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榮耀穩壓小米直逼蘋果,格局顛覆下難道商業邏輯變了嗎?

智能手機行業中這場無硝煙的戰爭,戰勢正越發明朗。

據賽諾發佈的2017互聯網手機銷售排行榜數據顯示,榮耀手機以5450萬臺銷量、789億元的銷售額,超越全年銷量5094萬臺、銷售額637億元的小米,躋身中國互聯網手機品牌第一名的位置;另據國際調研公司GFK發佈的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數據顯示,華為+榮耀以1.02億部的手機銷量,穩居中國手機市場首位,小米排名第四;此外還有日前今日頭條聯合京東、Counterpoint發佈的《2017手機行業白皮書》也顯示,榮耀手機在京東的銷量、以及安卓手機的銷售額中均排名第一。

榮耀穩壓小米直逼蘋果,格局顛覆下難道商業邏輯變了嗎?

以上三份行業數據均陳述了一個事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正在面臨新的變局,在馬太效應作用下,榮耀與華為正成為中國市場地位第一集團軍,牢牢佔據著T型結構頂端。與此同時,引人深思的是,年僅四歲的榮耀將一度風光的小米斬落麾下,難道是手機行業競爭的商業邏輯也產生了變化?

八年沉澱,手機行業終於返璞歸真


要說商業邏輯發生了變化,不如先看看我們國內手機市場競爭走過的一段彎路。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所著的《引爆點》中曾提到,一件物品或一個觀念擁有適當的條件,就可以形成一個風潮,而掌握了這個趨勢,就可以讓一個趨勢引爆起來。而曾經小米就帶起過一段風潮,並影響了整個手機行業,甚至波及整個互聯網圈。

這就是自小米誕生起帶來的互聯網手機浪潮,以互聯網為渠道節省大量渠道及營銷成本,將一些核心參數進行高配低價,小米手機一經推出就引發“飢渴”,消費者狂熱追捧之下,打亂了手機圈與互聯網大佬原本的節奏。一時間,互聯網手機品牌大爆發,而與之同時,小米型競爭的致命問題“低價傾銷”也成為深埋在行業中的隱患。

高配置低價,閹割了產品利潤,產生產銷之間惡性循環,沒有利潤企業就沒有辦法進一步產品升級,尤其是沒有差異化創新的本錢;捨棄線下渠道,割裂了原手機生態圈下的一大部分參與者,更放棄了習慣於線下購買的消費者。

於是,這股風潮使得“手機品牌”不再成為創新主體,一切原件、技術、創新都依託於行業產業鏈。反正不求最好,只求最便宜,成為了一時風尚,“低價同質化”之風弄得整個行業山雨飄搖。

且不說這與商業本質背道而馳,而事實上它也割裂了三大背景:

其一,消費升級時代,跟上品牌的目標消費者腳步是一大法寶。消費升級已成事實,眾多科技產品也都朝著這一方向進發,手機行業更是這一趨勢的引領者。

其二,手機全球化時代,品質依舊是制勝關鍵。雖說國外印度、東南亞等手機市場還處在智能手機發展初期,但可以預見的是,經過一段時期的市場培育,這些國外市場也會逐步邁向手機的品質追求時代。到那時候,品質低下的手機產品必然很快遭到市場淘汰,況且以目前科技快速前行的腳步,相信全球手機品質時代應該很快就會來到。

其三,技術變革時代,追求先進技術仍然是攻堅利器,研發和產業鏈缺一不可。說了那麼多,手機產品最終的落腳點,還是要回歸技術層面,是技術創新引領著手機行業的變革。有了技術的積澱,有了追求創新的研發精神,加上強大的產業鏈供應,三種效力的加持下,手機品牌方能在市場的洪流中站穩腳跟,為品牌插上高飛的翅膀。

而實際上,長達幾年的市場亂象,也使得“高品質”竟然成為了一種差異化標籤,這恰恰正是給榮耀的崛起埋下了肥沃的土壤。

品質與科技雙管齊下,正規軍正收復市場


在低性價比帶來的不理性競爭的環境中,榮耀顯得特立獨行。而正是不跟風的精神,讓榮耀迸發出巨大的力量。

2015年榮耀全球發貨4000萬臺,比對2014年增長了100%,銷售收入60億美金。與此同時,品牌滿意度達到91%,用戶的品牌淨推薦值達到75%;2016年,全球領先的管理諮詢公司貝恩發佈了其首次在中國市場啟動的淨推薦值(NPS)調研分析,其中,在智能手機行業裡,華為、榮耀和蘋果手機並列第一,高達47,且比排名落後的品牌,NPS高出44%;2017年,榮耀即霸榜Counterpoint、GFK、賽諾三大榜單,更獲得98%的品牌滿意度,淨推薦穩居高位,坐穩了互聯網手機冠軍寶座。

以榮耀為代表的商業邏輯取代了小米式的商業邏輯,改變了行業發展的軌跡。

而榮耀的商業邏輯到底是啥?其實榮耀的堅持很簡單,在GMIC2016北京大會上榮耀趙明就說過,“成功沒有捷徑,榮耀在2015年所取得的所有的成績沒有太高深的秘密,我們只不過是堅持了笨鳥的精神,堅持了產品是第一生產力,讓品質為榮耀代言。把品質、創新、服務作為榮耀品牌的核心戰略控制點去構建。”

一年後,榮耀趙明在2017年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再次重述了他的觀點:以消費者的名義、用引領式創新,為其創造價值。圍繞消費者的真正需求——品質、創新、體驗,打造年輕科技潮品,持續為互聯網手機提速。

可以這樣說,品質、創新、消費者為中心,榮耀正是傳統商業邏輯的典型代表,可以說是智能手機市場上的正規軍。

而為了“收復”市場,榮耀也在這三大要素上下了狠心,做出了很多先於行業的事情。在品質上,榮耀怒毀價值千萬的手機產品只為追求零缺陷的高品質;在創新上,榮耀不僅引領了雙攝、流光屏等等小創新,更在AI技術上大跨步,以“芯端雲”完成了人工智能手機的行業化落地;目標用戶方面,榮耀以潮玩、潮店與消費者玩在一起,放棄上帝視角而走入消費群體。

注重品質和研發,深挖用戶喜好和訴求,注重積累,榮耀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與這些手機品牌相比,榮耀有著自己獨特的商業邏輯,其更像一個默默耕耘者,在經驗與技術的不斷積累中逐漸躋身高位。

全球角逐的下半場,舉高打低為中國正名


一直以來,中國手機在全球名聲也很響,尤其是這幾年國產手機在東南亞市場的頻繁發力,在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廠商佔印度智能手機市場51.4%的份額,環比增長16.9%,同比大漲142.6%,印度出貨量前五大手機廠商中,除了第一名三星,其他四名全是中國廠商。

然而這種湧出卻伴隨著的是一種高性價比戰略的海外複製,這一如我們製造業最初的那幾年,以犧牲勞動力、礦產資源進行低端製造,看似傾銷全球卻僅僅獲得整個製造業利潤的九牛一毛,這種“佔領全球”思路下透露著一種不成熟的競爭思考,數據不代表實際上獲得的價值。正因如此,中國製造2025才更加強調製造業轉型,從中國“智”造扭轉競爭方式。

於手機行業來說,中國製造想在下半場競爭中改變地位,還有挑戰艱鉅的三座大山,專利技術、市場文化差異、渠道差異。也正因如此,大多數國產手機品牌出海頻頻受阻。不管是在印度這樣的人口大國,還是在美國這樣的品牌高地,專利都是第一道門檻。小米等都曾遭遇專利訴訟導致銷售停止。

值得慶幸地是,榮耀與華為為代表的正規軍正在這三方面積累好了彈藥。專利技術上,截至2016年12月31日,華為累計獲得專利授權62,519件;申請中國專利57,632件、外國專利39,613件,其中90%以上為發明型專利 ;而國際排名上,華為目前在中國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位居第一位 ,美國專利授權量達前50位 ,歐洲專利授權量排第7位,也是TOP10授權量中唯一一家上榜的中國企業 。品牌文化上,榮耀與華為的品牌代言人早就走起了國際化路線,僅以榮耀為例,全球形象大使布魯克林·貝克漢姆,法國區品牌大使Louane Emera,印度區形象代言大使Saina Nehwal,瑞典形象大使Tove Styrke;四週年之際,榮耀推出了全新的品牌主題曲《we are the brave》,由著名的澳大利亞歌手 Lenka 作詞、作曲並主唱,倡導全球年輕人勇敢做自己。這些象徵著榮耀年輕化又貼合當地潮流的品牌動作,讓榮耀在俘獲全球年輕人上如魚得水。

而數據也同樣證明了這一點,2017年“黑五”期間,榮耀整體銷量較去年同比增長160%;其中,意大利銷量同比增長高達380%,英國銷量同比增長達180%,西班牙、法國、德國均實現同比100%的增長率。

而與此同時,你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差別,就是以榮耀為代表的國產手機正在改變中國製造的低端形象。譬如,在2015年11月法國“黑色星期五”購物節,榮耀7一舉斬獲法國當地7大電商平臺的銷售冠軍,成為手機電子類的最大贏家,並同時獲得法國當地媒體2000元檔第一;在瑞典,2016年10月,榮耀8在400-500歐價位段市場份額(銷量)超過了三星和蘋果,成為此價位段第一;2018年1月,榮耀V10正式在美國發售,受到國外年輕人的追捧,幾天後,榮耀V10在CES上斬獲五項大獎,包括CES最佳產品獎。

榮耀穩壓小米直逼蘋果,格局顛覆下難道商業邏輯變了嗎?

從此來看,國內市場競爭的正規化,也為我國在全球競爭中展開“下半場較量”提供了動力。畢竟以品質、創新、用戶中心的商業邏輯,才是亙古不變的取勝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