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此地曾屬於中國,獨立後囂張跋扈欺負鄰國,讓中國人吃了大虧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曆史的國家,周邊許多小國都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甚至有些小國在歷史上就歸屬於中國,至今還保留著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然而也有個別壞的國家,獨立後就欺負中國。

此地曾屬於中國,獨立後囂張跋扈欺負鄰國,讓中國人吃了大虧

這個不仗義的國家就是緬甸,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即便是在旅遊業發達的今天,中國人走出國門會去許多國家,卻很少有人去緬甸旅遊,其實緬甸和中國一樣,有著悠久的文明

人們對緬甸印象可能來自於抗日時期,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抗日,在那裡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保衛了與中國相連的滇緬公里,這是抗戰期間中國唯一對外的一條公路,從這點來說兩國是互惠互利。

由此也可以看出緬甸是一個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地方,曾經有軍事分析專家說過,控制了緬甸,就等於是在西方世界釘下一顆釘子,其實這樣一個重要的地方,在歷史上是屬於中國的一部分。

最早是在漢朝漢明帝時期,有準確的歷史資料記載,漢明帝冊封緬甸的哀牢王位部族首領,在其地域上設置永昌郡,派遣漢朝官員前往治理,後來在三國時期,緬甸的部分地區歸蜀漢治理。

緬甸地區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比較晚,一直到1044年才出現第一個統一的帝國,史稱蒲甘王朝,該王朝在13世紀初期達到頂盛,其佛教非常昌盛,建造的寺廟有3000多座,保留至今的有100多座。

此地曾屬於中國,獨立後囂張跋扈欺負鄰國,讓中國人吃了大虧

蒲甘王朝有點倒黴,遇上了強大蒙古軍,1287年,忽必烈率兵攻打蒲甘王朝,使其喪失了獨立性,不久之後滅亡,在蒲甘王朝之後,緬甸這片土地上又崛起了4個王朝,這些王朝都比較囂張。

不僅侵犯周邊國家,甚至還敢招惹中國,在明朝時中國派兵征討,由於對地域環境不熟悉,儘管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巨大代價,一直到萬曆年間才徹底解決了緬甸的問題。

當時緬甸是東籲王朝,其國王被趕走,各地土地紛紛上表,表示願意歸屬大明,從此緬甸才算老實下來,不過到了最後一個貢榜王朝時候,中國也進入清朝時期,緬甸又躁動了起來。

清朝初年,康熙、雍正期間國力強大,緬甸不敢招惹清朝,一直到乾隆帝時期,1762年,緬甸按捺不住野心,貢榜王朝一心想要擴展領土,竟然發兵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

其實在此之前貢榜王朝的野心就流露出來了,只是乾隆忙著平定準格爾才沒有搭理,後來騰出手了,乾隆便發兵緬甸,展開了反擊作戰,先後派出5萬多人出征,損失頗大,緬甸也從此一蹶不振。

此地曾屬於中國,獨立後囂張跋扈欺負鄰國,讓中國人吃了大虧

清朝吃虧主要是陷入叢林戰鬥中,不是緬甸軍隊的對手,否則清軍騎兵輕易碾壓緬甸軍隊,一直到18世紀末,清朝和緬甸簽訂合約,戰爭才得以結束,邊境恢復了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