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天津名人錄丨北宋開國功臣——趙普

天津名人錄丨北宋開國功臣——趙普

趙普

趙普(922—992)字則平,幽州薊縣(今天津市薊縣)人,北宋宰相,開國功臣。

公元964年任宰相,趙普協助太祖籌劃削奪藩鎮,罷禁軍宿將兵權,實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邊防遼等許多重大措施。


宋初名臣趙普一生曾先後三次做宰相,從政五十年。可其實,趙普的仕途卻一波三折,並不順利。很多人說趙普不學無術,儒家經典《論語》也就只讀了一半,那身為一國宰相的趙普難道讀書只是擺擺樣子,真的就只讀了半部論語就能治理天下了嗎?


趙普本人為官期間精通吏道,官場的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可起初他並不是一個很懂得學術的人。趙普原本是淮南滁州的一名鄉村教師。直到五代後期,趙普在滁州鄉下對村裡的學童教書,授課的範圍想必也不出《論語》,自己只知道《論語》,也就不足為奇了。


公元956年,為了爭奪淮南江北地區,後周大將趙匡胤率領大軍與南唐守軍在滁州打了一場惡仗。這場戰爭由於得到了趙普的“襄贊定策”,趙匡胤大獲全勝,這為他日後的帝業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從此以後,趙普便被趙匡胤視作心腹,始終追隨這趙匡胤建功立業。宋朝建立後,趙普參與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又輔助宋太祖趙匡胤統一了南中國,為大宋王朝立下卓越的功勳。到了宋乾德二年(964年)趙普被任命為宰相,晉封為韓王。


在民間的一些記載中,都說宰相趙普不學無術。有一次,宋太祖問群臣:“男尊女卑,可為何男子都要行跪禮,而女子卻不跪?”趙普支吾半天也答不上來。老宰相相王溥的兒子王貽孫回答說:“過去男女都行跪禮,但是到了武則天當上皇帝以後,抬高了女子身份,女子才拜而不跪了。”這讓趙普羞愧得無地自容。還有一次,宋太祖看到一面銅鏡,背面刻有“乾德四年鑄”五字,就詢問趙普。趙普端詳半天,不知端底,只好請翰林學士竇儀來解釋。宋太祖只得感嘆道:“宰相須用讀書人。”


據文獻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七》記載:“上每勸以讀書,普遂手不釋卷。”在《玉壺清話》中也記載:“卿苦不讀書,今學臣角立,雋軌高駕,卿得無愧乎? ”書中宋太祖趙匡胤指責趙普不愛讀書,而趙普身邊的大臣都是一些飽學之士,可自己只會當官,肚子裡卻沒有多少學問,難道心裡不慚愧嗎?


北宋初年之所以要實行“文臣治國”。是因為在五代時期,主弱臣強,掌握重兵的將領左右政局,這會對皇位構成非常大的威脅。趙匡胤以此起家,深知其中的隱患。皇上趙匡胤多次勸趙普要好好讀書,趙普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君臣上下對他的輕視。趙普自從聽了皇上的勸告以後,從此便手不釋卷。


《宋史.趙普傳》中記載,趙普一下班回家,就關上屋門,打開它的書箱來讀書學習。大家對趙普所讀的書也很感興趣,在趙普年老體衰病逝死以後,大家打開他的書箱看看箱子裡究竟有些什麼書,就只發現了《論語》這一部書。那趙普難道每天就只讀這一部《論語》嗎?


趙普死後,宋太宗趙匡義為他立了神道碑---“太宗皇帝御製太師魏國公尚書令真定王神道碑”,並且親自在碑中題字。所題之字對趙普一生的評價非常高,碑中所寫道:“性本俊邁,幼不好學。及至晚歲,酷愛讀書。經史百家,常存几案,強記默識,經目諳心。碩學老儒,宛有不及。既博達於古今,尤雅善於談諧。”在宋太宗筆下的趙普,早年不愛讀書。至其晚年手不釋卷,博通經史百家,沒有他不讀的,最後甚至達到“碩學老儒,宛有不及”,老年後的趙普,文化修養大有提高。甚至那些讀了一輩子書的讀書人在某些知識方面還趕不上趙普。


《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所著,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儒家經典,在我國古代的讀書人當中非常普及,在唐代以前長期作為兒童啟蒙課本使用,直到南宋以後,《論語》的地位才空前提高,成為科舉的必考內容,讀書人甚至可以達到倒背如流的程度。關於“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曾有這樣一個故事。“


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學止《論語》。太宗嘗以此論問普。普略不隱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趙普一生曾經三次做宰相,在他第二次做宰相的時候,正是宋太宗趙匡義時期。


他一擔任宰相,就有很多人老攻擊他,說他是山東人,不愛讀書,所學的也就是一部《論語》而已。宋太宗趙匡義便問趙普是不是這樣。趙普很生氣,回答道:“不錯,我平生所知道的知識,都在《論語》裡,我用《論語》的一半輔佐太祖平定了天下,我也能用另一半來輔佐您,保證天下的太平。”趙普的這個回答多半帶有心中的怨恨,這便是我們熟知的“半部論語治天下”話的由來。後人往往把趙普的這一句牢騷話斷章取義了。


其實,從宋太祖趙匡胤發出“宰相需用讀書人的”乾德四年(966年)到宋太宗趙匡義的太平興國六年(981年),趙普第二次為相的這段期間,已經經歷了十五年的時間,趙普在這十五年的時間裡,一直手不釋卷的讀書,說趙普僅讀過半部《論語》,顯然是不可信的。

趙普終年七十一歲,在他生前所參與制訂的重要方針和政策,一直影響著宋朝三百年的統治和國運。他勤奮讀書的事蹟,始終激勵著我們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