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龙华:从滩涂荒地到“网红”公园见证治水蝶变|水润鹏城⑥

2019年12月22日中午时分,暖阳照在观澜河机荷高速段,水清岸绿、沙鸥翔集,市民三三两两游玩休憩。

来自湖南的李先生,与老婆一起带着小孩在观澜河人工湿地玩耍,他2010年来深圳,之前居住在福田,近几年搬来龙华,“观澜河我还是第一次来,听说以前就是一条臭水沟,现在感觉变化很大,非常漂亮,环境优美,人工湿地与河水相映成趣,风景独好。”

龙华:从滩涂荒地到“网红”公园见证治水蝶变|水润鹏城⑥

这成为龙华全区治水提质工作取得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

该区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奋斗姿态开展治水攻坚,“巴掌大的黑臭也不放过”,坚决打赢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

观澜河蝶变:从滩涂荒地变身“网红”公园

元旦前夕,观澜河清湖人工湿地游人如织,这个治水提质工程因为环境善变、风景优美成为“网红”打卡点。两位穿着时尚的年轻女孩穿行在湿地花丛中,不停摆出各种造型。不远处一名摄影师则不停按着快门。

据了解,观澜河清湖段生态治理工程于2007年开工,于2009年投入使用,建成前是河道滩涂荒地及部分苗圃地。“一期建成初期,观澜还属于宝安区,该区域还比较荒凉。”深圳市水务局河道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清湖湿地一期自2009年建成运行至今,在改善水环境的同时,湿地的景观效果、美化环境,提高区域人居环境质量等方面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在生态环境建设及水污染防治方面具有宣传、教育和示范作用。

龙华:从滩涂荒地到“网红”公园见证治水蝶变|水润鹏城⑥

“观澜河清湖段生态治理工程人工湿地是对龙华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尾水(一级 A 标准) 进行深度处理,使得排放至观澜河的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同时兼顾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生态景观游憩休闲功能。”龙华区河道管理部部长龚跃军介绍。

“观澜河清湖段生态治理工程人工湿地面积共 43358平米,其中人工湿地占地面积 31048平米,人工湿地日处理量为 2 万 m3/d。主要采用强化型前处理和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工艺。”

随着清湖湿地二期的建成运行,湿地功能效益将更加显著。

湖湿地二期于2016年2月开工建设,2018年11月建成。工程总占地面积为5.47万m2,其中湿地处理区面积3.68万m2,处理规模为2.5万m3/d。

该工程采用了“生态氧化池+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表流人工湿地”工艺。垂直流人工湿地所配种的植物主要为花叶芦竹、大叶再力花、风车草、香蒲、荷花、美人蕉、金鱼藻等,表流人工湿地选择金鱼草、眼子菜、睡莲及荷花等植物。

污水进入湿地后,通过湿地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将水中的COD、氨氮和总磷进行较彻底的净化,湿地出水达到Ⅲ类水标准,作为河道补充水,排放至观澜河。

为实现湿地具有亲水体验的功能,本工程设计一个亲水体验区。出水经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后,再作为亲水体验区的用水。

高峰水:从不敢在河边聊天到休闲好去处

在高峰水,省市媒体沿河行走,仔细查看水质,发现淙淙清水从山脚流下,河底丝丝水草随波律动,别有一番风景。“高峰水是龙华河二级支流,由于两边是高密度建成区,人口密集,导致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近年经过精心治理,发挥源头山泉水的优势,使得黑臭水沟蝶变为美丽小河。”龙华区水污染治理中心河道部副部长邓佑锋告诉记者。

谭先生来自重庆,在高峰水旁的赤岭头村居住了30年,他亲眼见证了高峰水由黑臭到清澈的变化。“原来水是浑浊的,散发臭味,颜色发黑,我们站在河边都不能聊天,一聊天就被一股臭味熏到。2018年开始高峰水开始变清,2019年达到最好状态,成了附近居民茶余饭后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龙华:从滩涂荒地到“网红”公园见证治水蝶变|水润鹏城⑥

今年可实现所有河道清水长流

值得注意的是,龙华水体1大流域水系24条河流都属雨源性河流,大都河道短小,生态基流不足,进入雨量不充发的季节,大部分断流干涸。

为了进一步提高龙华辖区内河道水环境,龙华区生态补水一期正在建设,补水二期也已全面启动。按照规划目标,到2020年,龙华区将实现辖区所有河道生态补水全覆盖,届时可实现所有河道清水长流。

清水长流,碧道蜿蜒,龙华将持续书写人与自然、城市与环境、产业与生态相融相谐的新篇章。

链接

数说龙华治水

近年来,龙华区水污染治理累计完成投资151.08亿元,其中2016年完成投资9.88亿元,2017年完成投资23.6亿元,2018年完成投资

46.6亿元,2019年计划投资71亿元

2016年至2018年,龙华区累计完成正本清源小区改造852个;2019年计划完成1155个,超过历年总和。

【记者】 陶清清

【摄影】朱洪波

【作者】 陶清清;朱洪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