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龙虾养殖:池塘浑浊问题不再愁,有针对性的解决是关键

池塘龙虾殖过程中,池塘的水体水体问题一直是小伙伴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池塘水体问题一般多发在在夏季高温季节或初秋温差较大时候,这些时间段内池塘的藻类会因为透明度的缘故生长困难,水体的光合作用降低,水体溶氧量就低,不仅如此池塘的水体浑浊还会让整个池塘的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的时候会导致青苔的爆发,龙虾病虫害的滋生,严重的时候甚至有的小伙伴会发现龙虾浮头的现象。

龙虾养殖:池塘浑浊问题不再愁,有针对性的解决是关键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池塘水体浑浊的现象呢?别急,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各种发在问题的情况,方便大家对比自身情况,看看是否符合。

1. 降雨冲刷池塘周围的地面及池塘护坡,带来的含有较多泥沙的径流进入池塘,引发水质浑浊;

龙虾养殖:池塘浑浊问题不再愁,有针对性的解决是关键

2. 新开挖的池塘,池塘底部缺乏有机质,导致池塘养殖水体中缺乏营养元素,藻类生长困难,加上水浅,在风力,增氧机的搅动,容易造成水体浑浊。

3.增氧设备安装的不合理,主要是微孔增氧曝气设备,曝气盘的高度太小,导致曝气管距离池塘底泥过近,开动底部曝气增氧机时,容易导致底部物质悬浮,引发池塘水体浑浊。池水过浅,增氧设备的使用导致底部沉淀物的悬浮液容易引发水体浑浊。

4.养殖水体偏瘦,缺肥,藻类严重缺乏,一旦下大雨,由于水体上下层温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导致水体产生较强的密度流,底层的沉淀物随着密度流往上翻,在水中悬浮,很快就会形成泥浆水。

5.放养密度过大,特别是底层小龙虾殖密度过大,由于密度过大,小龙虾的搅动导致养殖水体浑浊

龙虾养殖:池塘浑浊问题不再愁,有针对性的解决是关键

6.养殖水体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水体的原生浮游动物大量繁盛,大量浮游动物摄取摄食浮游植物(水藻),致使水体藻相难以形成优势种群,水体水藻藻种减少。水体失去藻相而显得浑浊。

7.水中缺肥严重或者水体营养不均衡,难以提供形成良好水色的藻种营养;或优良藻种缺乏也难以形成良好水色,导致水体长期肥不起来,进而产生水体浑浊的现象。

8.悬浮有机质过多。杀菌消毒后破坏水体菌相未及时补充有益菌,缺少菌种及时分解有机质。导致水体的悬浮有机物过多而引发水体浑浊。

9.摄食不足引起,池塘养殖的小龙虾在池塘边上活动,导致沿塘边附近的水体出现浑浊,池塘中央水体不浑浊,这种情况可通过增加投喂量解决。

10.寄生虫病引起:养殖小龙虾有体表寄生虫的情况下,常出现游边现象,鱼类集群游边导致池塘边出现局部浑浊,需要镜检后,针对性用药进行杀虫处理;

11.拉网后引起:拉网搅动池底,造成池塘水体的浑浊。

那么面对池塘浑浊问题,我们该如何下手呢?

首先我们应该去仔细观察池塘水体状况,有条件的最好有显微镜去抽样观察,池塘水体中如果没有什么藻类,且浮游动物过多,那就需要进行浮游动物的处理,杀灭或者使用水泵加滤网过滤掉浮游生物,之后在进行净水和培藻的处理。如果是雨后倒藻引起的水浑,处理建议方案如下:

天晴时,每亩使用活力碳源+肥水EM菌1公斤,同时泼洒藻种100g/亩,或者用氨基酸肥水精华素+水美+藻种进行肥水操作,通常3天左右水色转绿,藻类生长繁殖较丰富。

龙虾养殖:池塘浑浊问题不再愁,有针对性的解决是关键

泼洒EM的好处第一点在于快速肥水,促进有益藻类大量繁殖,迅速改善水色,2—4天即达到适宜的养殖水色状态(肥、活、嫩、爽)。第二点在于稳定藻相,不断释放有机养分,保证有益藻类持续繁殖,保持藻相平衡和稳定PH。

龙虾养殖:池塘浑浊问题不再愁,有针对性的解决是关键

当然上述的解决方法是根据水体状态来的,每个小伙伴在遇到水体浑浊的现象发生时候不要直接使用,要具体观察下是不是以上小编整理的情况中的一种,比如有些小伙伴的养殖密度过大,降低养殖密度之后可能慢慢的问题就解决了,我们在问题发在的时候一定从多个方面去查缺补漏,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才是最有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