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乾隆年间《潮郡城建大宗祠序》


乾隆年间《潮郡城建大宗祠序》


潮州城内黄氏宗祠 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 (1781),原为潮州各县黄氏会宗。位于潮州城北门内薛厝巷(太平路北端)。三进大厅,并有两厅及花巷,共有划、厅房200余间。后边为凸起扁锥状后花台。该祠堂以黄峭山遣子诗末句“三七男儿总炽昌”,故以“炽昌堂”为祠堂名,楹联为峭山公遗传祠联:

江夏垂德源流远,三七遗芳世泽长。

该祠是潮州黄氏会宗祠堂。神龛首位供奉黄峭山为太始祖,各县各派祖宗概为房祖配祀,可见禾坪(峭山)派在潮汕黄氏中占大多数。祠堂建成后首次人祀供奉神主牌共170余位。光绪年间祠堂进行重修,人祀神主增至800多位。每年冬至后有10天祭祀期,前9天为潮汕各县市及丰顺、陆丰、五华、大埔黄氏人合祭之期,最后1天供各地个人前往祭拜。宗祠原置有祭祀田产,委执事会管理,并立祠规八则。

该祠因1924年国民革命军东征时,曾设黄埔军校潮州分校于此,故于1980年被列为潮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惜改建学校被拆除。

附:乾隆年间《潮郡城建大宗祠序》

间读《生民》、《思文》诸什,未尝不叹周家世泽之长而为之后者,洵能报本追远于疆也。古之得姓者不一:或以国,或以字,或以族。中天以上,荒邈难稽。图其近而忘其远,使一本之流传,派别支分,星散缕晰,茫然昧于祖传之蕃衍仰稽者,不能无憾焉。考我黄氏,始于颛顼、高阳氏曾孙,陆终之后,有始祖南陆公受封于黄。则天下姓黄者,皆其苗裔也。盖世系在江夏。自春申君以后,历汉唐迄今,有岳公字峭山,谥文烈,娶三太君:上官氏、吴氏、郑氏,共生二十一子。后授诗分居,各受命择异地建立纲常。及历元、明至我国朝,世代蕃昌,其列籍于他郡者不少,即居籍于郡名乡者,生聚之盛,几越他姓。第一本之传,派族分居,不无远隔,而无所适从。则合敬宗之谊,而为睦族之计,为一脉宗枋之环会正,不能不谋诸宗庙合修之典,为一姓嗣续之本矣。余念潮郡一大都会也,久欲联系珠贯,建一宗祠以鸠我族谊。因余自叨鹿鸣雁塔以后,又厕身仕籍,簿书仆仆,无得少暇。迄今致仕归里,族侄诏光等咸以建宗祠询请于余。余曰:“是诚我之志也。”夫世远则序易混,地隔则情易睽。非有以联其谱而会其属,则木有本也难寻,水有源也难溯。爰是体族人之志,共相恭议,预于是郡中建置一宗祠。立峭公为始祖,我各房入祠配享者为房祖列祖。自是族人之馨香于是祠者,人以洽其世系,汇其分派,鳞次其云,乃敦睦其燕翼。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汝类。”又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凡我族人,其靡不共存此志也夫。

乾隆四十六年岁次辛丑暮春之月吉旦

赐进士原任云南易门县知县世孙有德顿首拜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