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祠堂文化和家譜文化還有必要去傳承和發展嗎?

dongyangwoainisy


這種傳統的東西在解放後的一代人中幾乎就是盲區,過去男人有姓名,女人用姓氏稱呼。姓氏後邊是宗族排的輩份,同族人一報姓名上下尊卑立顯。他彰顯了許多優點,上尊下卑不會亂套,禮數不會混洧,規避了族內通婚的近親原則,血親凝聚力更濃厚,族姓榮譽感更強,名人效應更能激發鬥志,扼制族內壞人幹壞事,有人引領好風氣,繼承好傳統,生生不息地傳遞薪火。不足之處也有些,族親容易報團,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分對錯選邊站隊,特別農村地區家族勢力集中的地方,情形比較複雜,偶爾因利益分配不當而造成極端事件,難以展開工作局面,這種事情不具普遍性,但個別的案例也常見諸新聞媒體。這種文化的傳承,實際上路徑和考量也很複雜,牽頭者如果德高望眾,處事公正,受族內人真心擁戴,能辦一些真正為大家的福芷的好事,有非常積極的一面,能夯實築牢社會基礎,傳遞正能量,利於基層穩定。現在已經非昨日的現實,想打理這樁大事,恐怕也回不去從前那種狀態,一定比例的年青人,熱心度不會太高,由於生存壓力加大,上班時間緊,更多的是關心自己的前途命運,農村的青年人大多受現代教育,追求時尚的現代生活,有這份心情的人恐怕會越來越少。計劃生育實行了幾十年,傳宗接代的潛意識也漸漸消亡,城鎮化的推進讓農村的變得越來越荒蕪,如果能借助傳統文化的恢復而讓農村再度振興,也是好事一件。期待傳統文化的延續,因為他是中華文化的根。


松林月光清泉


我覺得沒必要。我這個姓氏還有個全國性的宗親文化研究會,每兩年開一次會,都是由舉辦地的宗親們出錢,事派很大,駐賓館吃會餐,說白了搞的怨聲載道。不知道他們怎麼打聽到了我的聯繫方式,邀我出席了一次會議,我當時工作正忙請假去的,到那兒沒別的,對家譜查祖宗,我說我不知道,爺爺往上就沒聽說過,他們就幫助我查線索找資料,我說不需要,找著了對我能怎麼著?當我聽說我們這個姓的人家還有好多好多貧困戶,我當即趕寫了一篇發言稿,建議既然我們是一個老祖宗,我們的會議就應該乾點正事,搞個族內扶貧平臺什麼的機制,先把眼下急迫的問題想法解決,還可以搞個族內眾籌,幫助急需資金的宗親幹成事,這樣經費也有渠道了,以後再說祖宗的事。參會者有的是農民代表都贊同我的發言,但是組織會的那些老學究們卻好像總對虛事感興趣對實事不感興趣,言外之意嫌我扭轉了會議的討論方向,依舊強調祖宗事重現實事輕。我勉強參加了這一次會,以後誰聯繫我也不接電話了。說真的這年頭哪個上班做生意的人老有閒工夫參加這種不著邊際的會,一點積極的現實意義沒有,那些找到了祖宗不照樣回家受窮去了,為什麼承認是一個祖宗後代了還不說真心互相幫助,還幹虛事不幹實事?


蛩嗚齋主


你說的是古代家譜 ,只寫男孩不寫女孩,本人今年整理了我家家譜,去了家譜公司才知道現在讀的都是現代家譜,男孩女孩都寫。封建社會是夫權社會,現在男女平等,而且隨著科技發展,特別是DNA的科學鑑定,把脈絡圖就畫出來了。現在續家譜的人真多,本人草槁拿去排了一個月隊才開始排版,到印刷廠還得排隊。先後我用了半年時間總算作完了。西安幾個家譜公司都這樣。


用戶9996843706176


祠堂與家譜,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維繫漢族文化長盛不衰的根脈。

祠堂的作用,文革時被作為“四舊”破除,家譜更視為“封資修”遭受滅頂之災,一焚了之。造成“一代新人”目無尊長,蔑視一切文化傳統,任意橫掃一切“牛鬼蛇神”,打倒在地上,並踩上一腳,咬牙切齒讓其永世不得翻身。

崇拜祖宗,信仰先賢是國人的正統。正是對古聖先賢的敬仰,儘管歷盡蒼桑,經受奴役,中國人歷盡焠煉而初心不改,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奮發有為,圖強不止。

祠堂的存在,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往往承擔了聯結家族、撫養孤寡、教化子孫、激勵後代的作用,且有司法功能。大凡不屑族人,作了傷風敗俗的不義之舉,情節尚未上升到司法處罰的層面,往往由族中長老們根據犯規狀況,責令其跪拜祠之中堂列祖列宗神位面前,歷數犯者罪績給予適當懲戒,以儆效尤,積極改造鄉里風序良俗。孤兒寡母老無所養者,祠堂可以作為遮風擋雨場所暫且安歇。祠堂還興辦義塾,供家族子弟讀書受教育。春冬二季祭祀祖宗,緬懷先人德行軌跡,號召子孫慎終追遠…

至於家譜,記載著整個家族繁衍譜系,支派傳播途經,附符人丁來龍去脈,為人口、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真實的歷史見證,傳承漢文化也就是中華主流文明的圖譜,一部不可或缺文化認同寫照的人口科學史冊。

祠堂澤及子孫,家譜維繫根脈,還有祖墓,構成了中華文化尋根謁祖的重要載體…


訥於行


祠堂文化和家譜文化統稱為家族文化,有沒有必要傳承和發展?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下面就如何傳承祠堂文化和家譜文化談點個人看法

祠堂文化

過去的祠堂有兩個層面的意思,其一,祠堂是一個家族的組織領導機構,擁有大小不等的產業(過去主要是田地),並將產業的部分收入用於家族中的救急扶助;擁有自己的家法,並依據家法的規定行使其執法執法的權力。由於歷史變遷,隨著國家土地政策的改變和法律、法規的完善,祠堂在這個層面的意思基本消失了。之所以說基本消失,是因為目前有些家族的領導組織尚存,他們承擔著組織祭祀等方面的活動和教育族人遵紀守法、遵從孝道等方面的義務。就這一點而言,我認為還是要繼續不斷的傳承下去,至於說發展就沒有必要了。其二,祠堂是一個家族組織領導議事和族人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規模大小不等。這種層面的祠堂,有人說毀於破四舊立四新時期,其實不然,農村中大多數祠堂在土改時期就按房產給分了,也有少數的毀於破四舊立四新時期,還有部分祠堂至今保存完好,如安徽績溪的胡氏宗祠。

家譜文化

家譜又稱族譜、宗譜等,承載著從始祖起家族人員的生、卒、葬和歷史變遷中的家族人員移居等大量信息。宗譜一般分三大部分,第 一部分包括家族溯源、造(續)譜概要、祖訓祖規、字輩排行、家族名人等內容,第二部分為祖墳圖和瓜瓞圖,瓜瓞圖也稱世系圖起檢索作用,其表現形式就是現在的網絡圖。第三部分是家譜的核心內容,記載著全部家族人員的生、住、卒、葬等詳細信息。家譜是家族文化的載體,顯示著家族的文化底蘊。家譜的傳承是功在當代義在千秋,意思是續修家譜下的功夫和功勞所在是修家譜的時代,但這時候有些族人並未意識到家譜的重要性,這也是續修家譜的困難之一。義在千秋,就說家譜不斷續修、不斷傳承的年代越長遠,彰顯家族文化底蘊的意義也就越大。比如說現在能拿出一套完整傳承大幾百年的家族,那你這個家族一定是個了不起的家族了。為此,我認為家譜文化的傳承意義非常遠大!


秦淮東魯


去你的那些束縛千年中華百姓、陳糠爛法吧!學校有規章、工廠、單位有條理制度,國有國的法律,身為聯合國一員,還得遵守聯合國憲章!無方圓橫直便無規矩!可你那個規矩是愚昧、整人害人的不平等條約!


xia小河畔


祠堂,先祖靈魂安棲之地,子孫精神寄託之所,一個人連祖宗都不認的人,枉為人生!

家譜,人的血脈世系,平頭百姓的史記。國有史,縣有志,家有譜。

如果不要家譜,國何必寫史,地方不必修志,隨子孫後代去胡編亂造吧!


鄧定和1


我是非常重視歷史傳承的,對祠堂文化及家譜文化也是非常推崇的。祠堂文化的意義真的很重要,宗族祠堂不單單是一個家族對祖先的尊重與懷念,它對社會的穩定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就是一個法治的縮影,據說家族有不肖子孫犯了不可饒孰的罪過,族長既有權懲罰甚至處死,政府也不得干涉。這無異是對國家法律的一個補充,對規範族人潔身自律,穩定社會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惜我沒有見過祠堂,東北人大多移民而來,根不在此,家族分散,相比關外及南方,祠堂文化相對薄弱。家譜我們也沒有,小時只聽老人說根在山東登洲府,據說是現在煙臺或青島一帶,不得而知。去年山東半島一遊,這兩地都去了,自覺根在此地,顧影自憐,還真有些親切感呢。別人的家譜我見過,滿人的,其祖先有一個佐領,他也不知是什麼官,我說可能是現吋團長一級吧,感覺有個傳承,也挺好。可惜現在家譜一說恐難以為繼了,從我自身來講,一對夫妻一個孩,還是個女孩,如果有家譜,從我這一支來講,寫不下去了,兄弟有一男丁,我侄,侄有一孩,也是女子,你看,若有家譜,是不是到此停筆了。如今這種狀況很多,家譜一說,,也只能是歷史了,嗚乎哀哉!


立冬102


首先要學習歷史,知道自己從那裡來,根在那裡,祖上曾作過驚天動地大事,曾經經歷過什麼困苦災難?怎樣戰勝困難,對先人好的優良傳統美德要去學習去總結,去傳承和發揚,只有這樣我們社會才能進步,國家才能鍵康發展。才能稱得上有五幹年文明史的古國。


蘇清峰213


國有國史,族有族史,家有家史。歷史記載了我們的來龍去脈,既是文化的傳承,也是血緣的傳承。沒有家國史,怎麼繼承祖先遺志,發奮振興家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