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不可不說的二八定律真相,職場上的“殘忍鐵則”

什麼是二八法則?

二八法則又叫二八定律、帕累托法則、關鍵少數法則,廣泛運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

二八定律是由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提出的,其原理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叫二八定律。

生活中即使我們對經濟學或管理學並不熟悉,但大部分人大概都知道二八法則。

但若是我們仔細來看這個理論,就會發現二八定律在社會和職場中的深刻存在的事實。

01

關鍵少數和多數

二八定律最早是經濟學上對統計數據的樣本論證,其主要研究於頂端的20%的“關鍵少數”,用以對抗生活中的諸多不平衡現象。

例如我們大概都知道或聽過:20%的人掌握著80%的社會總財富、而20%的人口又貢獻了80%的國民消費等等,這是經濟學延伸的二八定律的研究。

二八定律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對許多領域或行業的關鍵少數和多數之間概率論證其精妙和準確(原則上不可能做到特別精準的預測),其主要的貢獻來自於——關鍵的少數是如何影響多數甚至是改變多數的效應。

如果我們把二八定律代入職場和管理中,會發生什麼?

  1. 對公司貢獻最大比的往往來自於20%的人
  2. 公司80%的業績依靠20%的客戶
  3. 大公司的末位淘汰制會淘汰掉20%的僱員
  4. 職場中管理層和員工的佔比為80/20
  5. 五年以上公司存活率為20%
不可不說的二八定律真相,職場上的“殘忍鐵則”

二八的定律的一個真相:關鍵少數的力量在整個社會中的運用極為重要。

小到家庭的個人決策權,大到企業和公司國家,對規則和法規的制訂,關鍵少數代替多數的運用。

二八定律在國家層面的運用——美國的參議院和眾議院

眾所周知,美國獨特的政治結構是三權分立。即:行政權歸政府、司法權歸法院、而立法權就歸美國的議院。

美國的議院分為參議院和眾議院,而眾議院人數大概在400多名左右,是由各州人口比例分配選出,其本意就是為了為民“發聲”,其成員大多都不具有專業的政治眼光;為了防範民意可能導致的“錯誤”,美國又在此基礎上設立了參議院,人數在百餘位,其主要就是為了防止眾議院所導致的“失調”。

不可不說的二八定律真相,職場上的“殘忍鐵則”

02

二八定律對“個體”的警示

我們不能說那80%就一定是“壞”的,更不能說那20%就一定是“好”的,其背後的因素也常常十分複雜。那麼除開家庭、教育、學歷等“硬性指標”外,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再努力”一下的?

如何成為公司那“不可或缺”的關鍵少數——20%

也許我們可以換一個問法,更為貼切和直觀的問法即:除開那些不可控因素,我們要如何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羅sir認為,有兩樣東西是最為“廉價”的提升自己方式:閱讀和思考。

身邊很多同事和朋友都在抱怨一個問題:公司不能提供足夠多的學習時間和氛圍,公司沒有給我學習和成長的渠道。

我們在埋怨公司沒有跟我們帶來什麼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去想:作為公司來說,僱員的本質應該是為公司付出。

指望公司能夠讓你學習到什麼的時候,通過閒暇時間來提升自己為公司付出才是更為重要的。你有多久沒有看過書了?你有多久沒有思考過了?

這背後的本質是:行為模式和思考方式的問題。

如果你沒讀過經濟學,你很難理解供需之間的關係;你也可能會認為保險對自己的唯一警示就是:自己沒錢到連保險都不願意買。你甚至不太會區分什麼是對和錯,因為《烏合之眾》告訴我們,盲目從眾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

靠自律和主觀意願,真的能培養起閱讀和思考嗎?

羅sir親身經歷告訴你,這很難。

每當你處在看綜藝或是打遊戲還是讀書的三難地步時,你大腦的精力就一直在耗散,這時你即使去看書大腦也會很累。

真正地閱讀和思考是基於多年的習慣養成。

習慣是什麼?習慣是下意識地不需要經過大腦思考的東西,就像吃喝拉撒睡一樣,你的大腦已經對此形成了一種意識機制,這不僅僅是生理需要,同時也是大腦建立的“情景重複”。

讀書使你明目,讀書讓你建立系統的思考框架,讀書讓你科學地做出決策,讀書讓你在感情用事地邊緣理性試探。而思考,是你對事物的深度認知和了解。

不可不說的二八定律真相,職場上的“殘忍鐵則”

回到主題,如何在競爭中成為“關鍵少數”?

認知、能力、軟技能

認知取決於你對事物的認識深淺,你看到最近幾年的自媒體很火熱,但別人看到的是這其中的商機和機會,你看到電商的興起方便了自己,別人看到的是流量和賣品。

你說你需要系統學習,別人或許早早就在自學自實踐。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作者史提芬·柯維提出的積極主動,就將兩類人群區分開來,一類是消極思維,一類則是積極主動。

這恰恰就說明了,每當出現新的技術和機會,總會有兩類人,主動擁抱參與和消極給自己找無數借口的人。

能力

能力是餬口的關鍵性因素,這是你的專業之內的精益化發展路線。可以是某個具體化的技能,其中包括管理能力、戰略能力等等。

一個好的PPT設計總是會出類拔萃,而這背後同樣取決於是誰設計的。錘子公司的發佈會為何總是讓人津津樂道?這不僅僅是羅永浩的個人相聲帶來的,也有著優美的PPT功勞。

你的專業能力有多精髓有多深,與之對應的就是公司對你的重視程度,真正地牛人在某個特定的圈子都是相當的厲害,提到產品經理我們會想到梁寧、張小龍;而優秀的程序員就更多了,雷軍、搜狗的王小川等等。

軟技能

什麼是軟技能?我們可以大致地概況為:情商、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

哈佛大學就曾做過一個大致地調查,軟技能在企業高管的佔比高達80%。這也恰恰說明,特別是在互聯網公司,人與人之間的協調、創造性和批判性的重要性。

軟技能說起來有點玄乎,但究其本質就是協調各方加強合作和交流的方式。軟技能的建立需要系統的知識和經驗,這在職場公司中是需要慢慢磨合和建立的。

不可不說的二八定律真相,職場上的“殘忍鐵則”

03

制訂自己的“二八法則”

如何改善自己的職業目標?如何制訂目標?

二八法則之所以涵蓋廣泛,就在於其實施性,可操作性。

你要如何更有效學習?我的建議是用20%的時間去弄懂80%的學科知識就夠了,這是最為基本的應用。也能夠最大化的提升自己的時間效率。

對職業生涯的規劃也可以同樣如此來操作,永遠保留20%的可變量給予自己的操作空間,亦可以保留20%的不變量,一個好的職業規劃,絕不可能一成不變,社會的變化之快,你需要不斷調整自身的定位。

當那些自己可控範圍之內的事做到盡職,其餘的那些不可控範圍,總是會需要一些運氣成分在裡面。

生活和工作,總有一個在路上,預祝各位同學都能夠學有所成,業有所長。

不可不說的二八定律真相,職場上的“殘忍鐵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