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A股逼“瘋”軟銀中國

A股逼“瘋”軟銀中國


它現在要把錢用在“刀刃”上,將資金押注在更穩定、發展潛力更大的空間。中國A股,顯然不是。


A股市場,神秘莫測且變化多端,一些人著了魔似地向裡衝,一些人正在不動聲色地往外撤。9月17日晚間,A股上市公司普麗盛發佈公告表示,公司於9月17日收到三位股東發來的《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合計減持普麗盛股份總數不超過2327.79萬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23.2779%。

這三位股東分別為Masterwell (HK)Limited、SBCVC Fund II-Annex (HK) Limited和軟庫博辰創業投資企業,它們均屬於軟銀中國。根據環球老虎財經資料,截至公告日,Masterwell、SBCVC Fund II和軟庫博辰分別持有普麗盛1111.61萬股、262.87萬股和953.31萬股,合計2327.79萬股。這意味著,此次軟銀中國是清倉式減持。

軟銀中國是軟銀集團的子公司,2000年成立至今,締造了一個又一個投資神話。在軟銀中國投資的公司裡,有12家已經成功上市,其中美股3家,A股8家。

普麗盛即軟銀中國在A股市場裡投資的一員,除它以外,身後站著軟銀中國的上市企業還有分眾傳媒、華大基因、隆鑫通用、理邦儀器、迪安診斷,以及通過神霧集團間接持有的神霧環保和神霧節能。

但我們發現,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軟銀中國旗下的基金陸續退出了這些A股的上市公司,近期又被傳出清倉華大基因,如果消息屬實,那麼,普麗盛是軟銀中國在A股持有股份的最後一家公司。隨著9月17日三大股東宣佈清倉,中國A股市場再無軟銀中國的身影。

作為一家國際知名的風投企業,卻選擇從中國最大的資本市場撤離,背後邏輯耐人尋味。

A股逼“疯”软银中国

軟銀的一戰成名源於投資阿里巴巴,這也被人們認為是孫正義一生中最為成功的投資。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馬雲從杭州奔赴北京,連續見了十幾個投資人,無一成功。直到在被稱為“小靈通之父”的吳鷹牽線搭橋下,馬雲與孫正義會面。交談之後,孫正義把原本決定給另外一家電子商務公司的2000萬美元給了馬雲。

靠這2000萬美元,阿里巴巴度過了低谷期。2004年,孫正義追加4000萬美元投資,軟銀中國成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時至今日,這一場6000萬美元的豪賭為軟銀帶來了超過千倍的回報。除了阿里巴巴外,軟銀還投資了IT領域的多家獨角獸企業,比如77億美元給Uber、50億美元給滴滴、44億美元給WeWork。眼光毒辣、出手大方,軟銀和孫正義本人不乏傳奇色彩。

A股逼“疯”软银中国

直到2013年,軟銀以22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第三大移動運營商Sprint70%的股權,戳破了軟銀投資神話的光環。當時,軟銀是本著壟斷美國移動通訊市場的想法,收購了Sprint,企圖與美國第四大運營商T-Mobile合併。但遭到了美國監管機構的堅決反對,合併計劃受挫後,美國第一大和第二大運營商Verizon和AT&T迅速侵蝕美國市場份額,Sprint市值一度縮水25%,每年虧損不斷,收入表現也非常不穩定。

收購Sprint帶來的打擊並沒有改變孫正義激進、冒險的作風。2016年,軟銀又以243億英鎊(約320億美元)全現金收購英國芯片設計商ARM,成為歐洲迄今最大的一筆科技交易,也是孫正義自創立軟銀以來進行的最大一筆收購。

先不論孫正義本人對芯片的執念有多深,對未來物聯網領域有多看好,這筆溢價高達43%的收購,終結了ARM連續20年的年度盈利記錄,既沒實現孫正義的夢想,還讓軟銀背上了沉重的債務。有媒體報道,截至2018年6月,軟銀負債高達9270億人民幣。

近幾年的戰略失誤,軟銀不得不依靠海外資金艱難度日,甚至今年賣掉了部分阿里巴巴的股份,套現89億美元。官方給出的理由也十分直白——降低債務水平,增強戰略靈活性。不僅如此,軟銀還賣掉了著名的“現金奶牛”遊戲公司——Supercell。

A股逼“疯”软银中国

2017年全年Supercell淨利潤達8.1億美元

由此來看,軟銀中國陸續清倉A股未必不是為了“錢”。當然,這與資本屬性也有很大關係。軟銀中國的第一期資金,即投資阿里、淘寶的資金,來源於軟銀集團,直接受孫正義控制。從第二期基金開始,軟銀亞洲獨立募集,不再依靠軟銀集團。也就是說,資本來源更加趨於國際化。這種獨立募資的結果也使得軟銀中國的投資策略會受到多方牽制。

這一牽制主要表現在投資人對宏觀環境的判斷上。一方面是自2015年牛市結束以來,A股表現一直低迷。去年宏觀去槓桿、微觀緊信貸、整體嚴監管,或多或少都會對A股產生影響,加之今年以來,貿易戰帶來的不確定性,迫使投資人信心減弱。

另一方面則是A股市場規則有待完善,尤其是退市制度較為寬泛且執行力度較弱。從退市指標來看,中國市場更加註重財務數據,自2001年我國證監會發布《虧損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而正式推行退市制度至今,A股市場共有97家公司退市,其中有49家因為連續三年或四年虧損被執行退市。而美股市場,更加看重市場類數據,2013年以來美股年均退市公司達到300家。相比之下,市場數據更加高頻有效,財務數據則容易被操控。

A股以單一的“財務指標”作為退市依據,給企業提供了逃避退市的可能,這也導致新鮮血液很難進入A股。儘管CDR制度在引導科技股流入和回到A股,但這一過程並非一蹴而就。

處於改革期的A股,對於資本國際化、負債過千億的軟銀來說,已經沒有太大吸引力。現在的軟銀更應該把錢用在刀刃上,將資金押注在更穩定且發展空間更大的市場。當然,軟銀清倉A股並不意味著它們不看好中國企業,今年7月軟銀還以10億美金投資了中國獨角獸企業商湯科技。

總的來說,清倉A股,既是戰略性選擇,也是軟銀的無奈之舉。孫正義的身價在鼎盛期曾一度達到700億美元,直逼昔日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當時比爾·蓋茨身價780億美元),時至今日,層層疊加的債務讓孫正義的神話告一段落。很難說,到底是A股逼“瘋”了軟銀中國,還是軟銀中國自己在逼自己。

A股逼“疯”软银中国

精彩回顧

財經郎眼全新視頻資訊平臺

A股逼“疯”软银中国

財經獨角授

財經郎眼推出全新視頻公眾號——財經獨角授,這裡有最新鮮的財經資訊,最勁爆的專家觀點,最特別的財富故事,最有趣的視頻短片。每晚三分鐘,我們與您分享最有看點的財經話題。掃描二維碼即可關注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