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樣才能練好歐楷?我現在越寫越不滿意,該怎麼辦?

庚午路旁土


歐陽詢(557-641),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他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最,筆力險峻,結構獨異,後人稱為“歐體”。

歐陽詢練習書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後獨闢蹊徑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氣勁峭,法度嚴整,被後代書家奉為圭臬,以“歐體”之稱傳世。唐代書法品評著作《書斷》稱:“詢八體盡能,筆力勁險。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於古人,擾龍蛇戰鬥之象,雲霧輕籠之勢,幾旋雷激,操舉若神。真行之書,出於太令,別成一體,森森焉若武庫矛戟,風神嚴於智永,潤色寡於虞世南。其草書迭蕩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然驚其跳駿,不避危險,傷於清之致。”

1、要想練好歐楷,首先要對書法有一定理論基礎。首先你理論上要過關,什麼是書法,書法的歷史。這樣才可以有一個正確的方法,所以我建議大家買一本大學院校用的實用書法教程,這類書我們一定要認真讀完,領會字體的書寫精髓。

2、把基礎的理論知識看明白以後,就可以選擇一本名家的字帖,並且大家要注意的是,這個字帖必須是你自己喜歡的哪一類,然後我們開始認真臨摹,把行家的字體反覆練習。現代書法家大家可以關注一下盧中南老師與田英章、田蘊章兄弟,他們代表了當代歐體楷書的兩個流派。

3、練好一筆字,需要有很好的悟性,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基礎與文化修為。練字的時候要根據行家的字體有一定的自己的心得,注重書法精髓與用筆、間架結構的結合。開始的時候是臨摹,必須嚴謹的複製原帖,慢慢的形成自己的風格與特點,這就是一種進步了。

4、開始學習行家的字體的時候,要循序漸進的練習,不要急於求成,每天可以反覆看行家的字體特點,反覆的想字體怎麼樣可以寫的更完善,開始的時候不要貪多,每天一兩個字,一個月左右你的文筆就很好了。

5、在練字的是要注意的是偏旁部首,練字的時候一定要把偏旁部首研究好,因為我們國家的字是講究對稱的,所以把偏旁部首研究的差不多,字體也就好了。

練好楷書首先要領會字體的書寫精髓,即得法。然後選擇一本適合的字帖進行臨摹,培養興趣這樣上手快一些,然後就要看功夫了…練到一定程度時候要找位明師指點一二。





Blue369


1看了你的字說明你正在學習歐陽詢的《九成宮》,但是學習的是現在的講解教程,而不是歐陽詢的原碑。


2你之所以越寫越不滿意,是因為你不懂歐體字的特點,從而沒有掌握住“法”!!學書不得法,怎麼可能學會呢?又怎麼能進步呢?我也是學習歐陽詢的楷書十年多了,多少有點心得。

3首先歐楷自古以來以“”險絕“”,瘦硬,結體端莊秀麗而著稱!要想學好歐楷,先練基本筆畫,而且是結合著例字練習筆畫,而且要對比,同一個筆畫在不同字上,是怎麼安排的,怎麼變化的?我們都要學習,只有基本筆畫寫好了,然後再學習結體。不要一上來就盯著碑帖練習,應該有所選擇的臨摹。



4首先選擇常用字,筆畫少的字,這些對於提高你的書法都是很有幫助的。因為常用字,筆畫少的字,都是古人注入法則最多的。從而能夠學到法!練字不能貪多,否則消化不了,應該盯住幾個字,反覆學習,才能有進步,最後要通臨,通臨的目的是練習行氣,也就是氣韻。


5以上幾點如果能夠做到,我想對你的學習進步會有很大的幫助!謝謝你,喜歡我或者想跟我一起交流學習書法的朋友請關注我!!!


清涵書法


你的字可以看出,在歐書下過一定功夫。但是,縱觀通篇作品,缺少歐楷“孤峰崛起,四面削成”之“險勁”。

學習歐字,對歐字的特點一定要了解清楚。除了上面大家說的那些特點,我覺得還有下面歐陽詢的楷書代表,還以其清、勁、險、古,開唐楷法度之先河。

清,在於歐字的方圓融合,端莊舒朗。結體中宮緊湊,瘦勁挺秀。其中豎畫撇畫,多為細腰,勁中含潤,方中帶圓,如清瘦端莊的女子,體態頎長瘦健,儀態清秀玉潤,又不乏灑脫靈動,富有彈性。

勁,是筆勢內擫,用筆剛勁,稜角分明,方勁嚴整,勁健硬朗,如壁立千仞,風骨崢崢,堅韌不拔。

險,為平中寓險,勢放形斂,而非劍拔弩張。後人評歐陽詢晚年書風“孤峰崛起,四面削成”。

古,乃筆匯隸意,古樸蕭散,氣韻舒張,渾穆高華。歐楷運筆緩慢、沉穩、筆勢凝重。起收多用藏護而鋒芒內斂含蓄,布白嚴整卻不刻板單調,別具神韻。

我們看到的後人學歐,往往工整有餘而勁、險、清、古不足。此外,有書法家認為從歐楷入門,領略其楷書訣竅之後,若能取其源頭,轉學北碑或其他,可柳暗花明,妙趣橫生。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歐體字的臨習,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筆法的掌握。歐體字的用筆特點是勁利,露鋒起筆,行筆勁疾,收筆乾淨。在練習時應加強速度,準確性的練習。能在快速的運行中停止下來,掌握好筆畫的分寸。
(圖為子衿書孫過庭書譜)

二,歐體字的點畫瘦勁,骨強筋健。在練習時不要用放大的字帖。應該使用原碑帖,練習時不要寫很大,儘量和原字大小一樣,才能體現出歐體字險絕的特點。寫大了點畫的處理上很難把險絕的特點表現出來,這是初學者寫歐體字軟弱無力的通病。


(圖為子衿臨文徵明小楷——九歌)

三,結構上的處理,筆畫間距的等分,是楷書中的一個鐵定法則。我們結合你的照片來分析
周字的五個橫畫的間距,幾乎沒有任何一個相等,疏密不等。石字的三個橫畫,一,二間隔太鬆,二三又太密。有三個橫畫以上的字,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在臨帖時,觀察好帖中的間距,做好等分間距的處理。

目前先把起筆,行筆,收筆,字體的大小,結構的間距這幾個問題處理好,一步一步來改善。一個道理通,其他問題就能觸類旁通。自己領悟出來的,比別人說出來的更有感受。


子衿書法


這個題目實在是難題,因為我根本就沒練好,頂多算入門,不過,可以就自己練楷說一點心得可以與我的同學們共享。就初學者來說,歐顏柳趙都是入手的好帖,我讀書的時候練過一段柳體玄秘塔,後成家工作忙碌幾十年基本放下了,近幾年得閒又拿起筆,在練習中我感到歐體更適合於我,原因是柳體講究藏鋒起筆,欲右先左,欲下先上等等,我是急性子,而歐體筆劃基本上少有藏鋒起筆,簡單明瞭,乾淨利落,寫起來自然明快,所以我就改練歐體。一開始從書店裡買歐體字帖但都是放大版,後又在網上買了故宮北宋拓本九成宮帖,但字跡漫患不清,不適合我這水平,後又在網上看了清黃自元姚孟起的九成宮帖,感覺到姚的最接近歐帖,於是下載打印,以為範本,描摹至今,少有收穫。捋一捋學歐經過,個人覺得初學者一定不要貪圖數量,一天非要幾個小時幾百個字,而忽視每個字的質量,這樣縱然紙墨成堆終是進展不大。時間充足當然可以多練,如若不然精練數字也是收穫。對於讀帖一般初學容易忽視,其實這是最關鍵一步,練字也與讀書一樣,要死記硬背,九成宮一千多字,帖中每個字筆畫架構重心穿插瞭然於心,胸有成竹自然下筆有神,凡學歐有成者概莫如此,這與讀帖的功夫有極大的關係。認真學習大家的經驗是學練書法的正確途徑。我經常在網上觀摹學習老師們的教學視頻,如田蘊章教授的每日一字,都是經驗經典之說,比我們自已盲目練字,強何止百倍!練歐的著作論述汗牛充棟,高人名士車載斗量,餘一初學老兒,竟敢冒充行家,嘖嘖煩言,只為與我相似徬徨於學歐之路的小同學們共勉!


快樂家園85


練習歐楷的步驟是什麼?

歐楷是比較難把握的一種書體,難在其結構精嚴,用筆瘦硬遒勁,結字平正中見險峻,法度嚴謹。

要學會歐楷需要哪些步驟呢?

很多學習書法的朋友,之所以感到進步緩慢,往往忽略了讀帖和集中攻克這兩個重要步驟。

讀帖,什麼是讀帖?怎麼讀帖?讀帖這個步驟能起到什麼作用?搞懂這些問題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基礎。

讀帖之前首先要對碑帖做一個整體瞭解,如歐楷《皇甫誕君碑》,結字特點,用筆等,做一個全面概括以便於對該碑帖的風格有個整體感知,從中發展法則要求。

讀帖,正如唐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說的“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讀帖讀的越是精細,哪怕一個極其微妙的動作都要去用心揣摩,研究到準確幾乎無誤的地步,才能臨得像。

讀帖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臨得對。

由此可見,學習好某一種書體不是單純依靠盲目的練,而是要先學會寫得對。只有學會了,再進行有效的訓練,才能做到準確的熟練過程。

一切沒有方法的訓練都是熟練而已,說鞏固自己的錯誤一點也不為過。

說到集中攻克,有一句學書之言值得品讀,就是“百字一練,不如一字百練”。

學書的道路上,貪多嚼不爛是學書大忌。任何一個筆畫在你沒有徹底解決之前,一定不要心浮氣躁的進行下一個字。

這個問題怎麼理解呢?

學習書法尤其歐楷,枯燥乏味是初學者面臨的問題,如行路,一眼望去不知道前方目的地何在越走越迷惘,越走心裡越沒底,很多人最終放棄。

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是學書的根本原則,能做到毫不動搖,加上天賦,假以時日,定有所獲。

集中攻克的意義在於我學這一個字,就要學會,而非一知半解囫圇吞棗。

歐楷儘管筆法變化多端,也有其規律性,所以,從學習中找規律,從而變成方法,才是學書的捷徑。如歐楷結字特徵中宮收緊四肢伸展,如:“繁、淑、靈、無”等,見例字。

找到規律才能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最佳學寫方法。

學習歐楷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還有待大家去發現,我所提到的僅作為自己的個人淺見不足為道。

歐體楷書臨習中的中鋒行筆哪位同道能給以指導,在此首先表示感謝您,不吝賜教,多謝!









有道書法


我是一人。歐體楷書是目前比較容易學習的楷書。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很多寫毛筆字,評論書法的人,他們是不願意寫唐楷的,因為唐楷對基礎筆畫的要求就非常嚴格,花的時間少,心不夠靜的人,基礎筆畫都過不了關。

繼續說問題

為什麼說歐體楷書比較容易學習呢?

學的人非常的多,老師也多,100個人學楷書,99個學歐體。

歐顏柳趙,四大楷書,現在歐體一家獨大。

歐顏柳趙沒有一家是容易學的,也沒有高低之分。

不要因為田氏歐楷比較流行,就一味的只有歐楷,歐楷就是唯一。

對題主的建議,忠言逆耳利於行

提問者,練習兩個月。

基礎筆畫很少有寫得好的,橫是楷書中比較容易寫像字帖的筆畫,橫都沒有寫得比較好的。

看一個人楷書水平,有一個鑑別方法。

一個字,多寫幾遍,看看能多麼相似。

楷書,尤其是唐楷,需要對筆的控制力非常的強。如果都不能寫到比較相似,那水平是比較初級的。

一個字,多寫幾遍能夠寫到像,才是楷書的初級水平。提問者的水平是怎樣的呢?

我可能有點嚴格,但是忠言逆耳利於行。

推薦方案,適合你的方案

練習唐楷,一定要先,基礎筆畫,再結構。

兩個月了啊,連基礎筆畫沒有寫得過關的。

看有些字,寫得心也不是很靜。

我個人推薦題主,先去報一個田英章歐體楷書的培訓班。

先把基礎筆畫寫好,再說。

下面是田英章歐楷的基礎筆畫。

這些每個筆畫,都是有視頻的,你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怎麼寫成的。

你可以說,田英章的筆畫,和歐陽詢不一樣。這個沒有辦法證明是一樣的。

但是,筆畫如果連寫成這樣都做不到,你寫唐楷還沒有入門,沒有資格評論別人。

寫完筆畫,還有結構,筆畫只是開始。

兩個月時間並不短,這樣是浪費時間了。加油。

一人有感

學習楷書,尤其是唐楷,是一件非常需要毅力的事情。

唐楷寫得好不好,不難分辨。

學習書法是一件苦中作樂的事情。

大家加油。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的客觀求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


一人筆記


歐體楷書以險峻勁健、溫婉端秀而流傳千古。膜拜者歷來不計其數,培育造就的了無數書法名家。下面,我就以《九成宮醴泉銘》為例,談一談個人學習歐體楷書的幾點體會,謹供參考。《九成宮醴泉銘》局部

一、熟讀碑帖,領悟精髓。在臨摹練習的同時,還要重視熟讀碑帖。讀帖除了要懂碑文含義外,要把重點放在單字、整行、整篇的詳細觀察上,細緻揣摩歐體楷書的點畫特徵、結構特點和章法佈局方法,提煉精髓,掌握要義,做到心領神會。在讀帖過程中,還可採取空臨方法,進行輔助練習,對自己掌握不好的點畫、單字進行反覆描畫,直到真正理解為止。

讀帖(資料圖)

二、點滴入手,打牢基礎。學好歐楷,就要打牢紮實的基本功,寫字基本功是每位初學者都要過的一道門檻。這個問題中所描繪的現象,就是基本功不牢的表現。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從書法基本功開始練習,包括:

一要掌握毛筆的使用方法。毛筆筆法主要包括執筆法和運筆法。目前執筆法主要採用的是五指執筆法;運筆方法主要包括起筆、行筆、收筆、提筆、按筆、頓筆、挫筆、轉筆、折筆、駐筆等基本運筆法。通過對這些方法的反覆練習,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堅持點滴練習,方法要領得當,就能掌握毛筆用筆方法和技能。

二要掌握歐體楷書點畫書寫要領。第一,掌握歐體楷書的橫、豎、撇、捺、點、鉤、挑、折八種基本筆畫寫法;第二,掌握筆畫組合的書寫要領;第三,掌握歐體楷書偏旁部首書寫技巧。在點畫練習時,要注意每種筆畫的形態、用筆方法及細微變化,再把這些筆畫具體運用到整個字上,就能較快地寫好一個字。

三要掌握歐體楷書的結構特點規律,打牢結字基本功。既要掌握歐體楷書獨體字結字方法,又要掌握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包圍結構結字方法,還要掌握結構佈勢的基本規則。練習時,要精選有代表性的一些例字,對這些例字的結構比例、形態特徵要做到心中有數,通過臨或摹等方法,反覆練習,總結提高。

執筆方法圖

三、樹立信心,長期堅持。“字無百日功”。歐陽詢想當年在書法上是下過苦功夫的,這才是他創造偉大歐體楷書的秘訣。再好的書寫方法也要建立在堅定信心和堅持練習基礎上,才能被掌握、被運用。要消除急功近利的念頭,注重循序漸進,點滴入手,把具體練習過程當作樂趣和享受,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寫好歐體楷書就指日可待的了。


五湖四海


我的學書經歷告訴我,你得問自己怎麼解決。

此文不會告訴你怎麼做,因為書法這玩意,古賢也說書道玄妙,書法當自悟耳等等。即便是讓你站在明師旁邊看他寫字,尚且不能領會其中之一,況我輩在這誇誇其談乎?

這裡倒是有兩條建議,不妨看完後,做一番思考:

第一,往細微處臨。

學書到了一定層次,就得細心。我之前和你一樣,後來有一次恩師說:“活不細,丟的就多。”仔細一想,是這樣,為什麼?舉個例子:

您學歐體,知道利刀旁的豎勾怎麼寫吧?我以前總是以為它是一筆直下,然後出勾,後來才知道,它的運筆絕非一筆直下,而是有豐富的軌跡變化在裡面。

從這個思路走下去,基本上歐體的每一個點畫,都值得您去推敲,這些東西學到手了,才是厲害啊!

至於結構的巧妙,前人總結的什麼32法,96法等等,愚以為可以略微看看,看看的原因,是為了在腦袋裡有個“結體”的意識,臨帖時體會別人是怎麼處理的,漢字無非那麼些結構,一個一個紮實下來,花不了多久。

第二,自古以來,凡是書史有點名氣的,從來沒見過哪一個人只寫一種帖。都是先博而後專。

所以,給您的建議是,先放一放歐體,可以去寫寫其他人的,回頭再寫歐體,自有新的領悟。

黃庭堅也是學了很多人,後來在朋友家見到XXX的XXX(原諒我好久沒讀書了,直接忘記,這個可以在王鎮遠的中國書法理論史裡查到,絕非空穴來風。)頓悟筆法。

趙之謙也是,遍臨諸家,到了三十多歲,無所得。後來偶得拓片瘞鶴銘,方有所悟。

有書友魏碑寫的單薄,恩師讓他學了一段時間的《始平公造像》,得其豐厚。

有書友用筆粗率,恩師讓他操習《文賦》,得其精微。

等等。

若是有人自稱自己專學一帖多少多少年。那麼,您也別看他寫的字了,一般不好。道理很簡單,誰的字,也不能涵蓋書法裡的所有審美內涵,若以食為天,單吃一種,應該會營養不良的吧!

總此兩點,望察之。






遊手於斯


和他們類似的我就不說了,說點不一樣的。樓主說練了兩個月左右,你的字已經有那麼一點意思,至少看起來就知道你是練的歐體了。不過我個人感覺樓主的方法不對浪費了好多時間。首先樓主是通篇練習的,很多老師在教學生的時候也是這麼教的,說這樣能把佈局之類的一起練好。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尤其是對初學者來說更是大錯特錯。傳世法帖哪個講佈局了?那叫渾然天成,心意所致,和刻意佈局完全是兩碼事。樓主最好單字練習,練習前仔細看好要練的字,也就是讀帖。最少要看半個小時,看仔細每一個細節,把它刻在心中。然後開始寫,寫完對比,再看再寫。在你心中勾勒出這個字就不用反覆對比了,照著心中的寫。一直寫到這個字能達到自己滿意,大概需要五百到一千遍。我之前練了許多體,都練的不好卻都有一點點痕跡。知道這個方法後第一個字一天練三百遍練了二十四天,才把之前的痕跡練沒,勉強滿意。第二個字會比第一個字練的快,第三個比第二個快,以後會越來越快。第二個要注意的是不要刻意的追求像或者完全一樣。在網上有很多視頻為了把字寫的和帖上的一樣把一個簡單的頓筆刻意加上幾下或者幾筆。千萬不要這樣去做,這樣做了估計一輩子都走不出他臨的帖。還有要寫自己心中的字帖,不要完全模仿桌子上的字帖。很多人寫出的字第一眼看非常驚豔,仔細一看神韻全無就是這個原因。能被載入史冊的書法家都是寫自己。最後一點,一定要堅持,無論以後達到什麼程度每天都要寫一百個字以上的楷書或者隸書。行書楷書不要刻意去練,道法自然。手打這也多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這只是我一家之言,不對之處你就當看個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