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情沒結束,學校不開學,孩子玩手機沒完沒了,怎麼辦?

南北歡樂


疫情期間,孩子不能按正常規律上學,突然沒了學校的約束,迷戀電子產品,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但我們家長都知道,這種現象對孩子沒好處。

想要改變這種情況,首先要先了解孩子有這種表現的根源在哪裡。

孩子對所有事物的認知幾乎都來自於父母,所有孩子身上的問題,從父母身上去找,一定能找到。所以愛玩手機的孩子,一定有愛玩手機的家長。如果家長整天多數時間都玩手機,孩子必然有樣學樣。

想讓孩子放下手機,家長要先做到放下手機,學會自律,科學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只有家長做了榜樣,孩子才有可能改變。

家長減少玩手機的頻次。

每天儘量多點時間陪伴孩子,真正的有效陪伴是一定要放下手機的,坐在孩子旁邊玩手機那不叫陪伴。

多跟孩子交流,做孩子的朋友,分享自己的心得給孩子,慢慢的孩子自然也願意跟家長分享自己的內心活動。


一起做更好的媽媽


必須要約束,玩手機其實都是父母問題,不敢打不敢罵,縱容玩手機,我曾經就是這樣小朋友一哭二鬧,就給手機玩,只要聽話就行大錯特錯了,大女兒近視了我也後悔曾經的做法,小兒子也手機上癮,從此狠下心來,一拿手機就打,除了做網上上課,跟作業,其他時間不能拿,一拿就打,現在把手機戒了,有時間父母可以陪小朋友做做小遊戲的分散她們注意力,我們經常會玩誰輸了就利用24點撲克牌列算式



廣州茵茵媽



嘉越寶貝的生活記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家孩子也是這個樣子,因為不夠年齡還沒開始上學,疫情也沒結束,哪也去不了,也沒有小夥伴一起玩,只能在家自己玩,自己玩夠了就跟我要手機看小動畫,看一會手機不讓她看了又要看電腦,電腦看夠了不一會又開始要手機看手機,只要她看見我拿著手機她也就想看手機,不讓看還哭個沒完沒了的,實在是讓我很煩惱,我是這樣做的。

1.讓孩爸帶著她去爺爺奶奶家玩會,分散孩子在屋就要手機的注意力

2.買了一些畫畫書和彩筆,讓她在家閒著沒事的時候學畫畫,我沒空的時候爸爸教她畫,現在畫的比以前好看多了,等快遞暢通了打算再買些貼紙書讓她玩

3.有時候大人做啥孩子可能也會跟著學,當她在我和她爸跟前的時候,我倆儘量不看手機,有時候沒法她實在想看也可以給她看一次,時間都是控制在十分鐘到二十分鐘之間

4.讓她爸陪孩子在外面玩會滑板車比賽,一個人玩她不願意玩,有人陪著玩比賽還玩的挺好

孩子小還是需要管控的,大人也要以身作則,有時間多陪陪孩子,不能讓她任著性子看手機,時間長了對孩子眼睛傷害很大,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太陽暖暖呀


很高興為你解答疫情沒有結束,學校不開學孩子玩手機沒完沒了

你好我目前也很你經歷這一樣的問題,我家小孩馬上五歲了。這裡在家裡關太久了讓練習寫字也練習了原來他還是比較愛學習的,每天一喊寫字他就各種的做。只有讓他吃零食了看電視了尤其是耍手機了。他馬上來勁現在手機對於他來說非常非常重要,有了手機他能自動屏蔽很多事。我真的怕他眼睛受不了小小年齡就帶眼鏡,我們威逼利誘什麼都用了能管當時。後面是在沒有辦法了我直接把手機跟他藏起來了。他就在家裡到處找,我就跟他說就算他找到了也不會跟他玩的。還是找思想簡直太頑固了。最後是在沒有辦法了,我打出跟他老師打電話的標號,直接拿手機播老師的號碼了,他一下就急了馬上就不找了,他特別怕老師知道他在家裡不乖的事情。這裡有兩天沒有玩手機了,就每天在家讓我陪他玩,說實話我有點受不了可是能有什麼,希望早點開學吧。


佳佳天下1


多大的小孩子吖,大點的可能沒那麼好管。我家的是6週歲。不愛學習,很愛玩,看抖音。也總是念著手機。她玩的時候我告訴她玩10分鐘後要幹嘛幹嘛,去玩或做作業。她現在還是幼兒園,我買了幾本算數給她算,玩手機也是玩下載的學習課。看電視也是學習的。所以她還是比較有性趣。因為偶爾手機,偶爾看電視,偶爾算數,偶爾寫字。大一點的你也可以規定他什麼時候做什麼。也要情感溝通。讓小孩子明白什麼是重要的,你為什麼要求她那樣,你現在所有的努力為了什麼。我女兒我經常她說,我和他爸為什麼要那麼辛苦,因為我們沒有學到知識,現在都是做比較苦累的事,還賺不到什麼錢,家裡處處都是要錢的,我會細算給她,要是讀書好,比較有知識,能有一份好收入,像某某一樣。也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為國家做貢獻。我打罵不行就跟她溝通。其實小孩子要多跟她溝通,說說你的想法,問問他的想法。希望你小孩有改善[玫瑰]


不忘初心6823379


我是週一至週五上網課時間可以用電腦和手機學習。其它時間不能玩。週末作業完成看學習態度和表現來定,一次不能超半個小時,同意玩開始自己調鬧,鬧鐘響馬上放下。如果做不到一個月不能玩電子產品,已經形成習慣了。


妹妹好任性


說實話第一次為人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摸索著走,疫情期間,孩子玩手機可以,但是一定要給他訂個規律,不能無休止的玩,首先週一到週五是學習時間,要讓他把老師教的東西學會,作業寫完的情況下,允許他玩一個小時或半個小時,週六週日的話,寫完作業可以多玩一會,


高高的日記


因為受疫情的影響,各地的中小學、幼兒園都迎來了一個超長的假期。孩子們不僅不用去學校上課,連課外班、興趣班也上不了了。很多娃兒都樂翻天了,可家長們卻愁壞了。同時加上在家辦公,突如其來的長假打亂了工作、生活、家庭、教育的所有節奏。

有的家長說:“帶娃比上班還累,特別是只能窩在家裡帶娃,相比之下上班簡直就是給我放假!”有的說:“平時輔導個作業都要雞飛狗跳,現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同一個屋簷下,還怎麼能夠保持母慈子孝呢?”親子關係的衝突、家庭成員教育觀念的衝突、煩躁情緒等問題逐步顯現出來。

長假中“小孩子”的問題

活動少吃得差睡眠不規律

這個長假孩子不能外出活動,所以缺乏運動成了個很普遍的問題。運動量不足,還可能導致食慾差、飲食睡眠不規律等等問題。因為家裡受場地限制,只適合做有限的一些運動,比如瑜伽、太極、體操、仰臥起坐、俯臥撐等,還有運動軟件上的一些辦公室運動。這些活動對於大人來說尚且很難堅持,對於小孩子來說就會更無趣了。對於小孩子來說,最好的運動方式是遊戲式的。

天天纏著大人陪

小孩子總是纏著要大人陪,是很多家長都頭疼的一件事。一位家長跟我說,他只要一在家,孩子就會不停地讓他幹這個幹那個,有沒完沒了都訴求;他覺得兒子簡直像黑洞一樣,要把他所有的精力能量都吸光光為止。所以平時他甚至會時不時以加班為名,在辦公室多呆一會兒;雖然心裡也有一點內疚,但是能擠出一兩個小時自由自在的時間,對他來說真的很重要。但現在在家裡上班了,再也找不出清淨一會兒的時間空間了,這可怎麼辦呢?能不能讓孩子別纏我?這個願望對於小孩子來說是不太現實的。

看電視看動畫片沒完沒了

孩子在家還可能出現一種情況,就是沒完沒了地看電視、看動畫片、看電子產品。動畫片和電子產品對小孩子固然是有吸引力對,而我們在前面也講過,有時候家長可能因為陪孩子太累了、或者是還有一些工作要做,所以就用電視、動畫片或者手機、PAD什麼對轉移小孩子的注意力。但家長也都知道總看電視和電子產品的問題,影響視力、影響健康是一個方面,另外,電子產品對於孩子的學習和認知也是存在影響的。所以,即便是在長假當中,家長還是應注意管理孩子看電視、看電子產品的時間,不要把電視、手機、動畫片當成孩子的“電子保姆”。

緊張、害怕、煩躁

疫情期間,有些地區或有些家庭的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些容易影響到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和情緒狀態。如果孩子表現出和平時不太一樣的緊張、害怕、煩躁,家長可能要留心,也許這是疫情所帶來的生活改變和緊張氛圍給孩子造成的情緒困擾。家長可以從多方面幫助孩子緩解不安情緒,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

長假中“大孩子”的問題

親子衝突升溫

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上傾向於和父母拉開距離,渴求獨立自主的感覺。他們的關注點和情感依戀的來源也轉向了同伴,希望獲得同伴的喜愛和認同。

他們傾向於做與父母不同的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叛逆”,以此來體驗自我做主、自我選擇。大孩子的這些特點本來就使得家長很頭疼,覺得孩子大了不聽話、不好管了。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裡,大孩子們又被迫和家人困在一起,彼此看不順眼,家長忍不住要說要管、但孩子對抗或不理不睬的情況,可能比平常上學上班的時候更多了。

學業問題和焦慮

一些大孩子還面臨著升學考試、學業壓力等問題。當學校的正常上課、課外補習等發生一些改變時,有些孩子可能出現一些與學業相關的問題和焦慮。和學業與考試有關的焦慮不完全是壞事。

研究表明,適度的緊張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最高,考試表現最理想。如果精神完全是放鬆、鬆懈的,並不利於學習效率和成績表現。然而,如果焦慮水平過高,以至於精力能量主要放在應對焦慮上了,或者因為對學習太焦慮、對考不好太恐懼,以至於總想逃避,變得在學業方面迴避和拖延,那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了。

打遊戲、手機成癮

青少年過度打遊戲、使用手機的現象,也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一個問題。假期中沒有在學校時正常的課業安排,遊戲成癮、手機成癮的問題往往就更突出了。

要減少手機和遊戲成癮的問題,家長首先需要了解一個問題,那就是成癮行為只是問題的表現形式,並不一定是問題本身。換句話說,對手機、遊戲成癮,很可能是一些內在心理問題和情緒困擾的結果,比如考試焦慮、社交焦慮、抑鬱狀態等等,都會引發孩子的迴避和退縮行為,不願意面對現實,逃遁到互聯網和虛擬世界中去獲得精神上的放鬆和解脫。

“青春期短視”

青春期的孩子還有一種叫作“青春期短視”的特點,有時候我們也把它叫作“青春期鼠目寸光”,意思是說,青春期的孩子只關注眼前的事,喜歡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休論明日是與非”這種調調,真有點兒“活在當下”的意思。

青春期短視帶來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孩子不願意為長期目標努力,不喜歡先苦後甜,自控力較差;二是如果遇到一些挫折、不順,對孩子的情緒干擾很大,比如比賽搞砸了,或者跟好朋友鬧彆扭了,這些在大人看起來就人生中的一件小事,但孩子在情緒上可能會糾結痛苦很長時間;三是,當父母想從放眼人生的長河去給他講明白一些道理時,他會覺得完全不在點兒上,因為跟他為眼前事情的痛苦體驗差異太大,所以會聽不進去,覺得有代溝。

面對這類問題,發火、怒吼不僅不會起到效果,有時形成習慣反而會降低家長的權威和威嚴。同時,在大人們口中對於“孩子”的一致稱呼,實際上大小年齡上的差異,也會帶來行為與情緒表現的不同。掌握應對方法,對症下藥,才能助力親子關係優化升級。


木木夫人S


我覺得大人的態度很關鍵:

首先,針對低年級的孩子,學習不主動,先協商,如果能完成學習任務,玩二十分鐘左右可以接受,若總是沉迷電子產品,那就把他們通通設密碼,上網課什麼的,一定要有人陪著,不能時刻陪著,也要常過去看,不要讓他們鬆懈了。

其次,原則性的東西,家長一定要統一戰線,一定要心狠,否則,很難堅持,也很難管教。家長也要以身作則,自己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最後,建議多跟孩子聊聊天,要讓孩子明白讀書不是為別人,而是為了讓他以後可以有更多的選擇,能擁有想玩就玩,想浪就浪的資本,現在努力玩手機,長大就得去搬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