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爸,我想趕緊結婚”這位爸爸的回答值得所有父母學習!

“爸,我想趕緊結婚”這位爸爸的回答值得所有父母學習!

01

奇葩大會中,張雪峰說過一段頗有爭議的話。

他說跟老婆是閃婚——本來他要跟另一個女孩結婚的,沒想到婚前40天,突然和結婚對象分手。他臨時換了新娘,而婚禮繼續……

因為他有個朋友的父親,臨終遺言就是想看到兒子結婚娶媳婦。

所以張雪峰發誓必須讓父母看到自己結婚,且一定要在30歲之前結婚、生子,給父母一個交代。

“爸,我想趕緊結婚”這位爸爸的回答值得所有父母學習!

這話一出,迅速引來爭議,網友分成正反兩派激烈對決。

正方認為張雪峰三觀有問題,說他太不瞭解父母了,作為父母怎麼會只顧自己抱孫子,不顧兒女幸福?為了結婚而結婚,對自己、父母、女方都極不負責任。

反方力挺張雪峰沒錯,覺得身為子女最大的本分,就是讓父母看到自己擁有一個家,如果這點都做不到,讓老人跟著焦慮,就是不孝。

——感覺這不是關於一個男人結婚結得對不對的論戰,而是一場新時代進步思想和舊勢力封建殘餘的對抗。

我漸漸發現,婚姻觀是一個人思想體系的檢驗棒。

  • 看一個年輕人是現代人還是清朝人,就看ta贊不贊同“為了父母結婚”。
  • 看一個老人是開明進步還是腐朽頑固,就看ta會不會逼孩子結婚。

一試便知,特別準。

02

杭州有個32歲的男人,因為三年沒有女朋友,被父母瘋狂催婚。

他心力憔悴,留了封遺書,在家裡燒炭自殺。

這條新聞下面,點贊最高的評論是“如何讓爸媽不經意間看到這條新聞?”

顯然,被父母逼婚已經成了大齡未婚年輕人的痛苦之源。

我一個女同事,33,未嫁。被父母催婚催得幾近崩潰。

她已經一年多沒回家了。下週妹妹結婚,她不得不回去了。巨大的精神壓力下,這幾天她噩夢連連。

有天她夢見把包括父母在內的所有親戚都捆了起來,冷靜地一個一個拿膠布貼他們的嘴……

我覺得好黑色幽默啊。

但這心情我懂。

催婚這件事的恐怖在於,它有兩套特別負面又特別錯誤的邏輯:

第一,你單身是因為沒人要,沒人要是因為你太差,你這麼差又不放低條件就是傻逼。

第二,因為你找不著對象,所以你是徹頭徹尾的loser,你低人一等,你連累得父母都沒臉見人……

這種強力否定、羞辱,以及伴隨而來的尖銳家庭衝突,放在誰身上,都是噩夢。

偏偏,逼婚的父母絲毫不會察覺。他們只覺得“都是為你好”。

人間慘劇。

03

堂叔家的獨子大平今年35歲了,至今未婚。

在農村,這樣的未婚男鳳毛麟角。所以大平就成了全村人熱衷的談資,有人說他身體有問題不能娶,有人說他爸媽不讓兒子娶媳婦,還有的人說他家風水不好……

事實上,大平是五星級酒店的廚師,有將近十年的廚師經驗,月入過萬,為人忠厚,形象也中上。

他之前談過兩個女朋友,一個三年,一個五年,最後都分手了,之後就沒再碰到合適的,他也不想將就,所以就這樣一直單著。

多麼正常的一件事。但在外人眼裡,就演繹成了變態劇。

我有次回老家聽到了別人議論,就問堂叔:你著急嗎?催過他嗎?

堂叔說:著急啊,我們差不多歲數的,孫子都上小學了。但我不想逼他,他那麼大了,啥不懂?有合適的他自然就娶了,不用我催,我多說一句都是多餘。

我頓覺好開明。

大平也特別慶幸自己有個開明的爸。

他講,有次一個心態很不端正的親戚問他爸“你兒子還找嗎?”,他爸頭都不抬地懟回去:“我都不操心,你操啥心?”對方半天沒說出話來。

但他覺得挺對不住爸媽的,說“要不隨便找個人結了算了,省得他們老風言風語的。”

他爸特別肯定地說:“你別考慮我們,就考慮你,有滿意的你就娶,要是自己都不滿意,硬結個婚,我也不樂意。”

真讓人感動。別說農村,就是城市,這麼明事理的爸爸也不多吧。

04

我有次看《剩者為王》,也被一個父親對女兒婚姻的態度戳到了。

電影中,舒淇母親生病,她想快點結婚,讓媽媽看到自己“人生圓滿”,於是勉強接受相親。她父親說了一番話,讓人淚目:

“爸,我想趕緊結婚”這位爸爸的回答值得所有父母學習!

▲ 電影《剩者為王》金士傑獨白片段

“我是她的父親,三十幾年前是她來了,才讓我成為一個父親。”

“我是希望她能幸福,真真正正的幸福,能夠結一場沒有遺憾的婚,讓我可以把她的手,無怨無悔地放在另外一個男人的手裡,不至於將來我會後悔‘當初我怎麼這樣把她送走了’。”

“她不應該為父母結婚,不應該在外面聽什麼風言風語,聽多了就想要結婚。她應該跟自己喜歡的人,白頭偕老,去結婚。昂首挺胸的,特別硬氣的、憧憬的、好像贏了一樣。”

“有一天她突然帶著男方出現在我的面前,指著他跟我說:爸,就這個人,我找到了,我非他不嫁。”

“因為我是她的父親,她在我這裡,只能幸福,別的都不行。”

好棒。每一句我都想給他鼓掌。

這番話應該打印出來,讓每個父母背誦並默寫全文。

若天下父母都如此,兒復何求。

05

一個真正的好父母,有兩層境界。

  • 真心希望孩子幸福。是第一層,正常人都能做到。
  • 懂得如何讓孩子幸福。是第二層,需要有大智慧和大格局。

希望你有高層次的父母。

更希望你能成為這樣的父母。

所有的孩子都不該為了父母咬著牙去結婚,又為了父母咬著牙不離婚。

結不結婚,離不離婚,都該是一個人發自內心的選擇,該完全取決於ta自己的意願,而非丟不丟臉、體不體面、能不能向誰交代。

其實,如果你真的愛一個人,就不會忍心讓ta冒著餘生不幸的風險,給自己一個什麼破交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