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通遼人的講述,遼國風雲二百年,那個被供奉在遼國祖廟的漢人

韓德讓是遼宋時期的歷史名人,他身為漢家衣冠,居遼國高位,在死後能享遼國祖廟供奉,受歷代遼皇祭祀的傳奇故事,讓人感到驚奇,他是怎麼做到的?我們隨著他的人生軌跡慢慢來看。


通遼人的講述,遼國風雲二百年,那個被供奉在遼國祖廟的漢人

韓德讓出生於遼國的漢族世家,在其祖父韓知古效力耶律阿保機時期,便做到了漢族官員的高位,他的父親韓匡嗣,與遼世宗耶律阮又是少年知交,在耶律阮執政時期倍受重用,幾代人的累積,讓步入朝堂的韓德讓一路寬廣。

年少時期的韓德讓,在遼國朝堂中出類拔萃,遼穆宗時期,便做到了南院樞密院通事,他平時沉默寡言,但每當有獨特見解時,定讓人刮目相看。

在遼景宗耶律賢繼位後,韓德讓的才華得到景宗的青睞,他逐步進入到了遼國的核心團體。


979,宋太宗趙光義開始了第一次北伐,宋軍一路破竹的打到了遼國的南京城下(宋國稱為幽州,今北京一帶),被韓德讓止於城外,韓德讓對待數倍於己的宋軍臨危不懼,登城指揮守軍抵禦15晝夜,待援兵趕到,內外夾擊,大敗宋軍於高梁河,史稱“高梁河之役”。韓德讓因功授遼興軍節度使,乾亨四年,遷升南院疏密使,成為漢臣中權勢最大的存在。

通遼人的講述,遼國風雲二百年,那個被供奉在遼國祖廟的漢人

在這不久後,遼景宗耶律賢病逝,在臨死之前,立年僅十二歲的耶律隆緒為新皇,皇后蕭綽攝政,將韓德讓與耶律斜軫封為顧命大臣,參與輔政。

韓德讓真正大權在握的時代到來了,面對孤兒寡母的蕭綽母子,韓德讓利用謀略,將蠢蠢欲動的各個藩王騙來京都,再通過耶律斜軫的配合,收繳了藩王的軍隊,平息了即將到來的反叛,自此蕭綽母子坐穩了遼國的位置,在這之後,韓德讓執政朝堂,耶律斜軫領兵打仗,遼國的國力與軍事達到了最為鼎盛的時期。

通遼人的講述,遼國風雲二百年,那個被供奉在遼國祖廟的漢人

有一件事不得不說,韓德讓在歷史上對遼國的功績是一方面,但讓人更津津樂道廣為流傳的,便是他與蕭太后的羅帳燈昏。

蕭綽年近輕輕就守寡,三十歲就貴為太后,草原民族沒有受漢人對婚姻的束縛,蕭綽執政時期,雖然讓契丹族沿用漢制,對官員與軍隊管理也像漢人一樣管理,但草原人天性自由的性格,註定蕭綽不會孤獨。

通遼人的講述,遼國風雲二百年,那個被供奉在遼國祖廟的漢人

在韓德讓妻子去世後(有一說法是蕭綽派人縊死),蕭綽便經常出入韓德讓府中,偶爾也會夜不歸宿,韓德讓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先是被封王,後又被小皇帝耶律隆緒賜姓耶律,成為正規遼國皇室的成員。

在後來發現的書籍中,韓德讓可以說是當時遼國的第一權臣,兒小皇帝見他也會請禮問安,他與蕭綽經常坐在一輛馬車之上,食則同桌、臥則同室,真正成為了遼國的皇父。

紅顏易老悲秋風,青絲已然變白髮,大雁南飛胡楊落,一代芳華終須落。

經歷了多年風雨後的蕭綽走了,她並沒有太多的眷戀,她在歸政遼聖宗耶律隆緒後,在去往南院的方向去世,那是個離近中原的地方,我想這正是她嚮往漢人生活的終點吧!她對韓德讓的依依不捨,似乎不能挽回什麼,但起碼她勇敢的愛過。

通遼人的講述,遼國風雲二百年,那個被供奉在遼國祖廟的漢人

與蕭綽共同生活幾十年的韓德讓,經受不住這個打擊,當年那個年少的契丹少女,始終在他腦海中徘徊,揮也揮不走,想抓卻總也抓不住,對蕭綽的思念,讓他也倒在了病床之上。在他病重期間遼聖宗與皇后近身侍候,完全將這位陪母親共同生活幾十年的漢人,當作親生父親一般看待,但精心的照顧也挽回不了風燭殘年,1011年,韓德讓病逝,耶律隆緒遵母親遺願,將韓德讓的葬於蕭綽身旁,入太廟,享皇家祭祀。

我是通遼人,歡迎您來指正,不足之處還請見諒,歡迎關注留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