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不懂就問”已不適合職場,搜商—“不懂就搜”,才是工作新規則

為什麼職場上開始不歡迎“不懂就問”了

同事A接到領導安排的工作要撰寫一個研究分析報告,其中涉及到一些基礎理論他沒有接觸過,就在辦公室裡面請教大家,剛好我比較瞭解就大概給他說了一下。然後涉及到相關的信息後續他一直都來問我,問多了後我直接告訴他,這些信息很基礎你都可以直接在網上隨隨便便就可以搜到了,A說搜多麻煩啊,問你多省事。他沒有意識到,他省事了,卻把我給麻煩了。

因為平時關係相處比較密切也還不錯,我就委婉的說:行,那等我有空時候再溝通吧,你等不及可以先查。後來A硬是等到最後一刻,都懶得去自己搜索查閱。

而後,在各種工作中但凡有所不明白的,A都懶得自己去搜去找,而是有問題就逮住其他人問。漸漸的大家也不太喜歡回答他,因為職場上每個人的時間都被填充得很充盈,簡單的問題自己不動手,變成張嘴就要,是對他人時間的一種不尊重。

A在這個過程中迷茫了,迷茫為什麼別人不願意說、迷茫自己為什麼總算是問題那麼多。

早在十幾年前,大學剛畢業時候,學校老師、家裡人告誡即將要進入職場的我,在職場要謙遜好學、不懂就問。十幾年過去,這句話只剩後半句是對的了,不懂就問變成了一種個人能力的“負資產”,甚至讓人反感。為什麼會這樣?

“不懂就問”已不適合職場,搜商—“不懂就搜”,才是工作新規則

1、因為現在一般信息唾手可得,甚至複雜信息、知識體系也得來非常容易,隨隨便便在網上一搜就能夠獲得健全的、豐富的信息體系,而自己懶於去搜而總是麻煩別人,在別人看來,確實就是自己“懶”。

2、他人的時間是成本是錢,任何問題在能夠用很容易用搜索就能解決的前提下而去找麻煩他人,就會有種不尊重他人時間的感覺,甚至當問題獲取答案很簡單別人回答起來需要長篇大論時,這時候對他人不尊重的感覺非常強烈。

我認識一個朋友做HR多年了,但是專業能力一直比較低,在遇到問題時也是不喜歡自己去找答案,而來問我。問的問題要麼是一系列非常零散細碎的問題,每個回答起來都很簡單但是非常多,要麼就是很大很系統的問題,回答起來真是一言難盡那種,關鍵這些信息都是網上一找就有大量信息的。比如她會在微信問我人力資源的考核工具KPI和OKR分別有什麼優劣勢,用的時候有什麼注意,這樣的問題我曾經嘗試回答他一下,語音加文字整整解釋了快一個小時,而我的解釋在網上能找到同樣的答案、課程學習,回答問問題後,每每在遇到他提問我都會說你先自己網上查一下。

所以,對於職場人,養成自己找答案的習慣、會去找答案是一種現代職場必備的能力,這個能力就叫搜商。

“不懂就問”已不適合職場,搜商—“不懂就搜”,才是工作新規則

搜商是什麼

搜商是和智商、情商一樣重要的職場新能力,之所以新,是因為搜商是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信息數據及硬件發展而誕生的一個新能力,而它能被定性為重要能力,更是因為現在的信息數據獲得非常容易,並且如果喪失這樣的能力則會比他人在信息獲取上慢,缺乏這樣的能力在很多必要的工作中完成效果甚至完成任務本身都受到影響。

搜商和情商有一些相關,比如很多時候我們“懶”,遇到問題就開口,卻往往忽略換位思考,沒有去想麻煩別人所消耗他人的成本、自己的懶讓他人牴觸甚至反感的感受,這樣看其實是一種情商上的缺乏。

但除了和情商上的關聯性以外,搜商還是一種能力,包括搜的習慣、搜什麼、怎麼搜等等,這幾個方面組合起來就是在互聯網時代會搜的能力、會搜的互聯網時代職業化的素養。


“不懂就問”已不適合職場,搜商—“不懂就搜”,才是工作新規則

如何提高搜商

1、 構建自己的“搜索”思維及習慣

遇到問題時我們喜歡開口就問,那是一種習慣。但往往這樣的習慣背後一個是“懶”,一個是忽視所麻煩人的時間成本。

它和我們日常閒聊中對一些簡單信息的詢問不一樣,缺乏搜商的情形是對於一些必要信息的獲取沒有搜索的底層動機而選擇問,比如工作中的技能、比如一些必要信息的掌握等等。

搜商的第一步就是思維問題,我們覺得找別人諮詢更方便,恰恰零散的信息或者複雜的問題往往容易花費他人很多時間,尤其在職場上的詢問,薪資都是可以折算成為時薪計算的,佔用他人太多的時間來替代你笨可以自己搜索到的東西,那性質上相當於對他人財富的打劫。

所以搜商的第一步,任何系統性知識、解決方案、或者零散碎片的知識信息,你能夠自己查詢搜索到的,都不要是隨意勞駕他人靠大腦輸出。

有個朋友對我說,很系統龐雜的內容網上查閱信息太多了或者看不明白,這樣的問題請教他人也可以吧,這本質上還是一種佔用他人成本,並且很多時候別人其實不太願意只是不好說出來。更多時候現在是很少有內容信息網上查不到的,只是自己不願意花時間,本質上還是想花別人的時間,不想累自己。

所以但凡是自己研究一天內能夠搜索解決的就自己解決,如果超過一天都不能解決的,那麼請教他人也是個系統性的知識輸出,要麼請他人吃個飯,要麼給個紅包。但搜索解決仍舊是最好的答案。

其次任何問題再發現不會時,當你要開口提問前先停留幾秒鐘提醒一下自己,自己先嚐試搜一搜能不能找到答案,或者能不能找到線索自己根據線索找答案。養成這樣的習慣後,才能告別“不懂就問”的習慣。其實內向的性格的人大多數搜商會比較高,因為內向不太愛給別人添麻煩,遇到問題就自己想辦法解決。

“不懂就問”已不適合職場,搜商—“不懂就搜”,才是工作新規則

2、 搜索渠道建立

我常常遇到一些同事朋友在遇到問題在找不到答案的時候,問他們怎麼搜的,他們說百度。這是搜商這種能力的不足,搜索僅僅侷限於少數的渠道,不能整合大網絡世界的各種信息源、找不到信息的端口去對接上。

15年時候在雲南工作,那時候有一個很熱的互聯網熱點事件就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離職信。當時任職公司老闆經營旅遊地產,有的產品很適合這個離職信的主人,老闆讓幫忙聯繫他看看有沒有僱傭合作或者商務合作的機會。僅僅是看到這樣一封離職信,要聯繫到本人感覺挺難。

當時還沒有搜商這個概念,但是互聯網各種檢索數據端口已經很成熟,通過百度找到一些新聞源,瞭解到這個離職信的主人叫做顧少強,是在某地學校擔任的教師,然後還到了大理去邂逅了文藝人。

整合到這些披露的信息後,通過招聘網站任職企業(學校名字)、職位(教師)沒有找到其本人的履歷,但是找到了同一個學校老師的履歷,下載了簡歷後這樣就能通過老師打聽到期本人,同時在當時的朋友網(騰訊旗下實名社交網站)通過姓名、城市、職業等信息後找到了其本人,並且看到其長期活躍,就加好友,隔天就通過建立起了聯繫。

通過不同的通道、不同的方式都找到搜索的目標。

這就是搜商中的搜索渠道能力,對要查詢搜索對象的屬性能夠進行拆解,然後對網絡各類檢索渠道很熟知,然後依據關鍵屬性進行大量的搜索檢索,最終的達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很多人把搜索信息僅僅停留在百度搜狗,而這樣的搜索往往信息龐雜效率很低。但如果你知道搜索專業知識可以在知乎、頭條,搜索人群可以在實名社交網站、招聘網站,你就會發現搜索內容的垂直化渠道會解決了搜索效率和質量的問題。

“不懂就問”已不適合職場,搜商—“不懂就搜”,才是工作新規則

要做到對搜索各類渠道的熟悉應用要做到:

①互聯網的高度粘性:高度的粘性來自於日常網絡使用的高頻,一個脫離網絡的老年人,遇到問題當然不能夠無法透過上網去解決,甚至於在網站搜索到的信息都無法鑑別是廣告還是有效內容,而長期浸淫在網絡世界,對各種具有搜索屬性的網站能述職使用那麼才能夠在搜商上達到一定高度。

②網感強:網感是依託於長期在網絡上的生活搜產生的“感覺”,有了網感你會發現不好找的東西會有其他解決的方式,比如網絡提問、文獻文庫查閱,甚至於常規渠道找不到會有其他渠道或者路徑去實現。當然,網感也是互聯網高度粘性下的產物。

③常規搜索渠道熟悉:必須對主流的搜索渠道非常熟悉,熟悉不是使用幾次就OK,而是使用後對各個搜索渠道的搜索方式、顯示屬性、特點等了如指掌,這樣才能鑑別信息的有效程度,也就更有效的選擇適合的搜索渠道,比如搜索一些生活知識更適合在小紅書上面,比如搜索一些深度知識知乎、比如提出問題獲得解決知乎、悟空問答等等。

④瞭解小眾搜索方式:有很多小眾信息是一般搜索渠道所無法檢索到的,比如一般的搜索引擎是搜索不到微信公眾號的信息內容的,但是公眾號已經沉澱了大量的信息,是個體量很大的信息渠道,而在搜狗裡面有個微信搜索功能,其搜索出來的都是微信公眾號內的內容,再比如要搜索一個人的背景,在實名社交網站如領英、脈脈或者招聘網站就能搜索到,但百度就很難有確切信息。


“不懂就問”已不適合職場,搜商—“不懂就搜”,才是工作新規則

3、關鍵字

搜索的成敗與效率很重要的一點還來自於對搜索對象屬性的分析,得出搜索的關鍵字,並且這個關鍵字還要基於所是使用搜索網站渠道的操作特質。

比如通過招聘渠道去搜索某個人或者某類人,那麼其職位、任職公司、性別、工作年限等是搜索的屬性關鍵字。

在主流搜索引擎搜索某個系統知識技能時,知識技能的名稱、應用場景就是搜索屬性的關鍵字,比如FABE在營銷場景應用、比如新個稅方案下社保如何抵稅等。

搜索屬性關鍵字構建有三步:

①要搜索對象的關鍵字提煉。一般簡單的信息檢索信息直白明瞭,比如鯽魚的做法,那麼簡單直白的搜就可以搜到,但是如果遇到複雜的問題,或者內容很長的問題,就需要進行內容關鍵字的提煉,比如要搜索華為OKR績效考核員工的感受體驗如何,那麼華為、OKR、員工就是關鍵字,把搜索中核心不可替代的內容並且是實詞留下,那就是關鍵字。

②不同搜索渠道的關鍵字使用。比如在不同的渠道搜索某個人的信息,百度等搜索引擎上搜的話就主要搜人名。因為重名人很多,會在加上地域、行業、職位、公司等,搜出來會聚焦於指定人的新聞,而如果到了社交網站或者招聘網站,那麼搜索除了人名以外會有更多的招聘屬性的關鍵字包括性別、職位、公司。

③關鍵詞同義詞的換用搜索。有的關鍵字會存在同義詞或者多種叫法情況的,那麼在線上就可能存在多種不同叫法的信息存在,為了避免信息的遺漏,在搜索中發現信息資源不足情況下,可以把同義詞或多種叫法的重點關鍵字進行調換來搜索。比如要搜索“年底加薪應該怎麼給老闆開口”關鍵字加薪就可以換成漲工資、加工資等。

當然這是在信息知識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本身單個關鍵字就能找到足夠信息,就沒有必要多此一舉。

④關鍵字交叉組合搜索。在不同渠道有可能檢索信息非常大量或者全部關鍵字使用後檢索出來內容太少找不到需要的內容,那麼交叉組合使用檢索的關鍵字,則會能不同的檢索內容。

“不懂就問”已不適合職場,搜商—“不懂就搜”,才是工作新規則

4、 複雜信息搜索路徑及信息整合

很多時候我們要搜索的信息往往比較複雜,而複雜的信息搜索的時候很可能是無法直接得到答案的,這樣就需要有搜索的路徑規劃及信息整合。

路徑規劃如同弄前面案例所說的,比如如搜索一個人,要能聯繫到他就要找到聯繫方式,直接搜人名及“電話”那麼恐怕是無解的,那麼可以通過搜索新聞獲得其姓名→實名網站→添加→建立聯繫,這就是實現的路徑。每個步驟都在不同的搜索渠道中去獲取部分信息,最終得到需求結果信息。

而信息整合則是要將需要檢索的信息進行拆解成為多個信息,然後檢索到不同的信息,然後進行整合。

比如曾給一個求職者做職業發展路徑規劃。他想要從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跨行到金融分析師,需要給他做職業發展路徑。

而這樣的問題再搜索上幾乎很難直接找到答案,甚至於其中金融分析師本身任職資格、企業用人標準都是非常龐大的信息。

在搜索相關信息時,在各個不同的網站搜索金融分析師要的學歷基礎、證件、行業經驗、能力素養要求,然後查詢各種證件考證的要求比如CFA、CPA等,所有的信息加起來有近十來個板塊,搜索到所有的信息後全部整合起來,梳理出來的結果才是自己需要的最終答案。


“不懂就問”已不適合職場,搜商—“不懂就搜”,才是工作新規則

以上總結一下,要建立提升自己的搜商能力,需要四個步驟方法:

1、 遇到問題不要隨意發問,而是自己嘗試搜索,建立自己的搜索習慣與搜索意識。

2、 多使用各種搜索網站,對主流各類網站多使用,掌握各種搜索渠道。

3、 搜索關鍵字的提取及在不同渠道、不同組合下的關鍵字搜索。

4、 複雜信息的搜索路徑規劃及搜索信息的整合輸出。

以上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