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詩經 商頌 玄鳥》的重新構建!錯了幾千年?真知堂說上古史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後,奄有九有。

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

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

龍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研究上古史的學者,《尚書》《詩經》不可不究。目前保留下來的先秦典籍,《尚書》《詩經》據說是春秋時期孔子刪詩書定禮儀而保留下來的古代文獻總集,成書時間應該在公元前500年前後。

《詩經 商頌 玄鳥》的重新構建!錯了幾千年?真知堂說上古史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詩經》中有《商頌》五篇。據說是春秋時期商人後裔宋國人編著整理的頌歌。其年代最遲不晚於春秋,有點篇幅可能早到西周時期。其中《玄鳥》講述的是商朝先祖的事蹟,一般認為對於研究殷商史極為關鍵。原文就是前面那篇。我給大家解釋一下。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意思是上天命玄囂(我們以鳥為圖騰的先祖少昊)降生了我們商族,我們在殷這片廣闊的土地上安居樂業。

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後,奄有九有。

上古我們的先祖武王商湯,征服了我們周邊四方。並且任命了四方的首領,我們從此擁有了九州這塊好地方。

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

商朝歷代之王都接受上天的命令管理天下不敢懈怠,到了商王武丁這一代。

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龍旂十乘,大糦是承。

商王武丁是商湯的後代,商湯打仗戰無不勝。掛著龍旗的戰車十輛,戰車上面滿載都是食糧。

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商國疆域多達千里,到處都是殷民安居樂業,疆域遠達四海之地。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

四海之內的人民都來朝貢,來朝貢的人實在太多。景員維河此句不好解釋。

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

我們殷國受天命管理天下什麼都合適,百種福祿我們都佔全。

《詩經 商頌 玄鳥》的重新構建!錯了幾千年?真知堂說上古史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好,大致意思我們就知道了。但翻譯這首古詩並不是筆者的全部意思,在研究上古史過程中,這幾首《商頌》讀了很多遍了,但突然發現,此詩的語句次序可能有誤!

上古時代,直到漢朝都是以竹簡木瀆為寫作材料,豎著寫,很容易就把句子的先後次序搞亂了。筆者對古文言有些研究,素日愛詩,自己也能寫詩經體,故讀著讀著頗感不順。本來不敢隨意改動先人詞句次序,但改動之後,發現語氣語調順暢多了。下文就是真知堂所修正後的《詩經 商頌 玄鳥》,大家先勿噴,先對照著讀一讀看看。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後,奄有九有。(這裡沒有改動)

商之先後,受命不殆,武王靡不勝。

在武丁孫子。肇域彼四海。四海來假,來假祁祁。

(改動之後對仗工整,詞意更加通順)

龍旂十乘,大糦是承。武丁孫子。邦畿千里。

景員維河。維民所止。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 (改動後對仗工整,意思連貫)

《詩經 商頌 玄鳥》的重新構建!錯了幾千年?真知堂說上古史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第一聯不變,就不解釋了。

第二聯原文為 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

龍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

我改為 商之先後,受命不殆,武王靡不勝。在武丁孫子。肇域彼四海。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龍旂十乘,大糦是承。武丁孫子。邦畿千里。 景員維河。維民所止。

為什麼這麼改呢?

商之先後,受命不殆,說的是商朝歷代王都受命於天不敢懈怠,但原詩接著來了一句 在商湯後代武丁,商湯後代武丁,商湯王戰無不勝。 語義不但重複,而且連貫不起來。更不用說押韻了。

修改後的意思是商朝歷代王受命於天不敢懈怠,武王商湯戰無不勝。到了商湯後代武丁,疆域已經遠達了四海之地。四海的人民都來朝貢商朝,來朝貢的人實在太多。

接著說武丁的功績:武丁王的龍旗大車有十駕那麼多,滿載糧食兵精糧足!商湯後代武丁王,管轄的土地方圓千里。景山和大河周圍到處都是我們殷朝人民安居樂業之所。

最後兩句意思一樣,不需改動。

《詩經 商頌 玄鳥》的重新構建!錯了幾千年?真知堂說上古史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原詩的第一聯,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後,奄有九有。 方命厥後的方字頂針上一句的四方的方字,

我改之後的第二聯,商之先後,受命不殆,武王靡不勝。

在武丁孫子。肇域彼四海。四海來假,來假祁祁。

肇域彼四海對仗前文的正域彼四方。說商湯正域彼四方,對應武丁肇域彼四海。此詩乃是讚頌武丁的頌歌無疑。

四海頂針四海,來假頂針來假,文意連貫,符合先秦語法。再看看原詩: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這裡就連續重詞,且前後不搭調了。武丁和武王商湯沒什麼關係。

《詩經 商頌 玄鳥》的重新構建!錯了幾千年?真知堂說上古史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原詩接著是這麼寫的: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

對於有文言文基礎和古詩詞基礎的朋友,不難看出這幾句根本不像詩歌。語義也前後不搭。邦畿千里,維民所止還可以勉強說得過去,但接著一句肇域彼四海,就和前文連續不上了。四海來朝貢的前提,應該是征服了四海之地,所以四海來朝貢。這裡到底是武王商湯的功績還是商湯後代武丁的功績呢?連續前文是無法解釋的。再補上一句景員維河,孤零零的,更不知是什麼意思。

而我改動次序後,變成了龍旂十乘,大糦是承。武丁孫子,邦畿千里。 景員維河,維民所止。武丁孫子邦畿千里,意思很明白,商湯後代武丁王土地遼闊上千裡。景山大河邊上地,到處都是我們殷民安居之所。語義連貫,很好理解了。

景員維河,維民所止。接得天衣無縫。

《詩經 商頌 玄鳥》的重新構建!錯了幾千年?真知堂說上古史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可能很難有朋友看完本文,畢竟是屠龍之術,早無用處。但學術研究,講究真知,雖無用處,分享給大家,也算是筆者之樂事了。最後再把真知堂版本的《商頌 玄鳥》錄一遍給大家。原詩《玄鳥》: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後,奄有九有。

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

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

龍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

真知堂版本《玄鳥》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後,奄有九有。

商之先後,受命不殆,武王靡不勝。

在武丁孫子。肇域彼四海。四海來假,來假祁祁。

龍旂十乘,大糦是承。武丁孫子。邦畿千里。

景員維河。維民所止。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

本文為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的獨家研究成果,請勿抄襲和剽竊!

感謝您的閱讀!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和中國歷史文化,歡迎關注瓷器鑑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歷史文化和文物鑑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鑑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