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寒假來了!家長要多用“閱讀”餵養孩子,比報再多培訓班都強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老師。不久,我們將迎來寒假,家長朋友要利用好寒假的假期時間,充分發揮"特殊"身份的作用,陪伴孩子過一個充實、健康、有益的寒假。

很多家長都深知孩閱讀的重要性,都想及早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孩子讀的書都會內化成他的氣質、談吐、胸襟,使他生活得更加從容。

現如今,中小學生的閱讀情況並不理想,很多孩子為了考試硬著頭皮去閱讀,對閱讀並沒有興趣。就算是為了考試,孩子們也沒有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式去閱讀,大部分只是按照考點直接找出內容梗概以及相關知識點,進行機械化背誦,最終造成閱讀能力的缺失。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培養閱讀興趣要儘早著手,孩子長大上學後就越來越難保障閱讀時間了,閱讀也難免會囫圇吞棗。所以,家長更加要抓緊寒假這一大段時間,多用"閱讀"餵養孩子,充分利用假期生活。

寒假來了!家長要多用“閱讀”餵養孩子,比報再多培訓班都強

培養閱讀興趣,比報更多培訓班都強

優秀的家長應該對孩子寒假生活有個規劃,讓孩子在一個月的假期裡既放鬆身心,又能增長見識。說到增長見識,很多家長就會花錢送孩子到培訓班、特長班,這似乎對孩子很負責,但只懂得花錢,未能陪伴孩子成長,仍舊是不足夠的。

而且,培訓班的內容相對比較固定,課程很難適合所有的孩子。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家長應該針對孩子的興趣點來進行教育。

其實,閱讀是一種積累,閱讀能力的培養也是在平日的生活和學習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要想培養閱讀興趣,就先從養成閱讀習慣開始。

難得有大段的假期時間,家長就可以多陪伴孩子認真地閱讀幾本他們喜愛的書。如果孩子還沒養成愛看書的習慣,那就要每天抽一點時間與孩子一起閱讀,在家長的陪伴和引導下,孩子會慢慢地培養起閱讀的興趣,愛上閱讀。

寒假來了!家長要多用“閱讀”餵養孩子,比報再多培訓班都強

做好榜樣,營造閱讀氛圍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給孩子營造一種讀書的氛圍,例如我們可以在孩子的床邊、書櫃、學習的書桌、課堂的茶几等孩子經常活動的地方,有意識地多拜訪一些適合孩子閱讀、孩子感興趣的書籍,讓孩子隨手就可以拿起一本書來翻一翻。

可是,有一些家長為了保持環境的整潔,認為把書隨處亂放是不好的習慣,那麼我們也可以專門安置一個書櫃,放滿書籍,給孩子一個安靜自由閱讀的空間。

閱讀的興趣是潛移默化培養出來的,孩子培養閱讀興趣,需要家長的監督,也需要家長的引導。作為家長,我們總是低著頭看手機、玩電腦,沒一點看書閱讀的樣子,孩子也會受到影響。

家長要適時關掉電視、離開電腦,閒暇時間與孩子一起閱讀,營造閱讀氛圍,起到好的榜樣作用,才有利於孩子讀書興趣的培養。

寒假來了!家長要多用“閱讀”餵養孩子,比報再多培訓班都強

孩子應該看什麼書?

實際上,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孩子感興趣的書目類別都不一樣,科技類、天文類、故事類……就算是漫畫也會對孩子有一定的幫助。而且,每個老師推薦的書目不盡相同,不同孩子的興趣愛好也有差異,選擇的課外讀物自然也會有差別。

我們常看到很多孩子在小時候就對閱讀失去了興趣,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

家長硬塞給孩子看不喜歡的書籍,孩子也只能強撐著作出閱讀的樣子,久而久之消磨了孩子的閱讀興致。以後想要再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就難上加難了。

不必把閱讀範圍框得太死,只要使積極、健康、向上的書籍,都可以鼓勵孩子閱讀。

多閱讀名著

此外,有一類書籍家長一樣要多讓孩子閱讀,就是課標推薦的學生必讀名著。閱讀名著的好處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幫助孩子理解語文課堂內容,提高學習成績。

名著閱讀是中考必考的考點之一,考查的內容以課標推薦名著為主,題目也在其中出。閱讀名著不僅能取得理想成績,還能提高閱讀水平。

附:初中生語文新課標必讀中外十大名著作品目錄:

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2、《魯濱遜漂流記》

3、《格列佛遊記》

4、《繁星.春水》

5、《童年》

6、《西遊記》

7、《駱駝祥子》

8、《水滸傳》

9、《名人傳》

10、《朝花夕拾》


閱讀方法推薦

想要提高閱讀的效率,就需要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

1、感官調動法:

很多文學作品,特別是名家名著,其思想性和文學性對孩子而言都是很深奧的。孩子如果囫圇吞棗地閱讀,那麼就只會一知半解,沒有獲得什麼收穫。

所以,閱讀要認真,想要加深理解就要調動各種感官,做到四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讓孩子認真品讀精彩的片段,仔細思考,最好還能做摘抄,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把閱讀與思考結合起來。

這樣既能加深對文學內容的理解,也能加深思考深度,有助於提高寫作能力。

寒假來了!家長要多用“閱讀”餵養孩子,比報再多培訓班都強


2、反覆閱讀法:

一個朋友的女兒特別愛看書,對喜歡的書愛不釋手,常常都將一本書翻看個兩三遍。特別是名著,經常反覆閱讀。例如《格列佛遊記》這本書足足看了四遍,每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想法,有不同的收穫,會獲得更多的信息,就是"常讀常新"。

因此,閱讀書籍最好要反覆看,在重新回顧中加深記憶,"溫故而知新"。

寒假來了!家長要多用“閱讀”餵養孩子,比報再多培訓班都強

3、影視作品輔助法:

面對不認識的字詞,還有一大段一大段文字,孩子理解會很費力,而且常會感到枯燥無味。記得小時候語文老師教我們新的文章,都會讓我們觀看與文章有關的電影。例如讓我們看電影版的《駱駝祥子》、《百鳥朝鳳》、《城南舊事》等等。

電影中人物的表現更加生動形象,看一次電影孩子就能很好地把劇中人物、情節,甚至是一些細節記住。

但是要注意的是,影視作品不可代替名著閱讀,只觀看影視作品而忽略閱讀是不可取的。影視作品是對文學作品的在創作,其情節有刪減有改動,很難保證兩者情節完全相同。

所以,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用影視作品代替書籍,就要及時去糾正,以閱讀為主,影視為輔,在兩者的對照對比中,幫助孩子更好地感受文學內涵。

4、講述法:

孩子喜歡讀一本書,就會與他人分享,常常滔滔不絕地向家長講述精彩的故事情節。孩子講得眉飛色舞的時候,一方面加深了對文學作品的印象,一方面又鍛鍊了記憶力,而且還提高了表達能力,幫助很大。

在孩子講述故事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耐心傾聽,就算孩子一時沒記住也不要感到不耐煩,還要繼續孩子鼓勵,維護孩子的熱情。

同時,家長也可以給孩子講述故事,睡前講童話故事,等孩子在長大一點講文學故事,與孩子一起討論分享,讓孩子把文學作品聯繫生活

寒假來了!家長要多用“閱讀”餵養孩子,比報再多培訓班都強

最是書香能致遠,家長的閱讀引導能把孩子領進文學的世界,正所謂"開卷有益",開始了閱讀,孩子自然就有發現、有感悟、有思考,在他們生命裡留下不可磨滅的烙印。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