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開窗通風,百病滅蹤!抗擊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請開窗吧

在曾經的抗擊非典和現在的抗擊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的日子裡,開窗通風成為預防中一項有效措施,然而開窗通風的道理何在呢?

開窗通風可以破壞致病因子的生長環境,從而達到消滅它們的目的。溫暖、空氣不流通、光照差的房間很適於許多細菌和病毒生長繁殖,從而增加人們患呼吸道疾病的機會。研究證實,冬天居室不通風,溼度低,最利於甲型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的傳播,它們在溼度低於35%時繁殖孳生最快。所以,常開窗,能把各種致病因子排出室外,同時運用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對室內進行消毒。特別是冬春季節,經常開窗通風,對於防病保健尤為重要。

開窗通風,百病滅蹤!抗擊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請開窗吧

開窗通風可以使人獲得較多的“空氣維生素”,能增加人的抵抗力,延長人的壽命。空氣維生素通常稱為空氣負離子,是屬於一種帶負電荷的氣體原子,是人類“健康的衛士”,被醫生稱為“無形的藥物”。據統計,城市室內每立方厘米空氣中,有負離子40個至50個,而冬季室內負離子更少,室外約100至200多個,公園裡可達400至600多個,郊區田野可增至600至1500個,海濱可達1.5萬至2萬個。瀑布、噴泉邊和山谷中,可達2萬多個,森林中可多達10萬至100多萬個。當每立方厘米空氣中負離子少於25個時,人體就會感到疲倦,生理活動就會受到一定影響,機體免疫力也下降。當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陡然下降時,人們會出現頭昏頭痛、胸悶、關節痛、疲倦等症狀。而當負離子在每立方厘米增加到1萬個至10萬個時,人體各種生理活動就變得非常活躍。開窗通風能夠把對身體有益的負離子引到室內來,並送走對身體有害的過正離子。

開窗通風,百病滅蹤!抗擊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請開窗吧

開窗通風有利於保持室內的空氣新鮮和相對溼度。正常人每分鐘要呼吸16-18次,在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佔4%,加上空氣中本身就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一旦使它的總含量達到5%時,人就會發生室息。緊閉門窗的家庭,屋裡都有一股特殊氣味,稱為“居室氣味”,這是房間內氧氣不足的表現。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就會因氧氣的缺乏造成腦機能障礙,引起頭痛、頭昏心慌、疲乏、血壓升高等現象的發生,甚至還會抑制骨髓的造血機能而引起貧血。室內再生個火爐或燒炕,房間裡的溼度相應減低,鼻和咽喉幹得令人難受,全身不舒適之感就會加重。冬季,在適宜的溫度下,室內合適的溼度是30%-60%,當溼度低於30%或高於60%時,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就會大量散失,造成呼吸道防禦功能的降低。打開窗戶,新鮮的空氣就順窗而入,汙濁的“居室氣味”就會順窗而出,在室內外為20℃的溫差下只有9分鐘時間,一個80立方米的房間就會有一種甜絲絲的感覺。如果室內外溫差為15℃時,就開窗11分鐘;溫差無法準確掌握時,開30分鐘就足夠了。開窗的方法,每天短時間輪流開窗,以早晨為最好。總之,冬春季室內通風要靈活掌握,但必須做到經常開窗通風。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