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唐朝名臣的儿子,大多陪葬昭陵,为何秦琼的儿子没有陪葬昭陵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的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

昭陵光是建造时间,就长达107年之久,其昭陵的名称,可根据古代谥法来解释:

“圣文周达曰昭,昭德有功曰昭。”

昭陵占地面积达到200平方千米,拥有180余座陪葬墓,陪葬人数在200以上,甚至可能达到300人以上。其陪葬墓主要有长孙无忌、程咬金、秦琼、魏征、尉迟敬德、房玄龄等等,这是拥有陪葬墓最多的帝陵之一。

不仅这些名将文臣陪葬昭陵,就连他们的儿子,都享有陪葬昭陵的殊荣。下面笔者就举几个例子,让我们大致了解一下,都有哪些名将的儿子陪葬昭陵。

唐朝名臣的儿子,大多陪葬昭陵,为何秦琼的儿子没有陪葬昭陵

魏征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将他揽入麾下。李世民不但没有追究魏征的责任,反而十分重用他。魏征常常犯言直谏,李世民也从不怪罪,反而将其比喻成自己的一面镜子。

魏征的嫡长子叫魏叔玉,魏征去世后

“叔玉袭爵国公,官至光禄少卿。”

继承了父亲郑国公的身份,魏叔玉便得到陪葬昭陵的殊荣。他去世之后,儿子魏膺又继承了郑国公爵位。

尉迟敬德是唐太宗的左膀右臂,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获胜后,就是由尉迟敬德带兵,去通知还在游湖的李渊。尉迟敬德的发妻为苏氏,两人所生的嫡长子,名叫尉迟宝琳。后来尉迟宝琳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也获得陪葬昭陵的殊荣。

唐朝名臣的儿子,大多陪葬昭陵,为何秦琼的儿子没有陪葬昭陵

程咬金一共有三个儿子,其中嫡长子继承了自己的爵位。嫡次子程处亮,由唐太宗做主,指婚给清河公主为婿。如此一来,程处亮就是唐太宗的女婿,他死后自然要与清河公主合葬,而公主需陪葬昭陵,因此程处亮也能陪葬昭陵。

李震是徐世绩(徐茂公)的嫡长子,或许有人会感到奇怪,父亲既然姓徐,儿子怎么姓李呢?其实当初徐世绩投奔唐朝后,就被赐了李姓,加上要避李世民的名讳,因此徐世绩就变成李绩,他的儿子自然姓李。

李震并未继承父亲的爵位,因为他比父亲要死得早。尽管他没有继承英国公爵位,可唐高宗(当时已到了唐高宗时期)看在其父亲的功勋上,特许李震陪葬昭陵,并给了他定国公的谥号。

唐朝名臣的儿子,大多陪葬昭陵,为何秦琼的儿子没有陪葬昭陵

以上这些,都是对唐朝有杰出贡献的名臣,能够在死后陪葬昭陵,也算是对他们功绩的最大肯定。而且只要子嗣不犯大错,也都能享此殊荣。然而笔者却发现一奇怪现象,那就是秦琼的儿子,并未得到此殊荣。

秦琼,字叔宝,是隋末唐初的名将。自从投奔李世民后,就不断立下赫赫战功,拥有万夫不当之勇,能在千军万马中取敌将首级。唐朝建立后,秦琼一度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尊翼国公(死后追赠胡国公),更是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朝名臣的儿子,大多陪葬昭陵,既然秦琼拥有如此之高的地位,为何他的儿子,却没能陪葬昭陵呢?这就要回到刚才,笔者所举例的那几位名臣之子身上了。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前面那些陪葬昭陵的名臣之后,都有着同一个身份。

唐朝名臣的儿子,大多陪葬昭陵,为何秦琼的儿子没有陪葬昭陵

那就是,他们都是名臣的嫡子。古代嫡庶观念很重,原配夫人所生的儿子称为嫡子,妾室所生的称为庶子。嫡子拥有先天的优势,他们能够继承先祖的爵位,在家族中拥有绝对话语权。

就好比前面提到的魏叔玉、尉迟宝琳,他们身为嫡长子,在父亲去世后,就能继承其爵位,成为家族中新的主人。如果嫡子去世,那么爵位也该由嫡长孙继承,就算庶子还在世,也只能眼巴巴看着侄儿继承爵位。

就像李震比父亲死得早,他还没来得及继承英国公的爵位,在他死后,爵位就落到嫡长孙,也就是李震儿子身上。虽然李绩还有庶子在世,可他也只能看着侄儿继位,他这辈子是不要想了。

唐朝名臣的儿子,大多陪葬昭陵,为何秦琼的儿子没有陪葬昭陵

还有就是,嫡子才有资格与皇室联姻,就好比程处亮。他身为程咬金的嫡次子,就有资格娶清河公主,成为唐太宗的女婿。程处立是程咬金的庶子,他的妻子,却只是个小小的县令之女,其差距显而易见。

说了这么多,其实道理很简单,秦琼的儿子之所以没能陪葬昭陵,就是因为他们都不是嫡子。秦琼的嫡子都死得很早,剩下的三个儿子都是庶出,他们自然没有资格陪葬昭陵,史书上对于他们的记载也很少。

出于古代的嫡庶观念,就算秦琼再怎么有功,他的庶子也无法葬入昭陵,他就只能一个人孤零零的,长眠于昭陵之下。

(参考文献《唐会要》《昭陵陪葬名氏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