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要给村里留棵“摇钱树”——记安福洋溪镇枧田村第一书记文治民

□本报记者罗昊

“你为什么选择留下?”

“我们村里还没有好的产业,做不到给贫困户‘授之以渔’,我就想把油茶基地发展起来,给大家一棵‘摇钱树’。”

以上是记者在安福县洋溪镇枧田村采访驻村第一书记文治民时的一段对话。

今年,我市163位驻村第一书记不忘初心,主动担当使命继续留任,文治民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文治民,枧田村的村民没有不交口称赞:“文书记人好!”这是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评价,但对于文治民来说却是最大的褒奖和肯定。文治民是县电力公司副经理,2017年5月被选派到枧田村任第一书记。驻村两年多来,文治民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枧田村这个大家庭,他带着记者行走在村道上,上至晒太阳的老人,下至做游戏的孩童,无不与他互致问候,亲如一家。

有抵触,但他驻下了、扎根了

“两年前我是不愿意来的,刚生二胎,孩子还小,父母年纪也大了,从村里回县城有近一小时的路程,照顾不到家里,很多地方都不方便。”说起当初选派时自己的思想动态文治民有点不好意思。刚开始,对被选派到村里当驻村第一书记有些想法,一对幼小的孩子,一双年老的父母都正是需要照顾的时候,所以思想一下子没转过弯来。经过单位领导的几次思想工作,他接受了组织安排,来到枧田村。

“困难家家都有,但工作总要人来做。”想通了的文治民,下了决心,既然当了这个第一书记,就要为村民解决实际难题,把工作做到最好。

通过走访贫困户,了解村情,文治民发现枧田村的情况并不乐观,虽然经过几年的努力,40多户贫困户已经有大部分脱贫了,但剩下来的才是工作难点,怎么样才能让他们摆脱贫困?文治民一连几天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要怎么着手才能让村里有个好的变化呢?与其坐着想,不如行动起来,他决定先从贫困村和贫困户扶贫资料做起。白天走访贫困户、与村干部座谈,晚上坐在灯下苦读,边读边记,笔记本记了厚厚的一本,遇到不懂的第二天赶紧向镇扶贫办询问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对扶贫知识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当初这个工作是非常繁琐的。”文治民笑着说,“我们强调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我自己就必须先搞清楚才好开展工作。”

就这样,在文治民的牵头下,把枧田村的扶贫资料按照县、镇两级扶贫办的要求,重新进行了规范整理。在几次县扶贫检查当中得到了检查组的高度认可和表扬。

有作为,村里变富了、变美了

“村里的事情其实没有什么大事,都是小事,但要把这些小事当大事来做,这就是农村工作的实际。”文治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刚到村里任职不久,当年6月份就遇到一件难事,村里横江组唯一一座通村的桥因连日暴雨被洪水冲垮了。文治民赶紧上门告诉各家各户注意出行安全,在桥头立了安全警示牌,并自己带头,安排村干部轮班蹲守,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为了解决村民出行问题,他在向镇政府、本单位反映后,多次奔走交通部门,申请立项重修桥梁,在他的努力和镇政府的支持下,县交通部门进行了立项,顺利完成施工并通车了。做成这件事,文治民的心里有了满满的成就感:“作为第一书记,能为村里做点实事,真是比自己取得什么成绩还要满足。”

文治民到任时,村里已经开始建设光伏产业,2016年光伏产业发电25千瓦时,到2017年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了80千瓦时,让村里贫困户实现了长效收益。

两年多来,文治民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村里面貌一点点在悄然变化。2017年至2019年间,枧田村投入建设资金700多万元,新建了文化室、卫生室、3座桥,对12个村小组新农村点建设及村庄进行整治,进行了改水、改厕、改塘、改沟,安装了路灯,并进一步推进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现在村庄的主干道硬化了,路灯亮了,周围的垃圾不见了,家家户户配了垃圾桶,还有专职的保洁员。2018年,村集体收入近20万元,为2018年顺利脱贫提供了保障。

有感情,村民更亲了、更敬了

两年多来,文治民把枧田村当自己的家,把贫困户当自己家人,每天都要到贫困户家中去看望走访,渐渐地,村里的群众都认识并熟悉了这个驻村第一书记。

解决贫困户林达贵残疾证问题、解决贫困户林铁古家门口修路问题、解决贫困户郁龙洁8000元教育扶贫资金……两年来,文治民为村里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20多次,让他们得到了帮助、得到了实惠,顺利脱贫,年收入已经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2019年人均年收入3747元的贫困线。

两年驻村工作眨眼而过,文治民选择了留任,在他看来,脱贫只是一个小目标,给大家找到致富的路子,才是他的心愿。眼下,文治民正忙着在村里发展一个200亩的高山油茶基地,按照“一领办三参与”的形式成立合作社,稳定持续地增加贫困户和村集体收入。目前,该项目正在土地平整建设阶段。

指着远处山上那片已经平整出来的空地,文治民仿佛看到了不久后的油茶梯田,他告诉记者:“我留下来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这个,有了它,才是真真正正给贫困户‘授之以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