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适用于晚年凄惨农村老人吗?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原意是指一个人貌似可怜之人现实的不如意,一定是由于之前的过错或咎由自取造成的,知道自己错了还屡教不改和咎由自取即是此类人的可恨之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适用于晚年凄惨农村老人吗?

当下,农村很多老人孤苦无依,晚年生活过的很凄惨,为了生活年近古稀的老人还要再去下地生活工作。所以看到这些老年人的悲惨晚年,很多人给老年人做了定义,认为农村老人晚年凄惨的生活是自己咎由自取,完全是自己不会教育孩子最后导致的结果。结论一出,网上纷纷附和,例举了很多农村老人不会教育孩子最后导致的儿女不养老的例子。那么真的是这样么?”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适用于晚年凄惨农村老人吗?

通过我对农村生活凄惨的老人观察,发现有些老人确实是年轻时做的很不到位,导致儿女对老人有怨气,所以老人上了年纪后,孩子不管不顾,晚年过的不如意。但是其他大部分的老人用尽了自己全部的爱去对待自己的儿女,最后也是仍然晚年不幸福。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适用于晚年凄惨农村老人吗?

这里有农村的环境风气问题。这里有农村经济不发达儿女无力承担养老的责任问题。这里有农村儿女众多因为利益纠纷不断互相攀比不养老的问题。这里有农村老人辛苦一生晚年却没有退休金的问题。这里有农村老人晚年没有继续不敢得病,不敢看病的问题。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适用于晚年凄惨农村老人吗?

社会问题是需要逐渐改善的,民风风俗是逐步树立的。虽然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看惯了很多老人晚年凄惨的生活,有的老人甚至生病了就直接喝药一死了之,有的老人为了维持生活最后累死在田地里。有的老人死在家中很久之后才被发现。惨象令人震惊,令人动容、令人无法承受。但这些所有的社会问题,我却无法认可将所有的老人晚年惨运归于老人们咎由自取被概括为可怜之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适用于晚年凄惨农村老人吗?

百善孝为先,中华千年的文化传承虽然一时走偏,但也只是部分现象,不能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相信农村老人的凄惨生活现象会越来越少,毕竟人间正道是沧桑。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何况人乎。

欢迎大家针对我的看法,点赞、评论、转发。更多精彩事,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