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夏季祛湿的5个实用方法,简单易学,拿来就能用!

在中医里,湿气被称为湿邪,会严重危害我们的健康。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祛”,其实这句话是形容人体内的湿气过重,让人的精神无法提起来,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夏季祛湿的5个实用方法,简单易学,拿来就能用!

“湿气”这个词,对于有点中医常识的人应该都比较熟悉,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每个现代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湿气,而春季和夏季是湿气最猖狂的季节,这段期间我们除了生活不规律身体容易产生湿气以外,天气的影响也让外界的湿气更容易进入我们人体内。

湿气重并非大病,身体检查也查不出来,但必须重视,因为很多的小毛病都跟它有关系。比方说经常会无精打采,头发容易出油,长痘痘,大便粘腻、肩颈腰腿痛,脸色暗黄、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等症状,在中医眼里都是湿气在作祟。今天,掌门师兄跟大家分享5个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祛湿方法,简单易学,大家不妨可以试试。

方法一:拔火罐祛湿

夏季祛湿的5个实用方法,简单易学,拿来就能用!

在去湿热方面拔火罐疗法是有一定效果的,拔火罐过程中,如果该部位有淤血的话,形成的罐斑会呈现出深红色;若是热气比较重则罐斑会呈现出鲜艳的红色;若是湿气重,罐斑会呈紫色,并且罐内一般有大量水珠;若偏寒,则罐斑则会呈暗黑色。火罐拔完后虽然有点疼痛,但是人体内的风寒湿热就给拔出来了。

方法二、食疗祛湿

1、祛湿七宝

临床上,我们治疗湿症一般会采用中医的食疗方法,比如“祛湿七宝”的效果就很好,对付体湿,肥胖,皮肤暗黄,多选择一些健脾胃肺利尿的食物。“祛湿七宝”出自唐代食疗大典《严龟食法》淮山药、黑芝麻、赤小豆、燕麦、苦荞、薏仁(米)、西米。

夏季祛湿的5个实用方法,简单易学,拿来就能用!

方法:把适量的上面提到的淮山药等7种宝贝,(提示,这7种食物各用多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洗净,置于锅内,放适量水烧开,再用小火煮熬。待烂熟成粥后,加入红糖或者冰糖即可。

2、四神汤

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祛湿食方,其中“四神”是指:薏仁、莲子、山药、茯苓。四种食材的比例是1:1:1:1,约每味20克左右。

夏季祛湿的5个实用方法,简单易学,拿来就能用!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随伺在旁的四位爱臣、由于日夜操劳,加上舟车奔波、水土不服,因此相继病倒,连御医也是束手无策,不久有一道人帮他们开出了“莲子、薏仁、淮山、茯苓等量炖猪肚”的药方,四位大臣服下这药方之后,果然立即痊愈。

此后,每有官员南巡,都用此方炖煮食物养身,时间久了,此方便以“四臣汤”为名在民间广为流传。当这药方传到台湾之后,由于不清楚“四臣汤”的由来,并且“臣”和“神”的台语发音相同,因此以讹传讹而成为“四神汤”。四神汤,以甘平为主,甘能治水,故能健脾和胃。祛湿清热,健脾养胃,美白皮肤,补益心肺,调肝固肾。

方法三、运动祛湿

夏季祛湿的5个实用方法,简单易学,拿来就能用!

运动祛湿是生活中最廉价的祛湿方法,通过运动一方面可以预防外界的湿气,一方面则可以加强身体代谢,让体内原来的湿气更快的排泄出去。在所有祛湿方法中,运动祛湿是最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但其实,排汗去除湿气最好的方法,特别是常在空调里的人,一定要找个机会让身体汗出来,否则湿气太重。

每天适量的运动,对身体非常有益,不仅可以舒缓压力、活络器官,也可以增强水分代谢,平衡荷尔蒙的分泌,,提高机体的抗病力,还可以助消化、促进气血流通,进而去除体内湿气。

方法四:艾叶泡脚祛湿

夏季祛湿的5个实用方法,简单易学,拿来就能用!

运动祛湿是生活中最廉价的祛湿方法,通过运动一方面可以预防外界的湿气,一方面则可以加强身体代谢,让体内原来的湿气更快的排泄出去。在所有祛湿方法中,运动祛湿是最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但其实,排汗去除湿气最好的方法,特别是常在空调里的人,一定要找个机会让身体汗出来,否则湿气太重。

每天适量的运动,对身体非常有益,不仅可以舒缓压力、活络器官,也可以增强水分代谢,平衡荷尔蒙的分泌,,提高机体的抗病力,还可以助消化、促进气血流通,进而去除体内湿气。

方法四:艾叶泡脚祛湿

夏季祛湿的5个实用方法,简单易学,拿来就能用!

因为艾草是纯阳之物,本身就有温通经脉、理气祛湿寒的作用,艾灸,可发挥刺激穴位和燃艾温热刺激的双重作用。现代人的寒盛、气滞、元阳虚,这是许多疾病共同的病根,艾灸具有艾草的药性和火的阳性能量,可以驱寒气、爱经络、和气血、补元阳。夏季养生,经常艾灸可以让你轻松避免夏季常见疾病,度过困乏的夏天。

推荐艾灸祛湿穴位

1、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

夏季祛湿的5个实用方法,简单易学,拿来就能用!

中脘穴为胃的募穴、又为腑会之所。脾胃互为表里,同为后天生化之本,共同协作以化体内水湿。因此,艾灸中脘穴能够温中散寒、健脾祛湿、和胃理气,是夏季艾灸祛湿的有效方法之一。

2、承山穴:是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它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所以,刺激它能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夏季祛湿的5个实用方法,简单易学,拿来就能用!

承山穴是祛湿大穴。湿气重的人按承山穴,酸胀痛感会非常明显。因湿重而常感困倦时,承山一按就能醒神了。艾灸承山几分钟,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表示膀胱经上的阳气被激发,正在排出湿气。

3、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丰隆穴首载于《灵枢·经脉》篇,具有调和胃气、祛湿化痰、通经活络、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尤被古今医学家所公认为治痰湿之要穴。

夏季祛湿的5个实用方法,简单易学,拿来就能用!

丰隆穴为足阳明胃经络穴,从阳络阴,脾与胃一阴一阳,互为表里,所以,该穴能疏通表里两经之气血,即“一络通二经”,因此它不仅能治胃经病,还可治脾经病,能疏通脾、胃表里二经的气血阻滞,促进水谷精微的运化,将水液代谢的废物排出体外。

4、解溪穴: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此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该穴位主要功能是分流胃经经水,是一个很重要的祛湿穴位,进行艾灸之后还能够有效的解决下半身水肿的问题。

夏季祛湿的5个实用方法,简单易学,拿来就能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