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冠狀病毒或使食品股受益,富國銀行分析師推薦什麼?

雖然普遍來說,食品股可能會受到冠狀病毒恐慌的推動,富國銀行分析師建議投資者關注那些具有特定積極推動力因素的公司,並給出富國銀行的選擇名單。

冠狀病毒或使食品股受益,富國銀行分析師推薦什麼?

文 | 《巴倫週刊》撰稿人 劉依薇(Evie Liu)

日用消費品類股票通常在經濟低迷和市場動盪期間表現更好,但在上週冠狀病毒引發的拋售期間,我們沒有看到這種情況。標普500指數下跌11.5%,而日用消費品板塊交易所交易基金Consumer Staples Select Sector SPDR ETF (XLP)表現略好,下跌10.3%。

不過,富國銀行(Wells Fargo)分析師約翰·鮑姆加特納(John Baumgartner)表示,與整個市場相比,該行業有潛力在未來更好地抵禦這種冠狀病毒的影響,因為其在國際供應鏈中的敞口較少。鮑姆加特納在週二(2月3日)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某些食品類股票甚至可能從食品開支的增加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中看到短期收益。

這位分析師表示,鑑於全球需求普遍下降,如今的經濟環境在某種程度上與2008-2009年的金融危機相似——這一次是由於廣泛的隔離和旅行限制。

中國的最新數據說明了這些相似之處,以及如果病毒繼續傳播,美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中國官方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2月份跌至35.7的歷史低點,遠低於1月份的50.0。2008年11月,也就是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初,該指數曾創下38.8的歷史低點。

中國服務業受到的打擊更為嚴重,非製造業指數從1月份的54.1降至2月份的29.6,創歷史新低。 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服務業仍然得以保持在50以上。

鮑姆加特納寫道,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應該也與金融危機有些相似之處。

在2008-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美國消費者在家庭食品上的支出超過了在餐館的支出。冷凍食品如披薩和土豆產品的數量和價格都出現了飆升,冷藏食品如培根、肉類、奶酪和酸奶也是如此。由於消費者選擇在家做飯而不是外出就餐,耐儲存的食品和烹飪原料——如調味醬、烘焙粉和意大利麵——也賣得更好。與此同時,果汁和甜點等非必需品的銷量下滑。這一次,因為消費者在對冠狀病毒的恐懼中要保持相對隔離的狀態,以及對耐儲存食品的需求,鮑姆加特納預計罐裝食品的表現會更好。

2008-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全球需求的下降也導致玉米和大豆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而小麥因為對較便宜原材料的需求而價格飆升。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推動了包裝食品公司的毛利率擴大,這一次應該也會出現這種情況。甚至在冠狀病毒爆發之前,由於非洲豬瘟在中國爆發,導致數百萬頭豬死亡,去年的糧食需求已經減弱。

雖然普遍來說,食品股可能會受到冠狀病毒恐慌的推動,鮑姆加特納建議投資者關注那些具有特定積極推動力因素的公司,比如有機收入增長,潛在的變革性併購,或錯誤定價的機會。富國銀行的股票選擇包括Mondelez International(MDLZ),Nomad Foods(NOMD),Simply Good Foods(SMPL)以及General Mills(GIS)。

翻譯 | 小彩

《巴倫週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英文版見2020年3月3日報道“Food Stocks Will Benefit as Coronavirus Fears Keep People at Home. Here Are an Analyst’s Top Picks.”。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投資建議不代表《巴倫週刊》傾向;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