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究竟是誰成全了首隻“旅美”大熊貓?

如同櫻花之於日本,泡菜之於韓國,大熊貓就是中國展示給世界的名片。而這些看似人畜無害的大傢伙也不負國人眾望,他們以其呆萌的外形贏得全世界的追捧和喜愛:

眾多國外遊客把四川定為他們的旅華的必經之地,只為一睹熊貓的芳容;多國政要訪華期間提出租借大熊貓,展現兩國友誼的同時還能回應國民對熊貓的熱切追捧;美國電影《功夫熊貓》以及美國眾多的華人餐廳都以熊貓為形象招牌。

這些信息足見大熊貓在全世界的風靡程度。

那麼大熊貓究竟是如何被西方世界所認知的呢?


究竟是誰成全了首隻“旅美”大熊貓?

法國傳教士與大熊貓的不解之緣


1840年,也就是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來自歐美的傳教士在中國井噴式的增加,而來自法國的傳教士戴維,懷著對古老東方的嚮往,毅然踏上了征途。但區別於尋常傳教士,從小戴維就對自然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

所以,他此次的中國行,一來為了傳教,二來也是為尋找中國特有的動植物。而在戴維發現大熊貓之前,曾在北京南部的皇家獵苑中,發現了從沒見過的“四不像”(後被證實為麋鹿),這個從未見過的新物種使戴維十分興奮。從那以後,戴維對尋找中國特有物種就更熱衷了。


究竟是誰成全了首隻“旅美”大熊貓?

1869年,在聽說四川擁有很多稀有物種後,戴維多次輾轉,來到穆坪(今雅安寶興縣),在當地傳教途中,戴維意外地在一位李姓莊主家中發現一張“個頭巨大,毛色黑白相間”的動物皮革,敏銳的戴維立刻意識到這一定是西方未曾出現的。

隨後,他僱傭了20位獵人為他抓捕了熊貓,最終把它製成標本並送往法國。這個奇特的標本不僅轟動了整個法國,更使得全世界把目光轉向中國西南的那片崇山峻嶺。

而這其中就包括了露絲的丈夫比爾。


為完成亡夫的夙願:露絲踏上尋找熊貓之旅


究竟是誰成全了首隻“旅美”大熊貓?

1936年,露絲的丈夫因咽喉炎在上海去世,而他此次中國行的目的正是為了尋找大熊貓,消息傳回美國,悲痛萬分的露絲最終決定要實現亡夫的夙願。她帶著比爾留下的一筆可觀遺產,幾經波折,終於來到了戰火紛飛的中華大地。

當然,人生地不熟的露絲同樣僱了一批探險隊來幫助她,而在這海拔至少3000米的西南叢林,這位平時“若能打車絕不走路”美國名流卻表現出驚人的適應能力,她與探險隊們在這片荒無人煙的原始叢林裡同吃同住,此時支撐她的,始終是把一隻活的熊貓帶回去的願望。

而在一個霧氣朦朧的清晨,她終於如願以償了,露絲一行順著“嬰兒般的哭聲”,在一個樹洞中找到了這隻可愛的小傢伙。欣喜不已的露絲當即給熊貓寶寶取了一個名字“蘇琳”,意為珍貴又美好的小東西。


究竟是誰成全了首隻“旅美”大熊貓?

最終的難題:如何把熊貓帶向美國


打從一開始就決定把活的熊貓帶往美國的露絲,在經過上海碼頭時,她費盡心思尋到的熊貓被海關沒收了。而最終在各方的極力周旋下,海關同意她們出關,出關的證件上寫著露絲隨身攜帶“狗一隻,20美元”。

幾經波折,這隻可愛的熊貓踏上了美國的土地,可以這樣說,哪有“蘇琳”的出現,哪就是眾人的焦點。萬眾矚目的“蘇琳”最終落戶於芝加哥的一家動物園,當時甚至創下了一天5.3萬人次的遊覽,該記錄至今未被打破。


究竟是誰成全了首隻“旅美”大熊貓?

結語: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露絲的行為屬於偷盜。但不可否認的是,如今全世界尤其是美國的“熊貓熱”也有她一定的功勞,在上世紀70年代的尼克松的“破冰之旅”中,屢次改變行程的美國一行唯獨不變的是去動物園看熊貓,而最後中方贈予美方的一對大熊貓,無疑使兩國人民的關係更加舒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