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汉武帝强大骑兵战力,起源于刘邦的白登之辱

引语:

公元前196年,刘邦平定淮南王英布的叛乱,回到故乡沛县时,即兴创作《大 风歌》,最后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实际传达出刘邦对北方匈奴深深的隐忧。公元前200年,刘邦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城,看到匈奴强大的骑兵,起初提兵北上消除匈奴隐患的豪情壮志,顿时烟消云散,留下的仅仅是如何建设强大骑兵部队的担忧。此后惠、文、景朝做了大量建设骑兵工作,同时汉朝精英人物也在不断探索建设骑兵的具体战略,为汉武帝一朝骑兵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汉武帝强大骑兵战力,起源于刘邦的白登之辱

一、汉朝初年的骑兵规模有多大?

从汉朝骑兵建设的战略中,更可以看到骑兵建设的影响向马政、财政等方面延伸。汉初骑兵的建设总体战略的形成据《战国策》所载,战国时代各国的骑兵规模都维持在万骑左右,与游牧民族全军皆骑兵不同,还是以步兵为主。秦末几年战乱,国家凋敝,汉初"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因此汉初骑兵规模不可能很大,汉初沿袭战国规 模可能性比较大。彭城之战后,刘邦虽受项羽刺激,加强了骑兵建设,成立一支以灌婴为统帅的独立的骑兵部队,但与匈奴骑兵相比就相形见绌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汉武帝强大骑兵战力,起源于刘邦的白登之辱

据《史记》 记载灌婴垓下之围后,统帅5千骑兵追击项羽;韩信破赵时也有2000骑兵,抄袭陈余后方。另外卢绾、刘贾率领2万人去平定楚地的部队中也只有数百骑兵, 这"数百"按1000人算,步骑之为20:1。

据李开元先生考察,刘邦发布高帝五年诏时,军队人数大体为60万,其中可能还包括后勤部队,如按20:1来计算,也总共才3万人,加上独立出来的5000人,韩信的2000人以及个别将领的骑兵人数稍微多点,算1万,总共才4万人。

这规模与匈奴是无法相比的,怪不得刘邦白登之围后,顿时失去与匈奴进行战争的信心,转而寻求和亲。刘邦虽与匈奴和亲, 但心头隐忧确实不曾放下,这也是后继统治者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汉武帝强大骑兵战力,起源于刘邦的白登之辱

二、惠、文、景朝的骑兵建设

惠帝、吕后时期虽然很多决策不载于史册,但对骑兵建设应该也没有放松的。 汉文帝即位之初征发骑兵,数量规模,如:"汉文帝三年,……其发边吏骑八万 五千诣高奴"。这部分骑兵只是边境的,主要是骑吏。这可能是之前立功的骑兵也在征发之列,数量达八万五千人,还有中央北军系统的骑兵没算。由此,可以反映惠帝、吕后执政时期并没有放松对骑兵的建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汉武帝强大骑兵战力,起源于刘邦的白登之辱

文帝十四年;"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军渭北,车千乘,骑卒十万",这时骑兵征发数量突破十万大关,细节无从得知了,但是这一成果足以反映,汉朝统治建设骑兵的努力。这从另一材料可以得到佐证:"是以文帝中年,赫然发愤,遂躬御鞍马,从六郡良家材力之士,驰射上林,讲习战阵,聚天下之精兵,军于广武勒车骑材官士,募郡中勇敢,部署将印"。 综上所述,惠帝、吕后和文帝初年,都一直在建设骑兵,不过主要应该侧重基础建设,如训练、马政、骑兵数量规模的扩张等。

直到文帝晚期和景帝时期骑兵建设全面铺开,才站在战略的高度,高屋建瓴,为汉武帝时期发动大规模骑兵抗击匈奴,奠定了基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汉武帝强大骑兵战力,起源于刘邦的白登之辱

三、贾谊的“以夷制夷”思想

汉初最先设法解决匈奴问题的应该是贾谊。其实解决匈奴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有强大的骑兵,朱绍侯先生就指出,白登之围汉朝兵力与匈奴相当,只是骑兵差距过大。

贾谊对匈奴问题提出战略是,设置属国,以匈奴骑兵对抗匈奴,实行以夷制夷的战略:“ 陛下何不试以臣为属国之官以主匈奴?行臣之计,请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 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贾谊设想从辽东到陇西都设置属国卫边,但是此时贾谊提出属国战略,有点不合时宜。

匈奴军事属于强势的一方,不可能有很多匈奴骑兵部卒投降,因此文帝并未采纳。文帝中年也赫然发愤,迫切希望建立强大骑兵,但还是缺乏具体战略指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汉武帝强大骑兵战力,起源于刘邦的白登之辱

四、晁错的《言兵事疏》

文帝晚期,这时晁错一封《言兵事疏》送到手中,可谓是纲举目张,这既是对付匈奴的总体战略,也 含骑兵建设战略,下面详细分析节选这份兵法力作,以窥探汉朝骑兵建设战略。

非陇西之民有勇怯,乃将吏之制巧拙异也。故兵法日:"有必胜之将, 无必胜之民。"由此观之,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不可不择也。《言兵事疏》

晁错《言兵事疏》中强调匈奴数次入侵,不仅仅是掠夺财富,更加严重的是,民气破伤,必须要尽快加强军队制度等规划建设。因此,首先应当重视将领的选择。这对汉朝骑兵部队将领的选择也有指导性作用,此后 文、景着力留意骑兵将帅之才,并加以保护,如李广等。汉武帝时期更是大举启用善于率领骑兵作战的将领,如卫青、霍去病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汉武帝强大骑兵战力,起源于刘邦的白登之辱

除此之外,晁错还要求将领对部卒进行严格训练,并且懂得在不同地形利用不同兵种,充分 发挥各兵种在战场的巨大优势。这在武帝时期对匈奴作战中也得到体现,卫青、 李广都利用武钢车以防御,然后派出骑兵进攻等,车、步、骑协同作战取得辉煌战果。

总结:

贾谊和晁错这些战略的提出对东汉骑兵建设产生也巨大影响,东汉时期虽然省罢牧苑,以属国骑兵为主要边防力量,但还是沿袭晁错提出的"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的车、步、骑协同作战的战略。只是东汉时期采取的是守势。西汉则是主动进攻较多,对骑兵建设的力度也更大。贾谊同晁错这些战略的提出,不仅为解决匈奴问题,找到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经过汉武帝的切实操作和执行后,还使得两汉民气高涨,军威大盛。后来汉武帝刘彻在三次大规模征讨匈奴战役中的获胜,也洗去了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所遭受的白登之围和被逼和亲之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