔照顧好自己。


皮皮哈撩影視


小時候我們沒有互聯網,沒有手機,最大的樂趣就是守在電視機前看一些電視臺播放的電影,條件好的家裡還有VCD、DVD,一放學就會圍著一群小朋友。當時大家非常喜歡看香港的電影,從電影裡面也認識了很多明星,比如說成龍、周潤發、周星馳等,他們的出現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充滿了趣味。

現在誕生了太多的電影明星,有很多的電影,但有些不單純是電影,而是我們兒時的美好回憶。而成龍,是我喜愛的明星之一,他的電影給了我們太多的回憶,陪伴著我們成長。今天給大家大家推薦兩部成龍的經典電影!

《A計劃》

《A計劃》可以說是成龍從好萊塢受挫歸來後的發憤及野心之作。《A計劃》脫出成龍以往影片格局,背景雖然仍是清末民初,劇情卻講述香港水警打海盜的傳奇,影片風格詼諧,堆砌不少搞笑橋段,然故事完整、兼具正劇元素,開闢了1980年代成龍電影的全新劇情模式。 《A計劃》比成龍之前的所有電影都更具現代感,它有一個經典好萊塢電影的外觀,想拍出和《聖戰奇兵》同樣的東西:槍、暴徒、虛張聲勢的武打片段。從《A計劃》起,成龍開始把重心放在大型特技運用和驚險的動作場面上,而將故事背景放在世紀之交,成龍表示那是對英國將香港交還給中國的間接回應,影片寓意香港人管自己的事情比英國人更勝任。

《醉拳》系列兩部

《醉拳》:雖然成龍以《蛇形刁手》成名,但要到《醉拳》才成為明星,《醉拳》沿襲《蛇形刁手》的成功模式,緊抓住最重要的元素,如顛覆傳統的師徒關係,和大反派黃正利的精彩打鬥等。也加了更多幽默與特技式打鬥,《醉拳》挑戰了一個嚴肅的神聖傳說,對黃飛鴻作出一種全新詮釋,不去表現他成年後的英雄事蹟,而是他在成為神話傳說之前的少年時期,當成龍以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詮釋方式來飾演淘氣的少年黃飛鴻時,觀眾們都感到驚訝,一方面覺得對黃飛鴻似乎有些不敬,另一方面又覺得很有趣、新鮮。

《醉拳2》:《醉拳2》堅持80年代以來“成龍電影”逐漸形成的導人向善、弘揚正義的母題,和《醉拳》相比,對人物做了很大修正。成龍扮演的黃飛鴻儘管保留了一些少年天性和無傷大雅的缺點,但對自我的道德約束則明顯大大地增強了。影片還有意加強了父親黃麒英的形象,增加了滿洲武舉人福民祺這一人物,作為黃飛鴻的精神引導者,他除了向黃飛鴻講忍讓、講寬恕、講正直這些個人行為準則外,還要黃飛鴻深明國家和民族之大義。《醉拳2》不但上映時受到好評,而且還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1994年世界十大佳片”以及“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之一。


有些電影堪稱經典,除了電影的登峰造極外,更多的是有我們的回憶,他一直在我們心頭回蕩,不知道大家陪伴大家心中的電影明星都有誰!


一起看影視劇


我是90後,對於我而言,下面的這些明星是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分享給大家!

張國榮

既是歌手也是演員,他這一身獲得過無數獎項,讓我記憶猶新的歌曲如《當愛已成往事》、《深情相擁》、《追》等,除了歌曲他的電影也給我的童年和青春帶來了許多的懷念如《英雄本色》、《倩女幽魂》、《阿飛正傳》、《霸王別姬》等,這些影片陪我們度過了多少幸福亦或是無聊的日子,電影中的角色是否也曾帶給你歡聲笑語,帶給曾經低落的你無窮的能量。現在我們無法再看到他的新電影,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回憶下那些他曾經塑造的經典角色。順便說一句,張國榮是我的男神哦!

成龍

我相信大哥在大家的心中形象已不用小編一一來說了,電影中永遠是那個敢於拼命的演員,生活中永遠是那個帶給我們溫暖,帶給我們幫助的大哥。及時現在年歲已高,仍不忘為我們帶來精彩的電影。

周潤發

發哥,小編覺得他是印證香港80年代的黃金時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角色:許文強、小馬哥、賭神 正哥等。他的表演給人感覺大氣自然,毫不勉強,一切表現,如出本能,只要他站在那裡,就會成為千萬人夢想的化身。同時後背的和齊發偏分的髮型,風衣、墨鏡,自然、大方的舉止,有氣勢的走路姿勢,爆發力的表情,富有激情的肢體語言,冷峻而銳利的眼神、風衣風衣獵獵手持槍的動作以及宏偉的氣魄已經成為“酷”的代言詞。“發哥”讓那時的我們體會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酷”,可你還記得《監獄風雲》、《英雄本色》、《上海灘》以及《賭神》系列電影中他的身影。

李連杰

李連杰,他以內斂、深沉的氣質成為李小龍之後的又一個武術大家,他扮演的霍元甲、令狐沖、黃飛鴻、張無忌等等都成為深入人心的角色,他的功夫使力量與美感結合在一起,從而造就了力量、速度、柔韌三者有機融於一體的武術美感。儘管晚年的他有那麼一絲灰暗的地方,但這也並不影響他帶給我們每個人心中的武俠夢,是他繼李小龍之後又一個將中國功夫在海外發揚光大。可你記得他在《少林寺》、《方世玉》、《中南海保鏢》中的身影呢?

周星馳

星爺,一生坎坷,憑藉著自己對演員的執著追求,創造了屬於他自己的“無厘頭式”搞笑電影風格,他在電影中的一個動作、一個手勢、甚至是一個臺詞都能令你捧腹大笑,儘管現在星爺自己很少參演電影了,但是他正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帶給大家歡樂,搞笑的電影。但是你還記得早年他在《賭聖》、《逃學威龍》、《唐伯虎點秋香》中的身影呢?

梁朝偉

梁朝偉,多年來以乾淨成熟的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帶著一股書生氣,略有陰鬱之感,在出道的20多年裡幾乎和負面新聞絕緣,其性格低調內向,不喜交際應酬,曾被圈內人士認為是娛樂圈中的異類。對待工作,梁朝偉一直兢兢業業,保持著嚴謹的工作作風,是一個外表冷靜內心熾熱的工作狂,對待每一件事都認真投入,但是他塑造的電影角色大多都是細膩,充滿豐富的感情,讓人久久不能忘懷,那你是否還記得《無間道》中的“陳永仁”,《花樣年華》中的“周慕雲”以及《聽風者》中的“何兵”。

梁家輝

梁家輝,從初登銀幕的廟堂之高,到快意恩仇的江湖之遠;從風塵僕僕的市井浪子,到風度翩翩的異國情人;從呆頭憨腦的懦弱書生,到好勇鬥狠的黑幫大佬,梁家輝塑造的電影形象幾乎沒有重複的痕跡,並且都能準確把握人物脈搏,做到人物性格和特定環境的和諧統一。他風趣幽默,相貌骨骼稜角尖銳卻搭配得極有性格,極具古典神韻卻又格外英氣勃發。他多變,你完全看不透他是哪一類演員。他搞笑不比周星馳遜色,演的冷酷政客讓你難辨真假。他不為名聲所動,依然我行我素,在他看來名氣不過是過眼雲煙。他像孤傲不群的東邪似的難以捉摸,你根本無法猜測他下一步會怎麼做。他不求名,演戲只是他的職業。他實際而又簡單,直接但又含蓄,他擁有極強烈的人格魅力讓你為之著迷。可你是否還記得《寒戰》中的“李文斌”,《建黨偉業》中的“範源濂”,《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呢?

黃秋生

黃秋生,給小編的感覺永遠是那麼灑脫,在眾多電影中塑造的“大叔”形象令人難以忘懷,儘管曾曾兩次榮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但和他演技一樣出名的,是他的毒舌,一直以來,黃秋生都給人心直口快的感覺,他經常無所顧忌地大放厥詞,讓人不敢接招。但是他在周杰倫合作的兩部電影《頭文字D》和《不能說的秘密》中的大叔形象還是給人印象深刻。

劉德華

“華仔”,自然不用多說,一生給我們帶來了無數經典的歌曲如《忘情水》、《一起走過的日子》等,電影方面自然也是建樹頗多,塑造了《賭神》中的“刀仔”,《旺角卡門》中的“阿華”,《天若有情》中的“華弟”,《無間道》的“劉建明”等眾多經典角色,而且他飾演的警察或是流氓角色讓人回味無窮啊。儘管現在還是再為我們帶來好看的電影,但是真的害怕有一天無法再看到“華仔”的新電影。

黎明

黎明給人的感覺總是那麼的桀驁不馴、或溫文爾雅、或瀟灑幹練、或單純樸實。在他的影視作品中總能在準確塑造人物外在形象的同時,散發出他的獨特氣質,使熒幕形象立體而感人。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影視作品還是要屬“甜蜜蜜”和“無間道”。







斗城辣媽


那些年家裡窮,那些年家裡沒有電視更沒有DVD,那些年看電影的機會很少,那些年電影都是跑到別人家去看的,但是那些年看的電影卻無比喜歡,不光是電影好看,還有一起看電影的人,都是留在心底最美好的記憶。

那些年陪伴我們的明星一:洪金寶

代表作:《雜家小子》、《鬼打鬼》、《敗家仔》、《快餐車》、《夏日福星》、《富貴列車》、《貓頭鷹與飛象》

洪金寶電影給我們最大的感觸:一個靈活的胖子,古靈精怪地帶給我們歡樂。

那些年陪伴我們的明星二:成龍

代表作:《少林木人巷》、《新精武門》、《笑拳怪招》、《醉拳》、《龍少爺》、《A計劃》、《警察故事系列》

成龍電影給我們的最大感觸:不怕捱打,打不死,打出一片天地。

那些年陪伴我們的明星三:林正英

《殭屍家族》、《殭屍先生》、《靈幻先生》、《一眉道人》、《新殭屍先生》、《音樂殭屍》

林正英電影給我們的最大感觸:有一點怕怕,但是看到九叔出現又充滿了激情。

那些年陪伴我們的明星四:李連杰

代表作:《黃飛鴻系列》、《方世玉》、《中南海保鏢》、《太極張三丰》、《給爸爸的信》、《精武英雄》

李連杰電影給我們的最大感觸:武功了得,一身正氣,是我們最崇拜的偶像。

那些年陪伴我們的明星五:周星馳

代表作:《一本漫畫闖天涯》、《整蠱專家》、《賭俠》、《逃學威龍》、《唐伯虎點秋香》、《審死官》、《鹿鼎記》、《九品芝麻官》、《武狀元蘇乞兒》、《濟公》

周星馳電影給我們的最大感觸:看一部電影從頭笑到尾,全場充滿歡樂。


閒影散霧


小時候看到的第一個電影是《黃飛鴻2之男兒當自強》1992年版的,主演有李連杰和甄子丹,尤其想到李連杰的少林棍和甄子丹布棍打鬥鏡頭的精彩環節和那種功夫瀟灑和飄逸的感覺很懷念啊。然後就開始對李連杰的喜愛了,之後看到了所有《黃飛鴻》系列,認識了徐克導演(鬼才啊,能把想象中的功夫通過電影展示出來),然後又看了《方世玉》系列,搞笑中不失家庭溫馨。這是我開啟電影模式的啟明。後來陸續看到《新少林五祖》、《中南海保鏢》等作品,直到《龍門飛甲》看完後,才發現一代“功夫皇帝”也發出了“寒江孤影,江湖故人”的感慨,總感覺李連杰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似乎是對自己在功夫電影中的詮釋。唉,可惜他老了,打不動了,那種瀟灑飄逸的功夫演示也看不到了。所以李連杰陪伴我成長的明星之一。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109bae4dab834375acc6d89d53a1d17a\

漫步M者


作為90後的我,陪伴我成長的應該是八九十年代的明星和電影,不知道是不是隻有我是這樣的,喜歡看老港片和港劇,對現在的電影或者電視劇很少看。原因是因為現在的影視濾鏡太強了,看著難受,服飾道具過於華麗,沒有真實感,劇情也是讓人覺得臃腫,除非碰到一些能吸引我的影視才會去看。

八九十年代的電影很多,特別是港片,周星馳應該陪伴過大多數90後的童年吧,他的電影簡直像是被刻在腦子中,讓人忘不了,每一部電影都是經典,就算是配角也會搶了主角的風頭。

再往前推推,七十年代許冠文的電影我也看過不少,比如《半斤八兩》、《賣身契》等等。

不光是酒越老越香,陪伴我們成長的電影也是越老越經典,一部電影能看好幾遍,現在的電影能有幾部能做到?


電影星人


作為一個80後,分享下80後的我,陪伴成長的電影吧。

由於出生農村,所以小時候都是看的磁帶的電影,租起來都非常不便,所以那時候什麼電影都好看,看了又看的,後來有了VCD和DVD才好了點,選擇性也多,不過也就是這幾位明星一起成長。

1、林正英,作品《殭屍先生》《殭屍家族》《一眉道人》《非洲和尚》《鬼打鬼》《鬼咬鬼》《人嚇人》等等,小時候最愛,搞笑,恐怖,新奇。

2、郝劭文、釋小龍之所以把他們兩個放在一起,當年絕對被這兩個小孩子圈粉,搞笑鼻祖,《笑林小子》《烏龍院》《龍在少林》《黃金島歷險記》等等。

3、周潤發,發哥的電影,不用多餘的解釋了吧。《英雄本色》《上海灘》《監獄風雲》

4、張國榮,更不用多餘的詞語修飾,《胭脂扣》《霸王別姬》太多太多

5、成龍,喜劇動作鼻祖吧,作品太多了!《醉拳》《A計劃》《警察故事》不一一列舉,太多太多,最喜歡就是動作+幽默。

6、李連杰,標準的英雄形象,動作不拖泥帶水,我認為當你與成龍一樣,都是我的偶像,作品也很多《少林寺》《方世玉》《張三丰》《精武英雄》太多太多

7、周星馳,當星爺出現在我的電影目錄裡時候,我已經不是一個小孩子了,所以星爺的地位真的是無法撼動,作品我認為全部是經典,至今依然看了又看,需要列舉嗎,我認為每一部都要看!

當然還有很多明星,比如元彪,元彬,洪金寶,梅豔芳,萬梓良等等,都很優秀,不一一列舉了。


影淘


我是名90後,小時候看的電影目前能夠記得的比較有限。

有成龍系列《醉拳》(當年用CD機看的)、《蛇形刁手》、《師弟出馬》、《飛鷹計劃》、《警察故事系列》、《我是誰》。長大了看過《奇蹟》(雖然是老電影但是長大了才看過或者小時候看過忘記了)、《大兵小將》、《寶貝計劃》、《十二生肖》、《新警察故事》(這部不咋地)、《神探蒲松齡》(這部不咋地)。

李連杰系列《黑俠》(這一部記得最深)、《給爸爸的一封信》(這一部看了好幾遍)、《黃飛鴻系列》、《精武陳真》、《太極張三丰》、《殺手之王》、《中南海保鏢》(小時候也很喜歡這部)、《倚天屠龍記》、《英雄》、《鼠膽龍威》。長大了看過《敢死隊》、《封神榜》、《龍潭虎穴》、《致命搖籃》、《霍元甲》、《投名狀》。

周星馳系列的《逃學威龍》、《大話西遊》(這一部看過好幾遍)、《唐伯虎點秋香》、《國產凌凌漆》、《食神》、《家有喜事》、《審死官》、《少林足球》、《長江七號》。

還有其他一些像林正英的鬼片和香港的恐怖電影(猛鬼霸王花),小時候看了都不敢去上廁所了,哈哈。好懷戀小時候無憂無慮吧的日子,現在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