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歐洲首富玩轉路威酩軒的“空手道”

LV、軒尼詩、迪奧、思琳、紀梵希、馥蕾詩、寶格麗、尚美巴黎、戴比爾斯,這些世界名牌歷史上都與伯納德毫無瓜葛,但今天他們卻像珍珠般環繞在伯納德的周圍。在從收編迪奧開始起步至今的40年中,伯納德展開了64場大規模收購,涉及持股公司76家。

全球最大奢侈品生產與銷售企業路威酩軒集團(LVMH)出資162億美元收購美國珠寶商蒂芙尼公司的協議日前已獲得了雙方董事會同意,有望在2020年完成收購。據報,併購落地後,蒂芙尼將成路威酩軒集團拓展美國市場的重要支點。

LVMH由路易威登 (LV) 與酩悅軒尼詩 (MOET HENNESSY) 兩大公司合併而成。而比LVMH更有歷史嚼頭與韻味的,是其背後的主人、目前的歐洲首富伯納德·阿諾特。

路易威登公司由路易·威登在1845年創建,路易·威登37歲時推出一款方便運輸的平蓋白楊木行李箱,表面覆防水帆布,角位以金屬包邊,裝上手挽及托架,表面的櫸木條以鉚釘釘牢,這種新設計能保護衣物,易於攜帶,公司業務隨這款產品的出世蒸蒸日上。家業傳到兒子喬治·威登手上,為打擊假冒偽劣,更為紀念父親,喬治·威登設計出L、V兩個字母環環相扣的符號。隨著19世紀末鐵路旅行和輪船旅行蓬勃興起,LV需求量越來越大,並先後在倫敦、紐約等開設旗艦店,得益於上世紀70年代中期迅速富裕起來的日本人的追捧,LV實現了幾十倍的收入增長,1984年成功上市。

酩悅公司(Moet)由酒商克勞德·莫奈在1743年創建,到第三代掌門人酩悅·雷米主政時,因其與拿破崙的友誼,酩悅作為香檳品牌一炮而響,並贏得“皇室香檳”的美譽,酩悅公司也很快成為歐洲最著名的葡萄酒供應商。軒尼詩公司由為法國國王效力的愛爾蘭人李察·軒尼詩於1765年創建,自18世紀末葉起,軒尼詩敏銳洞察到法國干邑地區“生命之水”巨大的國際銷售潛力,先後敲開了澳大利亞、南美、日本及中國市場,成了全球第一大頂級法國葡萄酒及烈酒品牌。1971年,酩悅與軒尼詩兩大酒廠合併,組成了酩悅軒尼詩集團(Moet Hennessy)。

合併之後不到10年,由於家族持股持續下降,酩悅軒尼詩集團一直在為可能被外部收購而提心吊膽;與此同時,路易威登公司也在為過於依賴日本人的購買力而惴惴不安。1987年,在法國政府撮合下,路易威登與酩悅軒尼詩集團合併,形成了LVMH集團,酩悅軒尼詩總裁舍瓦利耶出任集團總裁,路易威登總裁亨利·拉卡米耶出任集團戰略委員會主席,兩個創始家族合計持有新公司35%的股份和50%以上的投票權。

但是,牽手容易相處難。合併後的LVMH不僅在實際運作中各自相當獨立,未能實現很好的業務整合和協同,且兩家公司的文化也很難相容,酩悅軒尼詩創始家族屬於貴族,路易威登家族則是草根出身,兩家企業的老大竟常為信紙該用什麼顏色而吵得不可開交。最終,為擴大在海外市場的酒類銷售,舍瓦利耶讓LVMH與英國啤酒製造商健力士簽訂了國際分銷協議,並互相持股,這也使舍瓦利耶和拉卡米耶在到底是強化酒類產品還是服裝和皮革產品方面的矛盾對抗和權力之爭驟然升級。

LVMH兩個當家人公開頂牛,而伯納德操盤的迪奧公司商業卻做得風生水起,肩扛迪奧這塊金字招牌,伯納德開發出了女裝、香水、男裝、童裝、首飾和化妝品,每款推出都能引起消費者尤其女性群體的瘋搶,生意場上的來往,讓巴納德與舍瓦利耶和拉卡米耶混了個臉熟。

本來伯納德是受拉卡米耶之邀去調停其與舍瓦利耶的矛盾的,可伯納德儘管做了很多工作,效果依然甚微。伯納德覺得自己不該白乾,於是乘機提出收購LVMH的要求,但很快被對方雙雙拒絕。伯納德沒有罷手,轉身找到與LVMH簽有分銷協議的健力士,彼此達成了成立合資公司的協議,伯納德持股60%,健力士持股40%。似有神助,1987年10月法國股市突然崩盤,LVMH股價斷崖式跳水,伯納德控股的合資公司迅速出手,最終買進LVMH集團43%的股票,成為該集團第一大股東。

控制了LVMH後,伯納德深度清洗集團原來的團隊,舍瓦利耶和拉卡米耶雙雙走人,大批LVMH元老也被放逐與擠走。在業務重組方面,原酩悅、軒尼詩及路易威登控股公司與不久後收購的法國第四大香檳製造商凱歌香檳被一同整合進酒水飲料部門;迪奧香水公司、原路易威登控股公司子公司紀梵希香水及嬌蘭香水悉數歸入LVMH香水部門。值得注意的是,對迪奧品牌,伯納德可謂情濃至深。兩年前,伯納德又出資121億歐元收購散落在其他投資人手中25.9%的迪奧股份,將其歸入迪奧時裝公司。由此,伯納德100%掌控了迪奧品牌。

30餘年來,LVMH在伯納德統領下登上了全球奢侈品行業王者之位,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468億歐元,同比增長10%,營業利潤率21.4%,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就像LV、軒尼詩一樣,無論迪奧、思琳和紀梵希等大名鼎鼎的時裝與皮革製品品牌,還是馥蕾詩、紀梵希和嬌蘭等馳名全球的香水和化妝品品牌及寶格麗、尚美巴黎、戴比爾斯鑽石珠寶等享譽世界的腕錶和珠寶品牌,其中任何一個成員歷史上都與伯納德毫無瓜葛,但今天他們卻像珍珠般環繞在伯納德的周圍,而促使這些奢侈品牌從原點遷移的最主要力量,無疑是伯納德舞動的如同“空手道”那樣的資本併購魔杖。在從收編迪奧開始至今的40年中,伯納德展開了64場大規模收購,涉及持股公司76家。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