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農村常見的“輪流養老”,專家認為合理公平,為啥老人不願接受?

餘建陶


丨這就叫兒多女多眼淚多,我們村有兩戶其中一戶三兒一女,其三兒因多種原因沒成家,老倆口始終跟老三過r,過的非常幸福安然,後來只剩一個老母親依然跟老三過,直到終老,其它子可能經濟上出點,看病復擔點,

另一戶一兒二女,女兒出嫁,一兒沒成家近年只有母親,就這個兒子養著,母子相依生活的也很好,

有些戶多兒多女都成家自立了,對老人是你靠他他靠你,兒不相兒女不相女,有的戶因養父母打上公堂!舉個例子年青人交養老保險,你家老人才能領養老金,有的戶真不交!有的老倆口為了能領到養老金每年給兒子兒媳交保險每人每年三百元!f

說輪流養,每個家庭都大小有矛盾!早以行成,兒子好點兒媳來之外鄉,各有各的皮氣,本來很安靜的小日子,突然進來倆老活業。身體好還好點,如病病痾痾,髒髒乎乎!她們就算無奈按受,有好臉嗎?!

當老人也得有資格!如老前有錢有權有勢,給兒女們打下一片天地!淨下了萬貫家財,或是有地位有名份有自主資財!有優厚的退休金!子女現在的飯碗都是靠老人的資格得來的!這樣兒女敢不待見!敢罵他!

真無產階級老公社社員,靠每月一百元養老金。其它一無所有!結果可想而知了!!


和平174978866


關注【鄉村關中】分享新銳思想,解答實事求是,評論有理有據。洞察社會萬象,打開腦洞天窗,開啟新生思維。

古話說:一娘養十兒女,十兒女難養娘。人到老年,生活不能自理,養老就是大問題。尤其是農村人,失去勞動能力,又沒有養老金,現在又隨著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讓農村傳統的“養兒防老”日益困難。我們看到,現在農村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養老成為農村人面臨的最大難題。對於城市老人而言,退休有養老金保障,且養老機構完善,養老根本不用愁。但對農村老人來說來說,如果生活能夠自理,基本上不用兒女操心;而當喪失勞動能力後,子女養老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我是【鄉村關中】,職業農民,農技從業者,“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然而,每個兒女的家庭狀況不一,對贍養老人方面表面上看風平浪靜,但私底溝通可能風起雲湧,導致兄弟姐妹間矛盾日漸增多。但就各地農村農民的實際狀況來說,農村老人養老採取兒女“輪流養老”的方式也純屬無奈,但相對來說比較公平,子女可以根據安排完成自家的農活。雖然專家認為這種做法合理公平,可作為老人打心底未必歡喜接受。作為“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認為有如下幾點:

第一,老人頻繁換地方無歸屬感。

土話說的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狗窩”。農村老人年邁生活不能自理,那隻能由兒女採取“輪流養老”的辦法,這樣看似公平,也給他們處理自家農活的時間,但這樣做會讓很大一部分老人無所適從,這是因為上個月在老大家,這個月在老二家,下個月就得去老三家,如此頻繁的更換居住環境,一定給老人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壓力。而老人在子女的家庭中借住被照顧,看似公平完美,但大多數的老人內心真實需求是要一個穩定的居住環境,捨不得朝夕相處的鄰居和自己心愛了一輩子的故土,但這又有什麼辦法呢?

第二, 這樣容易造成子女家庭矛盾糾紛升級。

現在農村子女的生存壓力也很大,到這個時候,一般都到了上有老下有小,老人都是依靠家庭和土地來養老,靠子女和種地來維持日常的生活。因為在農村種地收益低,為了維持家庭正常開支,這時基本都是夫妻兩人進城打工,或者從事其他勞動增加收入。而一旦家裡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照顧時,就得需要其中一方在家照顧老人,這時兒女的經濟壓力可想而知,孩子要上學,父母老了要看病就醫,還要想在城裡買房,還想買車,這樣久而久之,就使得子女家庭中夫妻關係日益加劇。正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或許就是如此產生的吧,從而導致出子女家庭矛盾不斷升級,兄弟姐妹反目為仇者也比比皆是。

第三,容易造成子女之間的勾心鬥角。

我們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是萬萬不能。對農村人來說,本身就沒有什麼經濟來源,大多都是靠種地收入,但近年來種地收入實在太低,又面對現在物價高漲,消費不斷升級,迫不得已,只能進城打工,一旦子女上學,父母養老等這些方面都要花大錢,這時經濟將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兄弟姐妹間在父母養老問題上,經常會出現“親兄弟明算賬“的情況,而在贍養父母的問題上,子女較多的家庭在自身經濟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關係就會變得逐漸緊張,一點小事也會引起明爭暗鬥。作為老人看在心裡,卻又無能為力,畢竟都是因贍養自己而引起的,但也毫無辦法,只能無奈嘆息,埋藏心間,而在內心深處隱隱作痛。

第四,老人總是不願意離開自己生活的地方。

老人住了一輩子的地方就是他們的家,他們一輩子在自家生活,什麼都習慣了,經年從這裡出去到田地裡耕作,又回到家裡歇休;從這裡挑水回來,從這裡走到村口,從這裡走進村莊,這裡的一切都是他們生活中的所有,他們熱愛這裡,記憶這裡,這裡盛放著他們一顆年老的心,也盛放著自己的靈魂,而今因為養老,卻輪流在子女家裡折騰,心裡的那種傷痛,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也只有在深夜裡無序地哀嚎,但也沒有辦法!

第五,“輪流養老”的原因是子女把老人看成是負擔。

農村老人沒有退休金,當失去勞動能力後,也就沒有了收入,這就需要子女來贍養,但農村子女都有自己的莊稼要種,有自己的事來做,增加家庭收入。所以,這在農村就出現了“輪流養老”的情況,其原因是子女把贍養老人看成了生活的負擔,沒有一個子女願意獨自照料老人,於是就是採取這種折衷的做法。雖然我們常說,贍養老人是子女的法定義務,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但在農村,多子女的老人並非是“多子多福”,而是互相推責。這種行為和做法的確非常傷透了老人的心,那為什麼農村老人的養老這麼艱難呢?這值得我們所有人的思考。

總之,無論如何,贍養老人是子女應盡的義務,父母把我們養大,等到父母年邁的時候我們就該負起相應的責任。雖然現在社會競爭壓力持續加大,但年輕人在父母身體硬朗時,就需要多多努力奮鬥,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能安度晚年,享受人生幸福。相信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農民經濟水平的提高,這種現象一定會消失,讓每一個老人都能享受天倫之樂,安享晚年。不能因為“公平”而傷了老人的心!

條友們,對這個問題有何高見?我們留言評論區恭候。


本問答權屬【鄉村關中】,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本題作答:職業農民、農技培訓師“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基哥。


鄉村關中


村裡有個老太太,四十多歲守寡,養大了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帶大了孫男娣女一大幫,兩個兒子一家一年輪流住,大兒子住樓房去了,她就和孫子說,跟你爸媽說,讓我一直住你們這吧,結果孫子說,奶啊,讓你搬家你就搬吧。一到搬家的時候,太太就哭,她覺得哪裡都不是她的家。我們家老太太,先後找了三個老頭都死了,後來回來了,我們讓她跟我們住了好幾年樓,現在平房住,偶爾去閨女家吃飯,天天不知足。人啊,在那裡養老都一樣,能跟媳婦,子女相處融洽,才是最重要的。都說老人難,子女容易嗎,能給你安排好吃住,就挺好的,做人也不能奢望太多。富裕的多出點錢,不富裕的多出點力,把老人伺候的也挺好的!


溫暖wo的心


說說我家

奶奶活到一百零二歲。

在她活著時,兒子們分家。也是輪流著養。一年後,就不願意了。她對我說:“太麻煩,不習慣了”。在我姑姑的調說下,就在她願意的小叔家住養。我們每個人出錢。

在一五年,奶奶不小心摔倒了,傷了股骨。因為父叔輩年齡大。就由我們孫子輩輪流照顧。

記得,奶奶動手術那天,我特意請假去市裡醫院照顧奶奶。基本叔孫都去了。

我看過,病人請人護理。親人的護理是最好的!

“生兒以防老”是最正確的!


PPL64


我今年61歲了農村人,患有心臟病(不是好嚴重),有倆個兒子,孩子們大學畢業後都在外面參加了工作,自己和老伴在家,一年賺點小錢來維持自己生活,正真動不了孩子們只能把幾個錢在家,城市生活不習慣,不存在輪流養,憑孩子良心,因為生活在農村有固定住房,自己每月有四百元的養老補助金,主要是市區兩級財政補貼多。水田轉包人家養小龍蝦,旱地栽上了樹,身體好的老人也在外面出力做點小工來補貼家用來減輕孩子負擔,人都有老的時候,最怕的不是那個子女輪流養的問題,就怕有病不能自理,其實孩子們生活壓力大比老人更不容易,買房養育孫子輩要花費相當大的開支,換位思考一下就什麼都沒有必要考慮了,慢慢熬唄。


歷史刻錄


按照小學課本4÷4=1的算式來看,農村老人輪流養老,似乎是是最公平的,不用專家說,小孩子都知道。然而,家務事,怎麼能說得清呢?

老王老兩口那年剛60出頭。兩個女兒都大學畢業成家到外地工作了。大兒子最大,在城裡工作十多年了,孫子也上初中了。大兒子孝順,這些年每年逢年過節都給老王老兩口一些零花錢。小兒子一家留在村裡。小兒子結婚前,老王兩口子省吃儉用把多年的積蓄和大兒子給的零花錢給小兒子蓋了新房成了家。老王又把多年的祖房分給了大兒子。老王長出了一口氣,給兒女們的事總算幹完了。自己老兩口也該享享福了。

老王是個閒不住的人,沒事了就到地裡乾點活,兒女們給個零花錢。鄉親們都說老王命好。

這樣的日子沒有過了兩年,在廣州工作的大女兒生了孩子,找了幾個保姆都不放心。打電話讓自己的母親過去照料孩子。老兩口商量了半天,終於還是去了。臨走還怕老王做不了飯,千叮嚀萬囑啊放心不下。一輩子沒有做過飯的老王也只得學會自己做飯。

又過了一年,小兒子夫婦一塊來找老王。小兒子說,自己的兒子已經上了小學。他們兩口子光呆在村裡掙不上錢,將來沒法過。讓老王照顧孫子,兩人出去打工。老王愛孫心切,二話不說就接受了照顧孫子的任務。小兩口髙高興興的打工走了。

時間過得真快,老王老伴給大女兒看完孩子又給小女兒看了幾年孩子。終於回來了,小孫子也已上髙中住校了。老王心想,這下可該讓老兩口清閒了。誰知老伴剛過完73歲生日突然腦溢血,不治身亡。

這一下對老王的打擊彷彿一下子老了10歲。剛過完喪事,大兒子就把老王接到大兒子家裡。一家人對老王照顧很周到,可老王就是住不慣,沒辦法又把老王送回老家。臨走又給老王留下10000元零花錢。老王一個人住在家裡,靠著回憶往事打發日子。每天太陽沒出就起來轉悠,吃飯也是有上頓沒下頓的。只有到過年時,一大家子回來,才有了過去的歡樂和熱鬧。孩子們都勸老王到城裡去住,老王是死活不願意。孩子們又勸他住養老院,老王說,等我不能動了再說吧。

就這個情況,究竟是怎麼個輪流法呢?


朱增林呀


農村中常見“輪流養老”,專家認為合理合法,而老人不願意。筆者農村人,熟悉農村,也常見輪流養老,見怪不怪了。

專家說合理合法無可非議,每個子女都有門瞻養老人的義務,現在七八十歲老人大多數有四五個兒女,隨著重男輕女的思想被大部分人拋棄,兒女享有平等的權利與義務。大多數的後輩採用輪流養戶老人,一年半年或三個月輪流。

而大多數老人不願意的原因是兒女們都各在一方,三幾個月又搬家,剛適應環境氣候飲食又換地方,老人感覺不適應,再說兒女們的家庭環境不一樣,住的地方,吃的飲食,甚至孝順程度不一樣,所以老人在一個孩子家呆習慣了不願搬家。再說這種輪養讓老人有負面心理負擔,有失落感與被遺棄感,覺得成了後輩的拖累!

還有的老夫妻被兒女們分開,一個在東,一個在西;一個住的開心,一個嘔氣,互相牽掛,心緒低落。俗話說,年輕夫妻老來伴,這種輪養剝奪了老人享受天倫之樂的權利!

現實殘酷,兒女們鬧心,老人們傷心!筆者認為,老夫老妻均健在,兒女們最好讓老人在一起生活,他們生活飲食習慣與年輕人差距大,也存在代溝,容易發生口角與爭論,如果有經濟實力,老人自立差,僱請保姆也是不錯的辦法。

筆者非常反對三天五天輪養,特別是失去自主能力或患重病老人,從理從法是沒有瑕疵,但是對老人是沉重的打擊,因為在老人意識中自已也病入膏肓了,後輩也當作活一天算一天。

筆者不才,希望大家探討,沒有意識到對老人傷害的朋友,希望是個警醒!

飛龍真誠寫作,也誠摯掏心,願結緣與你。謝謝!


嘉陵飛龍


說說我們村其中一個老人的情況吧,老人家有四個兒子,她老公是在糧食局上班的,這在以前的年代是國家單位,吃國家糧的,很了起的,他退休了以後就讓他第三個兒子接了班,代價就是以後給他們養老,好吧,大家也沒意見,日子就這麼過著,但是過了十多二十年吧,國家取消了糧食局,那麼三兒子就只能下崗了,他老公已經去世了三十多年了吧,現在就只剩下她一個人了,之前是按照約定,三兒子給養老,但是因為他下崗了,三兒子他們一家又不肯給她養老了,現在只能是一家吃一個星期的飯,按老人家的話說,就像乞丐一樣,也挺可憐,都說養兒防老,哎……


客家人家cathyxie


贍養老人是我們每一個當兒女的義務,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俗話說,養兒防老,孝敬父母是中華文明的傳統美德。

父母老了你不養,等你老了誰養你?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爹媽生,爹媽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大家庭,特別是在孩子們面前,我們孝順父母不僅僅是應該的,同時也是在孩子們面前做榜樣,讓孩子們學會怎麼樣的孝敬老了,讓孩子們知道什麼是感恩報德,說自私的一句話,我們孝敬父母,也是為了將來等自己老了,也好有人贍養。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老年人也在其中快速的發展,現在的城市裡,農村裡到處都有老年人的身影……

就提問者提出來的問題,暫切我不談城市裡的老年人,那麼我就來談談農村裡的老年人吧。

現在的農村老年人特別多,而子女們大多數都在外面打工賺錢,老年人的生活就成了一個大難題!

難也好,不難也好,做兒女們的都在努力的想方設法來孝敬父母。

我家也有八十多年的老媽媽,媽媽長期住在農村裡的弟弟家,我們每個月都會拿些錢來做為媽媽的生活費。

當我們想媽媽的時候,我們會把她接到城市裡來輪流住,不管媽媽住在誰的家,她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不過媽媽也有一個怪習慣,她特別喜歡去兩個地方住,一是二嫂家,因為二嫂家樓下的老年人有點多,媽媽這個人老了話多,這裡能找到說話聊天的人。

媽媽喜歡來我家的原因,老婆對媽媽特別好,老婆廚藝也不錯,媽媽喜歡吃她作的萊,冬天裡一個星期給媽媽洗個澡,夏天幾乎每天都洗澡。

媽媽的意思是,不管住老幾家,只要住的舒坦,住在哪裡都可以。

說實話,媽媽歲數大了,人老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說句大不孝的話,她還能活多少年呢?

人算不如天算,不管媽媽還能活過多少年,我們做兒女的,只想在她的有生之年裡,好好的孝敬她老人家。



羽白家族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覺得居無定所,沒有家的感覺。

父親去世後,哥哥他們商量著輪流照顧身體不是太好的母親,一家住一個月,雖然他們待她很好,無論在哪裡,我們也時不時地去看望她,可是,即便如此,每次從這家挪到那家的時候,她總有些失落,一邊收拾行李,一邊說,好像沒有家似的,哥哥笑著說,我們都一個兒子,老了想挪挪窩都還沒地挪呢!話雖這樣說,但母親總覺得兒子的家不是自己的家。就這樣輪住八年,直到母親去世,我覺得這是母親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老人有自己的家,孩子們輪流看望,能聚在他們身邊,他們會覺得心裡踏實,輪流居住,雖然解決了一些實際困難,但他們會感覺自己真的是老了,不中用了,還得讓孩子們照顧,心中不免淒涼,另外,自己居住,相對自由點,想什麼時候吃什麼時候吃,想做點什麼就做點什麼。

如果到了那一天,只要我能動,我想自己也不願輪流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